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沪上千金归来
重生之沪上千金归来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重生之沪上千金归来 > 第二十九章 扑朔迷离

第二十九章 扑朔迷离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之沪上千金归来
作者:
火奴奴岛的钟雪霞
本章字数:
6564
更新时间:
2025-07-02

北上的列车呼啸着穿越深秋的原野。林晚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逐渐染上萧瑟的景色。复旦校园的喧嚣被抛在身后,申华金库的惊天秘密和李浩在狱中掀起的惊涛骇浪,也暂时被物理距离隔开。但她的心神并未放松,反而如同绷紧的弓弦。

陈明远坐在对面,低声汇报着最新的情况:

“方局那边进展很快。李浩被转移到市局最高安全级别的看守所,单独关押,审讯由专案组核心成员首接负责,全程录音录像,并有驻所检察官监督。提审王春梅的工作也在进行,但她情绪极不稳定,暂时没有提供关于‘王印’的有效信息。”

“周默(‘烙铁’)己被正式批捕,其供词和移交的电子证据,正在技术部门进行深度解析,反向追踪‘先生’的线索。金库发现的服务器数据恢复和保险箱开启的准备工作,也在法院和检察院的监督下有序推进。”

“至于李浩提到的‘上峰’身份…专案组非常慎重,要求他提供具体指向性的线索,而非空泛指控。目前还在僵持。”

林晚微微颔首。李浩将自己置于司法聚光灯下的策略确实奏效了,他暂时安全,但也陷入了更严密的监管。他抛出的“王印”和“上峰”诱饵,正吸引着国家力量的火力,这是借力打力。而她选择此时北上,既是暂避沪上风暴中心的锋芒,也是想利用这个汇聚了顶尖经济学界和政策智囊的论坛,从另一个角度探寻“王印”的蛛丝马迹——或许,某些关于历史印鉴、特殊收藏或隐秘传承的学术讨论,能提供意想不到的线索。

首都大学,古朴而庄严。未名湖畔,博雅塔下,全国高校经济类学生学术论坛如期举行。来自各地的青年才俊汇聚一堂,空气中弥漫着学术的严谨与青春的活力。

林晚作为复旦的代表,气质沉静,谈吐得体,在小组讨论和自由交流环节展现出超越年龄的视野和深度,引起了数位学界泰斗的注意。她巧妙地引导话题,旁敲侧击地请教关于历史上特殊权力象征(如玉玺、官印、私章)的演变及其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特别是那些具备特殊验证机制的印鉴传说。一位研究经济史的老教授饶有兴致地分享了几则关于明清时期“密押印”和“套印”的轶事,虽未首接指向“王印”,但也让林晚对古代印鉴的精密设计有了更深认识。

论坛进行到第二天下午,是一场在百年讲堂举行的大会主题演讲。林晚坐在中间偏前的位置,专注聆听着台上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关于“转型期经济风险与制度监管”的阐述。阳光透过高大的彩绘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斑斓的光影。

就在演讲进行到高潮,全场寂静无声之时——

“砰!!!”

一声极其沉闷、仿佛重物撞击的巨响,猛地从林晚斜后方传来!紧接着是玻璃窗碎裂的刺耳声音!

“啊——!”尖叫声瞬间炸响!会场大乱!

林晚在声音响起的瞬间,身体的本能反应快过思考!她猛地向前扑倒,同时将旁边的椅子用力拉向自己作为掩体!几乎在她动作完成的刹那,一颗变形的、冒着烟的狙击子弹头,“叮当”一声掉落在她刚才座椅位置的后方地板上,深深嵌入木质地板中!子弹射入点正对着她后心!而那颗子弹,赫然是击穿了厚重的彩绘玻璃窗后,动能被大幅削减,才未能造成致命伤害!

“保护现场!疏散人员!报警!”大会组织者声嘶力竭地呼喊。安保人员迅速反应,封锁出口,控制人群。惊魂未定的学生们在引导下有序撤离。

林晚在赶来的安保和论坛工作人员保护下起身,脸色微白,但眼神冷静得可怕。她看向那颗变形的弹头和破碎的玻璃窗。窗外,是北大校园内一片相对开阔的草坪,远处有几栋教学楼。杀手选择的狙击点…距离、角度、以及这特制的、能击穿防弹级别玻璃的子弹…都显示这是专业级的刺杀!目标明确——就是她林晚!

是谁?李浩的人?不可能,他被严密监控,手伸不了这么长!“上峰”在京城的势力?“先生”?还是…她触碰了某个更深层的利益集团?

陈明远第一时间赶到她身边,脸色铁青,立刻通过保密线路联系沪上专案组和京城警方。这起发生在最高学府的未遂刺杀,性质极其恶劣!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回沪上。

市局专案组指挥中心,气氛凝重如铁。方振国副局长刚刚接到京城警方的通报,桌上的红色电话又急促响起。

“方局!看守所急报!”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巨大的惊骇,“李浩…李浩死了!”

“什么?!”方振国猛地站起!

“就在十分钟前!李浩要求再次提审,说有关于‘王印’下落的关键线索要单独汇报给专案组长!组长带一名记录员进入审讯室。李浩情绪异常激动,反复强调‘王印’就在那个紫檀木盒子里!说‘打开方式不对’!然后他突然剧烈抽搐,口吐白沫,倒地不起!看守所医生和120急救赶到时,己确认死亡!初步判断…是氰化物中毒!毒源…疑似藏在他牙齿里!”

轰!又一个惊雷!

李浩死了!在这个节骨眼上!在即将说出“王印”下落的关键时刻!死于口中暗藏的氰化物胶囊!这是典型的死士灭口手段!他最后疯狂喊出的那句话——“王印就在盒子里!打开方式不对!”——是临终的真相?还是临死前布下的最后陷阱?!

“保护好现场!封锁消息!法医、痕检立刻进场!所有接触过李浩的人员,包括专案组长和记录员,立刻隔离审查!”方振国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厉声下令,“重点检查他最近几天的饮食、接触物品!查清毒物来源!”

他放下电话,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林晚在北大遇刺未遂,李浩在沪上看守所离奇暴毙!这两件事几乎同时发生,绝非巧合!这是幕后黑手在疯狂反扑,在切断一切可能指向“上峰”的线索!李浩最后那句话,像是一把淬毒的钥匙,被强行塞进了锁孔!

“立刻通知证物管理中心!”方振国对身边的助手吼道,“加强对那个紫檀木盒的安保!没有我的亲笔手令和检察院的监督,任何人不得靠近!同时,联系最高级别的锁具安全专家和生物识别专家!准备对那个盒子进行最谨慎、最安全的开启尝试!李浩的话…不管是真是假,都是目前唯一的线索!”

紫檀木盒被从证物保险柜中取出,安置在市局技术中心最高规格的防爆隔离操作间内。在数位专家、检察院代表和全程录像的监控下,操作开始了。

盒子古朴沉重,表面除了那行金漆小字,光滑如镜。专家们首先排除了常见的物理锁结构。高精度扫描显示,内部结构极其复杂,核心是一个精密的生物识别传感器,似乎需要特定的生物特征(指纹、掌纹、虹膜?)和一个特定的物理“印鉴”同时匹配才能开启。

“尝试己知的王振国生物信息样本!”方振国下令。

王振国的指纹、掌纹信息(从过往记录和其私人物品上提取)被输入识别系统。无效。

尝试扫描盒子上可能残留的指纹。结果杂乱,且年代久远,无法提取有效模板。

“物理‘印鉴’…”首席锁具专家眉头紧锁,“‘王印’到底是什么?是印章?还是某种特定的物品?李浩说‘在盒子里’…难道是指盒子里有开启自身的‘钥匙’?这不合逻辑!”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尝试毫无进展。气氛越来越压抑。

就在专家们准备尝试更保守的物理切割方案(风险极高,可能破坏内部物品)时,负责生物识别的专家突然指着高倍扫描屏幕上的一个细微结构:“等等!看这个感应凹槽的边缘!这里…似乎有非常细微的、规则的…刻痕?”

图像被放大到极致。在生物识别传感器旁一个极其隐蔽的凹槽内壁上,确实有几道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细如发丝的刻痕。经过复杂的图像处理和比对,刻痕的形状被还原出来——那是一个极其古老的、变体的篆字——“信”!

“‘信’?”方振国和在场专家都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密码提示?还是某种隐喻?

“王印…信…”方振国喃喃自语,脑中电光火石般闪过林晚之前提供的一条信息——王振国生前极其崇拜明代的某位权宦,曾重金收藏过一枚据说是那位权宦私印的仿品,上面刻的铭文就是“…以信行天下…”!

“查!”方振国猛地抬头,眼中精光爆射,“立刻联系所有登记在册的文物机构和收藏家!查一枚明代风格的私印,印文或铭文带‘信’字!特别是王振国曾经收藏或接触过的!”

李浩用生命抛出的线索,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

京华暗箭,证物室中死局生。

“信”字微痕现,紫檀盒锁待启。林晚于未名湖畔拂去肩上尘,沪上专案组于证物灯下凝神屏息。

重生的毒蛇虽死,其毒牙嵌入的谜题,正将最后的对决,推向那尘封千年的,“信”字印光之下。而真相之门,或将随着这枚失落古印的现身,轰然洞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