初八。
黄道吉日。
天公作美,碧空如洗。
阳光慷慨地洒在大前村的沟沟壑壑,也照亮了靠大路边那座崭新的红砖厂房。
鲜红的对联贴在厂门两侧,墨迹未干。
“土法熬出黄金酱,双手捧来幸福春”。
横批:“大锤沙棘”。
门楣上方,一块刷了红漆的木板格外醒目。
上面是请石大锤的几个遒劲大字:
“大锤沙棘果品加工厂”。
红底黑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消息早己传开,厂子门口的空地上。
稀稀拉拉围了不少村民,男女老少都有。
交头接耳,指指点点。
好奇,观望,怀疑,羡慕。
各种情绪混杂在空气中,比沙棘果的味道还要复杂。
王老六也缩在人群后面,抱着胳膊。
脸色阴沉。眼神闪烁。不知在想什么。
石大锤放学回来,背着书包,一路小跑,挤过人群,走进厂房。
一股更加强烈的气息扑面而来。
新鲜沙棘果那充满野性的、霸道的酸甜,混合着机油、铁锈,还有新抹水泥的淡淡腥气。
交织成一种独特的、充满生机的味道。
厂房里。
石建军穿着一身洗得发白、却熨烫得平整的蓝色工装。
下巴刮得干干净净,泛着青色的光泽。
他正和请来的张师傅(懂点机械)以及张老实,围在一台刷着绿漆、个头不小的机器旁,做着最后的检查和调试。
那是他咬牙买下的二手洗果打浆一体机,厂里的“高科技”担当,被擦得锃亮。
旁边。
是几口架在砖灶上的大铁锅,堆着崭新的细孔竹筛和金属筛、大盆、成摞的玻璃罐子,以及一大桶正在沸腾消毒的工具。
简易的土法去籽和熬煮封装区。
准备就绪。
墙角,金黄的沙棘果堆积如山,像无数颗小小的太阳,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
“爸!”石大锤喊了一声。
石建军闻声回头。
看到儿子,脸上紧绷的线条瞬间柔和,他招招手。
“大锤。过来!”
他拉着石大锤走到那台绿色机器前,粗糙的大手带着汗意,却异常沉稳有力。
“看,这就是咱的‘大将’。洗果子,打浆,全靠它了!”
他指着机器的不同部位,声音里透着自豪,像一位将军在沙场点兵。
“后面熬酱封罐。还得靠大家伙的手艺!”他看向刘婶她们。
刘婶紧张又兴奋地点点头。
“老石!吉时到了!准备开机了!”张师傅看了看手表,高声提醒。
石建军神情一肃,拍了拍石大锤的肩膀。
“站远点。看着。”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把全身的力气都凝聚起来,大步走向那台绿色机器的主控开关旁。
那里。
一个醒目的绿色按钮,正等待被按下。
厂房里瞬间安静下来。
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石建军那只微微有些颤抖、却异常沉稳地伸向绿色按钮的手上。
李秀兰不知何时也赶来了。
带着石小锤,站在门口光亮处,双手紧张地绞着衣角,指节发白。
石小锤仰着小脸,眼睛瞪得大大的,满是新奇和激动。
围观的村民也屏住了呼吸,伸长脖子往里瞧。
石建军的手指终于稳稳地按了下去!
“嗡——!!!”
一声低沉、浑厚、带着金属质感的轰鸣,猛地撕裂了寂静!
像一头沉睡的巨兽被唤醒,发出第一声宣告存在的咆哮!
整个厂房的地面似乎都随之轻轻一震!
皮带轮开始缓缓转动,发出有节奏的哗哗声响。
清洗槽上方的水管喷出强劲的水流,哗啦啦地注入槽中。
“倒果子!”石建军的声音洪亮。
压过了机器的初鸣。
张老实和另一个临时工合力抬起一大筐金黄的沙棘果,对准清洗槽口。
“哗啦——!”
金黄色的瀑布倾泻而下,瞬间被翻腾的水流吞没。
鲜亮的果实在水中激烈地翻滚、碰撞,尘土和枝叶被迅速冲刷剥离。
一颗颗果子变得越发晶莹剔透,如同水中的宝石。
洗净的果子被传送带缓缓送出,送入下方连接着的粉碎腔入口。
轻微的、密集的破碎声从机器内部传来。
“咔嚓…咔嚓…”
那是果实被粉碎,释放内在精华的前奏。
被打碎的果浆混合物被暂时收集在出口的大桶里,由刘婶和王翠花迅速抬到土法去籽区,倒入早己准备好的大铁锅中。
锅下柴火正旺。
再次加热熬煮,使果肉进一步软化。
刘婶戴着厚胶皮手套,拿着大铁勺,将煮得滚烫软烂的果肉混合物舀起,倒在架在大盆上方的细密金属筛网上。
双手用力地揉搓、挤压,滚烫的果肉和浓稠的汁液透过筛孔。
淅淅沥沥地流入盆中,形成更加细腻、的橙红色果浆。
而坚硬的籽和大部分果皮渣滓,则被有效地阻隔在筛网之上。
效率虽慢,却稳定可靠。
分离出的纯果浆被迅速转移到熬煮区,注入最大的那口铁锅。
石建军亲自站在锅前,掌控着火候。
他手持长柄大勺,不停地搅拌,防止糊底。
糖被按比例加入,在高温和持续的搅拌下。
果浆的颜色越来越深,越来越透亮。
气泡由大变小,破裂时发出细密的咕嘟声。
一股更加浓郁、更加霸道、仿佛凝聚了整个山野阳光与风霜的酸甜气息。
如同爆炸般,猛地从翻滚的酱汁中升腾而起。
瞬间冲破了机器的轰鸣,充盈了整个厂房!
并向门外围观的人群席卷而去。
“嚯!这味!真窜!”
“香!酸得带劲!甜得也正!”
“真熬出酱来了啊!”
门口的村民被这突如其来的、极具冲击力的香气震撼。
议论声陡然升高,带着惊奇和一丝本能的食欲。
王老六皱着鼻子,脸色更加难看,却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石建军全神贯注,眼神锐利如鹰。
紧盯着锅中酱汁的浓稠度,嘴角难以抑制地向上扬起。
“火候到了!准备灌装!”石建军一声令下,声如洪钟。
李招娣早己将消毒过的玻璃罐在案台上一字排开,李秀兰用长筷夹着盖子在一旁严阵以待。
石建军用布垫着,端起那口翻滚着滚烫、浓稠、如同熔融黄金般果酱的大锅。
沉稳而迅速地将沸腾的酱汁挨个注入滚烫的玻璃罐中。
橙红透亮,热气腾腾,几乎满溢。
李秀兰眼疾手快。
立刻拿起同样滚烫的金属盖,稳稳地扣上。
双手用力,“咔哒”一声拧紧!
动作麻利,一气呵成。
一瓶。
两瓶。
三瓶…
案台上很快摆满了一排排橙红透亮、散发着惊人热气和浓郁香气的沙棘果酱。
它们在空气中快速冷却。
瓶盖中心不断发出轻微而清晰的轻响。
“砰!”
“砰!”
“砰!”
那是热胀冷缩形成真空负压的胜利之声,是密封成功的铁证!
张老实、刘婶她们看着这神奇的一幕。
看着自己亲手参与制作的成品,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无比自豪的笑容。
石大锤站在弥漫着浓郁果香、机油味、柴火烟气、汗水和蒸汽的厂房中央。
机器的轰鸣敲打着他的耳膜,也敲击着他的心脏。
那原始而蓬勃的酸甜气息,带着山野的粗粝,阳光的热度,还有希望的甜。
无孔不入地钻入他的鼻腔,深入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