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惹她,她后台是整个国家
别惹她,她后台是整个国家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 > 别惹她,她后台是整个国家 > 第21章 期末的惊艳

第21章 期末的惊艳

加入书架
书名:
别惹她,她后台是整个国家
作者:
最爱拔丝
本章字数:
6406
更新时间:
2025-07-02

中期答辩会上的那场交锋,像一根引线,彻底点燃了“星火”团队与“法援在线”团队之间的战争。

程宇飞,这位在校园里呼风唤雨、习惯了掌控一切的学生会主席,第一次,在一个他认为稳操胜券的领域,遭遇了滑铁卢。夏晴那番精准而犀利的反击,让他颜面尽失,也让他彻底收起了对这个“草根”团队的所有轻视,转而将其视为必须全力以赴铲除的头号大敌。

他深知,在纯粹的技术实力上,自己的团队与“星火”相差甚远。因此,他非常聪明地避开了正面战场,而是利用自己手中最强大的武器——规则与权力,对“星火”团队,发起了一场无声的、全面的“围剿”。

一时间,那间位于顶层的重点实验室,成了全校最“热门”的检查地点。

今天,是学生会纪检部以“检查消防安全隐患”为名,前来突击检查,他们对实验室的每一个插座、每一根电线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勘察,耗费了团队半天的时间来应对。

明天,是校产管理处派人前来,声称要对实验室的“资产进行重新登记和审计”,要求王浩把每一台设备、甚至每一颗芯片的采购单和发票,都找出来核对。

后天,校园BBS上,又会悄然出现一些帖子,含沙射影地指出,某些“明星”科创团队,只顾埋头搞那些普通人看不懂的“高科技”,对社会民生漠不关心,是典型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与“法援在线”那种充满人文关怀的项目,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些骚扰,就像无数只苍蝇,虽然不致命,却足以让人心烦意乱,严重地干扰了“启明星”计划本就紧张的研发进度。

“这帮混蛋!太欺负人了!”王浩气得一拳砸在桌子上,“他们就是想拖垮我们!让我们没办法在最终评审前,拿出新的成果!”

林晚星的眉头,也紧紧地锁了起来。她不怕真刀真枪的技术竞争,但面对这种来自于规则层面的、无休无止的“软刀子”,她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力大无穷的武士,却被困在一张由无数细丝织成的网里,有力无处使。

然而,就在团队士气最低落的时候,他们的“金牌护盾”夏晴,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大将级别的沉稳和智慧。

“别慌。”她召集了所有人,脸上没有丝毫的愤怒,只有冷静的分析,“程宇飞这么做,恰恰说明他怕了。他知道在成果上赢不了我们,所以才想用这些盘外招。我们越是生气,越是自乱阵脚,就越是中了他的计。”

她看着林晚星和王浩,眼神坚定:“你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心无旁骛地,继续你们的研发。把我们的‘矛’,磨得更锋利,锋利到足以刺穿一切阴谋诡计。而实验室外面所有的‘箭’,由我来挡。”

从那天起,夏晴彻底进入了“战斗模式”。

面对纪检部的检查,她提前准备好了一份堪称范本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白皮书》,里面详细列明了每一项安全规章和责任人,让检查人员连一个标点符号的毛病都挑不出来。

面对资产处的审计,她将二十万基金的每一笔花销,都做成了一份清晰的、专业的财务报表,并附上了所有相关的合同与发票,其规范程度,甚至让对她进行审计的经管院教授都赞不绝口。

而面对舆论上的抹黑,她的反击,更是漂亮得如同一次经典的公关案例。

她没有去BBS上与对方进行无聊的骂战,而是策划了一场名为“星火·暖阳”的公益活动。

她组织“启明星”社区的志愿者们,利用周末时间,走进学校周边的几个农民工子弟小学,为那些孩子们,带去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堂“编程启蒙课”。

在简陋的教室里,那些平日里只跟代码打交道的、不善言辞的技术宅男们,在夏晴的鼓励下,笨拙但耐心地,教孩子们如何用最简单的图形化编程,做出一个小游戏,或者画出一朵小花。

当那些孩子们的脸上,绽放出因为第一次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东西而感到的、那种纯粹的喜悦和好奇时,夏晴用相机,记录下了这每一个动人的瞬间。

她将这些照片和视频,配上温暖的文字,发布到了学校的官方公众号上。文章的标题是:《科技的温度——当华清园的“星光”,照亮未来的希望》。

这篇文章,瞬间引爆了整个校园。

它用一种无可辩驳的事实,向所有人展示了,科技,并非是冰冷的、高高在上的,它同样可以充满温度,可以普惠大众。

所有关于“星火”团队“脱离群众”的污蔑,在这篇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文章面前,都显得如此可笑和苍白。

在夏晴撑起的这片“绝对安全区”里,林晚星和她的技术团队,得以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那场最艰难的、向EDA核心算法发起的总攻之中。

他们不眠不休,他们废寝忘食。

失败了,就推倒重来;走进了死胡同,就换一条路再走。

无数个深夜,林晚-星的大脑,都像一台过载的CPU,烫得厉害。她将方北宸院士的那本笔记,翻了不下百遍,将科普兰教授回信中的每一个指点,都反复揣摩。

终于,在期末最终评审会开始前的最后一个夜晚,当林晚星将最后一段关于“模拟退火算法”的优化代码写入程序时,奇迹,发生了。

她按下运行键。

电脑屏幕上,那个他们奋斗了近半年的、自主开发的EDA算法Demo,第一次,完整地、没有崩溃地,跑通了全流程。

屏幕上,一个复杂的、包含了数千个逻辑门的标准电路网表,被程序自动读入。紧接着,无数个代表着逻辑单元的色块,开始在屏幕上飞速地跳跃、移动、组合,像一场充满了数学之美的、优雅的芭蕾舞。

短短三十秒后,所有的色块都找到了自己最优的位置,一条条代表着连接线路的蓝线,被自动生成,彼此之间没有任何交叉和冗余。

一个完美的、经过了智能布局布线的芯片版图,清晰地呈现在了他们眼前!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王浩看着屏幕,喃喃自语,随即,这个一米八几的大男孩,像个孩子一样,激动得跳了起来,与身边的同伴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实验室里,爆发出了一阵压抑了太久的、劫后余生般的欢呼。

林晚星靠在椅子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她的身体,己经疲惫到了极限,但她的精神,却前所未有的亢奋。

她知道,她们手中,己经握住了那张足以颠覆一切的、最终的王牌。

最终评审会的现场,气氛庄重而紧张。

程宇飞的团队,率先登场。他们展示了“法援在线”项目在过去一个学期里,取得的丰硕成果——他们为超过五百名社会底层人士,提供了免费的法律咨询,帮助其中数十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了实际困难。他们甚至还拿出了一封来自某市司法局的感谢信。

这份沉甸甸的、充满了社会责任感的成绩单,赢得了在场所有评委的,一致的高度赞扬。

所有人都觉得,今年的“特优”,己经非他们莫属。

轮到“星火”团队上场了。

夏晴,依旧是那个自信从容的、完美的陈述者。她先是用精准的数据和清晰的商业逻辑,向所有人展示了“启明星”计划在商业应用上的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完美地回击了程宇飞上次的质疑。

然后,她微笑着,将舞台,交给了林晚星。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展示的,不是一份报告,也不是一个空想。而是我们团队在过去半年里,用一行行代码,浇灌出的、最真实的成果。”

林晚星走到台前,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

她将那个U盘,插进了电脑。

当那个自主开发的EDA软件界面,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台下那些来自计算机系和微电子系的教授们,瞬间都坐首了身体,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

当林晚星现场演示,如何用这个简陋却五脏俱全的软件,在短短三十秒内,就完成了一个复杂电路的智能布局布线时,整个会场,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清楚地知道,这一幕,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在那个被西方巨头垄断了几十年、被视为“芯片之母”的、最核心的工业软件领域,一颗属于中国的、顽强的种子,己经在华清大学这片土壤里,破土而出,并且,绽放出了第一缕,无比惊艳的、灿烂的光芒。

这份期末的惊艳,己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学生级科创项目的范畴。

它所展现出的战略价值和未来潜力,足以让任何一个所谓的“公益项目”,都显得黯然失色。

胜负,在这一刻,己然分晓。

程宇飞坐在台下,面如死灰。他第一次,体会到了那种在绝对的技术实力面前,所有的人脉、权力和计谋,都显得如此不堪一击的、深刻的无力感。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