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吕魔头“踏踏踏”踩着小皮鞋进入教室。
“下个星期,要评‘优秀黑板报’!主题是教师节。”
她的声音清脆利落,像根小鞭子抽在周五下午懒洋洋的空气里。
瞬间把教室里大家那点昏昏欲睡的劲儿给抽没了。
“石大锤!”
吕魔头点名了。
“李雪梅、张宁宁、赵萍萍,由你们几个负责。”
接着她充满期待地看向石大锤,
“大锤,你那字儿好,标题大字归你,给我写漂亮点!其他人,内容、画画、装饰,都配合好。”
李雪梅是班长,张宁宁是学习委员,赵萍萍是文艺委员。
按理说办黑板报的事情轮不到石大锤。
可谁叫他上次看图写话时,在课上装逼,一手字让吕魔头惊为天人。
“没问题,吕老师!”
班长李雪梅立刻应声,马尾辫一甩,干劲十足。
学习委员张宁宁推了推眼镜,己经在构思名言警句。
文艺委员赵萍萍则兴奋地搓着手,琢磨着画点什么花儿鸟儿。
周小明在后排怪叫:
“大锤!看你的了!给咱班挣个第一回来!”
教室里响起一片善意的哄笑和附和。
放学铃一响,闲杂人等迅速撤离,就剩他们几个“骨干”围在了教室后面那块饱经沧桑的黑板前。
“老规矩,”
李雪梅拿出她的小本本,俨然总指挥。
“顶部‘教师节快乐’大字,大锤主笔。
中间分三块:
左边‘师恩难忘’,宁宁你负责,找点感人的故事和诗歌。
右边‘祝福园地’,收集同学们想对老师说的话。
中间这块……”
她看向赵萍萍,
“萍萍,画个主题相关的画,温馨点的。花边装饰也交给你。”
张宁宁点头:“我这就去整理素材。”
赵萍萍拿起一支粉笔:“行!我先打个底稿。”
石大锤抱着胳膊,看着那块黑色的“画布”。
传统的布局,稳妥,但也……
没啥新意。
“吕魔头点名让我写字,字好是公认的,但光写好字,似乎还差点意思?”
前世的“见识”在石大锤脑子里翻腾,一个点子冒了出来。
“班长!”
石大锤慢悠悠地开口,“这大字,光写漂亮……是不是有点普通?”
李雪梅一愣:
“啊?大锤,你的字够漂亮了呀!吕老师都点名要你写了。”
张宁宁和赵萍萍也好奇地看过来。
“字是载体。”
石大锤比划着黑板顶端,
“咱能不能让这载体本身……有点意思?比如,让字看起来是‘立体的’?像浮在黑板上那种?”
“立体?”赵萍萍眼睛一亮,
“粉笔字能画成立体的?怎么弄?”
“听着……就像画画一样?”张宁宁表示怀疑。
李雪梅皱起小眉头:“大锤,你别整幺蛾子啊,时间紧任务重,稳当点好。”
“试试呗。”
他走上前去,在粉笔盒里扒拉。
“不成功,我立马擦掉,按老样子写,保证不耽误事。”
他挑了一支最长的白色粉笔,又拿了一支紫色的。
看他说得笃定,李雪梅犹豫了一下,最终点点头:
“行……那你试试,动作快点啊!”
在三人半信半疑的目光注视下,石大锤走到黑板前。
没有立刻写,而是先在脑子里快速过了一遍前世看过的立体字设计原理。
然后,捏紧那支白粉笔,手腕沉稳悬起,对准黑板顶端中央偏左的位置,果断落笔!
“沙——”
粉笔划过黑板,发出流畅的声音。
他的动作不快,但非常稳,手腕带动手臂,起笔、运笔、转折、顿挫,带着一种源自楷书根基的力道和节奏。
一个大大的、骨架开张的“教”字迅速成形。
不同于平时追求飘逸的行书,这次他刻意加强了笔画的力度和棱角,为后续的“立体感”打基础。
“哇,这字……感觉比平时更有劲儿!”赵萍萍小声惊叹。
李雪梅没说话,但紧盯着黑板的眼睛亮了几分。
“师”、“节”、“快”、“乐”紧随其后。
石大锤全神贯注,调动着这具年轻身体的力量,努力将心中那个立体的构想通过粉笔呈现出来。
汗水渐渐从额角渗出。
写大字,尤其要控制结构和力度,确实是个体力活。
五个大字——“教师节快乐”,雄踞顶端,骨架端正,气势沉稳,是石大锤一贯的好字水准。
“好!漂亮!”张宁宁忍不住赞道。
李雪梅也松了口气:“这不挺好嘛!赶紧弄装饰吧?”
“别急,班长。”
他放下白粉笔,甩了甩有点发酸的手腕 。
“立体效果,这才刚开始呢。”
在三人再次瞪大的眼睛注视下,石大锤走到“教”字的左下方边缘。
动作变得极其精细。
紫色的粉笔尖,如同最细的画笔,紧贴着白色“教”字笔画的边缘外侧,非常非常小心地、浅浅地勾勒起来。
不是画实线,而是画一些极淡、断续的灰影,主要集中在笔画相交的转角外侧和需要强调立体感的一侧。
“这是……影子?”
赵萍萍恍然大悟,凑得更近了。
“对。”
他一边小心翼翼地添加这些“投影线”,一边解释。
“模拟光线从左上角照下来,右边和下边自然会有阴影,这样字看起来就像凸起来了。”
石大锤如法炮制,沿着每个字的笔画边缘需要的地方,添加这些极其细微的阴影。动作专注而迅捷。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那些原本平面的白色大字,在这些若有若无的阴影衬托下,视觉上真的开始产生一种奇妙的厚度感和空间感。
仿佛那些字是微微凸出于黑板表面的。
“天哪!真的……真的鼓出来了!”赵萍萍激动地拍手。
“太神奇了!这效果!”
张宁宁推了推眼镜,满脸不可思议。
李雪梅也看呆了,小嘴微张,好半天才憋出一句:
“石大锤……你这脑子怎么长的?”
还没完。
石大锤拿起那支紫色粉笔,在浅色阴影的更深层、更狭窄的区域。
比如笔画相交的根部凹陷处,用笔尖极其精准地点上一点点更深的灰。
“这里,加深一点阴影,立体感更强。”
最后,他换回白色粉笔,在笔画面向“光源”的一侧边缘,非常非常轻地扫上极细的一抹白痕,模拟高光点。
“呼——搞定!”
他退后两步,长长舒了口气,手臂酸得首抖。
再看黑板顶端——
五个立体感十足、仿佛呼之欲出的“教师节快乐”大字,稳稳地“悬浮”在黑色的背景之上。
视觉效果极其震撼,完全颠覆了传统平面粉笔字的印象。
“绝了!大锤!神笔马良啊你这是!”
周小明不知何时溜了回来,趴在窗口看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大锤这字能当字帖卖了!”。
“太棒了!”
李雪梅兴奋得脸都红了,之前的担忧一扫而空,只剩下惊喜。
“这效果绝对炸裂!宁宁,萍萍,快!我们的内容分区和装饰,风格要跟这个立体标题协调!萍萍,花边画简洁点,别抢戏!宁宁,内容要精炼,字写工整清晰!”
“明白!”赵萍萍像打了鸡血,立刻去找合适的彩色粉笔。
“好!我这就把最精华的挑出来!”张宁宁也干劲满满。
接下来的两天,他们几个配合默契。
李雪梅统筹调度,张宁宁精选内容并用她娟秀的字迹誊写,赵萍萍则用简洁大方的花边和一幅温馨的“学生给老师献花”主题画装饰空白处。
所有内容都围绕着立体大标题展开,主次分明,浑然一体。
石大锤的“立体字”创意成了整个板报的灵魂和最大亮点。
二年级教室后门,成了全校最热门的“景点”。
“哎哟喂!这字是咋写的?像贴上去的!”
“立体!绝对是立体的!你看那个‘乐’字,感觉要跳出来跟我握手!”
“这创意谁想的?太牛了!”
“听说是石大锤写的字外加想的主意?他不是字本来就特好吗?”
“字好是基础,这想法绝了啊!吕老师班这回稳拿第一了!”
惊叹声和议论声快把屋檐顶掀了。
沙校长路过,也被这盛况吸引。
他皱着眉头挤进人群:
“都围这儿干什么?……嗯?”
他的目光落在黑板上,表情瞬间凝固。
他看到了那如同浮雕般震撼的立体标题,看到了围绕它精心编排、图文并茂的内容。
他扶了扶眼镜,凑近了仔细看那些字的边缘,看那些若有若无的阴影,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足足看了快一分钟,他才如梦初醒般转过头,对着匆匆赶来的吕魔头,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激动和惊奇:
“吕老师!你们班这黑板报……绝了!特别是这字!这立体效果……怎么弄出来的?还有这创意……”
吕魔头看着自己班上这份惊艳的作品,再看看被同学们围在中间、正被周小明用力拍肩膀、一脸“低调低调”表情的石大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