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殇情泪:爱与命运的纠葛
民国殇情泪:爱与命运的纠葛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民国殇情泪:爱与命运的纠葛 > 第64章 避难所生活

第64章 避难所生活

加入书架
书名:
民国殇情泪:爱与命运的纠葛
作者:
装钱的匣子
本章字数:
3542
更新时间:
2025-06-19

道观斑驳的朱漆大门在暮色中吱呀作响,陆子谦。怀中的陆怀瑾烧得滚烫,呓语着听不懂的胡话。林婉儿攥着沾满血迹的绷带跟在身后,鞋底碾过满地香灰,香炉里未燃尽的香烛在穿堂风中明明灭灭,倒像是这乱世里摇摇欲坠的希望。

“往里头挪挪!新来的!” 沙哑的吆喝声从梁柱间传来。林婉儿抬头,只见神像坍塌的供桌上横七竖八躺着人,梁木间垂下的蜘蛛网蒙着厚厚的灰。右侧耳房挤满了拖家带口的难民,襁褓里的婴儿在啼哭,老人剧烈的咳嗽声在狭小空间里回荡,混合着令人作呕的汗酸味与药水味。

他们在西南角的漏雨处安顿下来。陆子谦用断木支起简易床架,林婉儿铺上仅存的半床棉被,又把麻布包垫在陆怀瑾头下。隔壁蜷缩着位抱着陶罐的老妇人,浑浊的眼睛盯着他们的急救箱:“好心人,能给口药吗?我孙女烧了三天了……” 林婉儿愣了愣,从箱底翻出半瓶退烧药,却被陆子谦按住手腕 —— 那是留给陆怀瑾救命的。

“分她三分之一。” 陆子谦压低声音,“怀瑾的炎症己经消了些。” 林婉儿望着丈夫布满血丝的眼睛,想起他在劫匪刀下拼命的模样,喉咙发紧。当她把药片递给老妇人时,对方突然跪了下来,干枯的手死死攥住她的裙摆:“菩萨保佑你们一家!”

夜幕降临时,铜锣声在道观里响起。“开饭了!” 沙哑的喊声里,难民们举着破碗冲向庭院。林婉儿接过掺着沙子的稀粥,米粒在碗底屈指可数。她把粥分成三份,将最稠的部分舀给陆怀瑾:“快喝,喝完病就好了。” 孩子捧着碗,却把勺柄转向她:“妈妈先喝。”

陆子谦别过头,喉结滚动着咽下苦涩。他注意到角落里几个壮汉盯着他们的眼神,那目光像毒蛇吐着信子。这些天在逃亡路上,他见过太多人为了半块馒头大打出手。他悄悄把石块塞进袖管,又将林婉儿和孩子往身后护了护。

深夜,寒风从坍塌的窗棂灌进来。林婉儿把旗袍下摆撕成布条,仔细堵住裂缝,却挡不住刺骨的冷意。陆怀瑾在睡梦中瑟瑟发抖,她解开衣襟将孩子搂进怀里,用体温焐热那小小的身体。陆子谦脱下外套盖在妻儿身上,自己靠着冰凉的墙壁打盹,耳朵却时刻警惕着西周的动静。

第二日清晨,凄厉的哭声打破寂静。林婉儿冲出去时,看见老妇人抱着孙女的尸体跪在神像前,枯槁的手一下下拍打着地面:“菩萨啊!你睁眼看看!” 小女孩的小脸青紫,嘴角还沾着未干的药渍。人群围拢过来,有人叹息,有人抹泪,更多的是麻木的眼神 —— 在这避难所,死亡早己成了寻常事。

“得想办法找吃的。” 陆子谦蹲在墙角,用树枝在地上画着地图,“听说后山有野果,但得避开巡逻的敌军。” 林婉儿望着他结痂的伤口,摇头道:“太危险了,还是等军队补给。”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沉闷的爆炸声,震落梁上的积灰。所有人下意识抱头蹲下,惊恐的尖叫此起彼伏。

接下来的日子,饥饿像条毒蛇啃噬着每个人。林婉儿开始教陆怀瑾辨认可食用的野草,在道观废墟里翻找能烧火的木头。有次她在瓦砾堆下发现半袋发霉的面粉,如获至宝地捧回来。陆子谦用火烤去霉斑,掺着野菜熬成糊糊,一家人吃得狼吞虎咽,全然不顾苦涩的味道。

疾病也在人群中蔓延。陆怀瑾的高热刚退,又开始咳嗽不止。林婉儿急得首掉眼泪,翻遍急救箱只找到半盒止咳糖浆。隔壁的老妇人默默送来一把艾草:“煮水喝,我以前给孙女试过。” 烟雾在狭小的空间里弥漫,带着刺鼻的苦味,却让陆怀瑾的咳嗽渐渐平息。

某天深夜,陆子谦被一阵骚动惊醒。三个壮汉举着棍棒冲向他们的角落,为首的恶狠狠道:“把吃的交出来!” 陆子谦抄起石块,林婉儿则抓起滚烫的火钳挡在孩子身前。千钧一发之际,一声枪响划破夜空 —— 是驻守的川军士兵赶来。壮汉们骂骂咧咧地散开,临走前还啐了口唾沫。

“谢谢!” 林婉儿颤抖着向士兵道谢。年轻的士兵挠挠头,从怀里掏出个皱巴巴的苹果:“给孩子吃,我偷偷藏的。” 月光下,苹果泛着的光泽,陆怀瑾却把它推回:“叔叔吃,叔叔打坏人。” 士兵的眼睛突然红了,转身时带起一阵风,扬起满地香灰。

日子在煎熬中一天天过去。林婉儿学会了用树皮编织草鞋,陆子谦跟着老猎户制作陷阱。陆怀瑾成了避难所的小太阳,用树枝教其他孩子写字,把妈妈编的故事讲给病床上的老人听。每当夜幕降临,一家三口挤在一起,听着远处的枪炮声,数着梁上的蜘蛛结网,在彼此的体温里寻找着微弱的温暖。他们不知道战争何时结束,不知道明天是否还能活着,但只要一家人紧紧相依,就还有勇气迎接下一个黎明。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