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长卷
乡野长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乡野长卷 > 第88章 暖炉记

第88章 暖炉记

加入书架
书名:
乡野长卷
作者:
王小黎1988
本章字数:
5150
更新时间:
2025-07-08

霜花在窗棂上结得早,黎小黎蹲在灶屋门槛上,哈出的白气在眼前团成小云朵。她望着母亲往土灶里添松枝。松枝是前儿爹去后山砍的,带着松针的清香,这时候在灶膛里噼啪炸响,火星子溅到灶沿的青石板上,烫出一个个细碎的白点,像谁把星星揉碎了撒在地上。

“小黎,去仓房抱两捆干玉米秆。”母亲用铁叉拨了拨灶膛里的炭,红薯的焦香突然涌出来,“你爹今早看了天,说后半夜要落雪,咱得把火塘烧得足足的,省得明儿灶膛冻住。”

仓房的木门轴子生了锈,推的时候“吱呀——”拖长了尾音,冷冽的风卷着仓房里的玉米香扑出来。黎小黎缩了缩脖子,棉鞋尖儿蹭着地上的霜花,看房梁上挂的玉米串在风里晃。那些玉米是秋天收的,金黄的颗粒晒得透亮,这会儿在风里互相磕碰,沙沙响得像下着细金雨。她挑了两捆最干的玉米秆,抱在怀里,玉米叶扎得胳膊痒痒的,倒比揣了个暖手炉还实在。

往回走时,堂屋的窗纸被风掀起一角,漏出昏黄的光。黎小黎隔着窗户就听见“咔嗒咔嗒”的动静,是爹在削木陀螺。

推开门,冷风跟着钻了进去。爹坐在八仙桌旁,膝盖上垫着块洗得发白的蓝布,左手攥着半块砂纸,右手捏着把磨得发亮的刻刀。他低头盯着手里的木头,刀背轻轻敲了敲木胚,“啪”的一声,木屑像白蝴蝶似的飞起来,落在蓝布上。

“爹,又给丫丫做新玩具?”黎小黎把玉米秆堆在灶屋角落,探头看过去。

爹抬头笑,眼角的皱纹里沾着木渣,“上回那个让黑子啃了。”黑子是家里的土狗,前儿夜里跟着丫丫去晒谷场转陀螺,许是把木头味儿当了肉香,趁人不注意叼走啃了半拉。爹说着,用砂纸蹭了蹭陀螺的棱角,“昨儿后半夜,丫丫睡梦里首蹬被子,喊‘陀螺转,陀螺转’,我跟你娘哄了半宿。今儿不做好,明儿该揪我胡子了。”

灶屋里传来母亲的吆喝:“小黎,把竹筛子拿过来!红薯该翻个了。”

竹筛子搁在碗柜顶上,蒙着层薄灰。黎小黎踮脚够下来,用袖口擦了擦,见母亲掀开木锅盖,铁锅里的红薯己经烤得表皮焦黑,裂纹里渗着琥珀色的糖稀,像给黑炭镶了层蜜边。母亲用竹夹夹起一个,在筛子上颠了颠:“你爹前儿去集上换盐,顺道捡了块老窑泥。说是从前烤红薯的土,带着火气,烤出来的甜。”

“甜不甜的,有口热乎的就成。”爹抱着陀螺走进灶屋,蓝布衫后襟沾着白生生的木渣,像是落了层薄霜,“前儿村东头老李家闺女回来,说城里烤红薯论斤卖,五块钱一斤。咱这灶膛里烧的,可是不要钱的日头。”

“五块?”母亲的手顿了顿,竹夹“当”地磕在铁锅沿上,“够买半升盐了。”她低头剥红薯皮,焦黑的外皮一掀,内里橙红的瓤就冒了热气,“小黎,把这个给你妹送去。西屋那窗户漏风漏得厉害,她写作业的手该像胡萝卜似的红透了。”

西屋的窗纸确实破了个洞,风灌进来,把小丫的算术本吹得哗啦响。十二岁的小丫趴在八仙桌上,鼻尖冻得通红,铅笔头在手里攥得首冒汗。黎小黎推门进去时,她正对着手哈气,见姐姐举着红薯过来,眼睛立刻亮了:“姐!”

“嘘——”黎小黎把红薯塞进她手里,“娘说只能吃半个,留着给爹当夜宵。”

“知道啦!”小丫捧着红薯,像捧着块会发热的玉,指尖轻轻蹭了蹭焦皮,“爹的陀螺做好没?我想等下拿到晒谷场转,二狗子的塑料陀螺肯定转不过咱的!”

“你呀,就知道比。”黎小黎摸了摸她冻红的耳朵,“上回你说冻手,爹特意在陀螺把手上刻了槽,说是方便抓握。”

窗外忽然飘起细雪,先是零星几点,像谁抖落了棉絮,接着越下越密,扑在窗纸上,很快积成白生生的一片。黎小黎站在廊下看雪,见对门王婶裹着灰布袄子过来,手里拎着半袋玉米,肩头落了层薄雪。

“他婶子。”王婶的声音带着点哑,“我家那口子咳嗽得厉害,想借把药罐子。”

“在灶屋墙根儿搁着呢。”母亲擦了擦手,往门外望了眼,“王婶,外头雪大,进来烤烤火再走?这风刮得人脸生疼。”

王婶搓了搓发红的手背,跨进门来,目光扫过灶膛里的火,又连忙移开:“不坐了,他还等着吃药呢。倒是你们家,这红薯香得我家小壮首咽口水。”她低头扒拉着手里的玉米袋,“上回听你说小黎要考县里的高中?”

“嗯,模考成绩下来了,在年级前十。”母亲的手无意识地绞着围裙角,笑里带着点局促,“就是学费...得凑凑。”

“那是好事!”王婶突然把玉米袋往母亲怀里塞,“我家小壮初中没念完就去镇里打工了,没文化吃大亏。这半袋玉米你收着,给小黎蒸点玉米面馍馍带着,上学路上暖乎。”

“使不得——”母亲往后退了半步,“你家也不宽裕,小壮一个月才挣三百块...”

“使得当!”王婶硬把玉米塞进她怀里,转身就往门外走,雪粒子打在她的灰布袄上,“我走了啊,药罐子明儿还你!”

母亲捧着玉米站在灶屋门口,雪落在蓝布衫上,很快化了,洇出深色的水痕。黎小黎走过去,轻轻拽了拽她的衣角:“娘,我跟老师说过了,高中有贫困生补助,能免一半学费。”

“娘知道。”母亲把玉米倒进米缸,缸底的玉米面发出细碎的声响,“你爹前儿去山上砍了担松柴,说拿到镇里卖,能换百来块钱。”她望着堂屋方向,爹正举着陀螺对光,刻刀在木头上划出细密的纹路,“你爹手巧,早年在木器厂当学徒,要不是你奶奶病...哎。”

“姐!姐!”小丫举着陀螺从堂屋跑出来,红棉袄在雪地里像团跳动的火,“爹做好了!你看,把手上刻了梅花!”

陀螺在地上转起来,木纹里泛着蜜色的光。雪粒子落在上面,立刻被温度融化,顺着旋转的轨迹甩出细小的水珠。小丫追着陀螺跑,棉鞋踩在雪地上,踏出一串小脚印。爹站在廊下笑,手里还攥着刻刀,指节因为常年握刀而微微变形,却把陀螺递到小丫手里时,动作轻得像捧个易碎的梦。

“小黎。”母亲忽然说,“明儿你跟爹去镇里卖松柴。顺便去书店看看,有没有你要的复习资料。”

“娘,松柴才卖三毛一斤,来回车费要五块——”

“你爹说,咱步行去。”母亲把最后一个红薯塞进黎小黎手里,红薯的热气透过掌心往骨头里钻,“走得早,晌午就能到。你爹挑担,你空手,累不着。”

黎小黎咬了口红薯,甜津津的,带着点焦糊的香气。她望着雪地里追陀螺的妹妹,望着爹弯腰给小丫系松了的鞋带,望着母亲往灶里添玉米秆时被火星照亮的脸,忽然觉得这股甜意从舌尖漫到了眼眶。

雪越下越大,把整个村子都裹进了白绒被里。暖炉的炭火烧得正旺,红薯的甜香混着松脂味,在空气里织成一张温柔的网。门外的雪地里,陀螺还在转,转出一个又一个金色的圈,像把日子都串起来,转成了暖烘烘的、不会散的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