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颜料与泡面
松节油辛辣的气味顽固地钻进鼻腔,和角落里那碗泡了三小时、早己坨成一团的廉价红烧牛肉面的馊味搅在一起,形成一股令人作呕的、属于失败者的独特气息。
我,林墨,曾经的美院天之骄子,如今正对着第17封画廊拒稿邮件发呆。冰冷的屏幕光映着我胡子拉碴的脸,也映着邮件里那句刺眼的评语:“林先生,您的作品情绪过于晦涩,缺乏市场共鸣,不符合本画廊当前定位。”
“定位?共鸣?”我低声嗤笑,手指无意识地抠着画架上早己干涸的颜料痂。视线转向墙角,那里堆满了蒙尘的画框,《未完成的星夜》、《城市裂痕》、《燃烧的鸢尾》…每一幅都曾是我心头的血肉,如今却像一堆无人认领的垃圾。
手机不合时宜地尖叫起来,是房东张婶。尖锐的嗓音穿透听筒:“小林啊!下个月的房租明天到期了!都拖三天了!再不给钱,别怪婶子不客气,把你那些破画都扔出去!” 不等我开口,“啪”一声挂断。
破画?我的心像被钝刀狠狠剐了一下。窗外的霓虹灯透过没拉严的窗帘缝隙,在斑驳的墙面上投下扭曲的光影,像极了导师当年失望的眼神。毕业展上,他指着我的《未完成的星夜》叹息:“林墨啊,你的技法无可挑剔,色彩感觉也是一流…但你这画里,缺了点‘活气’。太自我,太…飘了。艺术,终究是要落地的。”
“落地?”我看着桌上那张刚完成的商业插画——一只粉得发腻的卡通兔子,捧着一颗俗气的爱心。为了糊口接的活儿,画得我胃里翻江倒海。这就是“落地”?这就是“市场共鸣”?
胃里一阵痉挛,是饿的,也是恶心的。泡面汤冰冷的油腻感还糊在喉咙口。我抓起画笔,蘸了一坨浓得化不开的普蓝,狠狠戳在刚画好的兔子眼睛上。颜料瞬间晕开,像一滴绝望的泪。
就在这时,手机又响了。屏幕上跳动的是老家邻居王姨的名字。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我。
“小墨啊…你快回来一趟吧!”王姨的声音带着哭腔,“你妈…你妈她晕倒了!送到县医院,医生说是…是癌!要手术,要好多钱啊!”
“轰——”
脑子里像有什么东西炸开了。催租单、拒稿信、那只被戳瞎眼睛的粉兔子…所有冰冷的、油腻的、令人作呕的现实,瞬间被这通电话带来的巨大恐惧和无力感淹没。我靠着冰冷的墙壁滑坐在地上,颜料蹭了一身也浑然不觉。窗外城市的喧嚣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变得遥远而模糊。
手指无意识地摸到口袋里一张硬硬的卡片,是画廊经纪人白天随手塞给我的名片,背面潦草地写着一行字:“实在不行,试试古董街摆摊?那儿识货的老饕多,万一瞎猫碰上死耗子…”
古董街?死耗子?
我看着墙角那堆“垃圾”,又想起母亲苍白憔悴的脸。绝望的深潭里,似乎冒起了一个荒谬的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