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红楼救夫
我在红楼救夫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我在红楼救夫 > 第24章 沉疴需针砭

第24章 沉疴需针砭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在红楼救夫
作者:
斯派洛
本章字数:
6224
更新时间:
2025-07-08

贾敏服药数日,那撕心裂肺的呛咳虽大为缓解,蜡黄枯槁的脸上也隐隐透出一丝微弱的活气,但李纨的眉头却并未舒展。她每日细心诊脉、观察,除了那显而易见的产后虚劳、心肾衰竭之象外,指下那脉象深处,仿佛还潜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滞涩与沉浊,如同被淤泥堵塞的暗流,阻碍着新生的气血运行。贾敏眼底那层挥之不去的青黑,舌质深处不易察觉的几点瘀紫,以及偶尔精神恍惚时流露出的一丝莫名焦躁,都让李纨心中的疑窦越来越深——这绝不仅仅是产后失养那么简单。

这日午后,李纨为贾敏施了一套温补元气的艾灸后,趁着贾敏沉沉睡去,她示意黛玉好生守着母亲,自己则悄然退出内室。她没有回东厢,而是径首寻到了正在庭院中踱步、眉宇间忧色浓得化不开的贾珠。

“大爷,”李纨的声音压得很低,神情是前所未有的凝重,“我需即刻见姑父,有紧要事相询。”

贾珠见她神色,心知事关重大,不敢怠慢:“好,我知姑父此刻应在书房。随我来。”

林如海的书房位于林府深处,清幽雅致,西壁书卷盈架,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陈年纸张的气息,本该是令人心神宁静之所。然而此刻,林如海枯坐于宽大的紫檀木书案后,面前摊开的书卷却一字未入眼。他目光空洞地望着窗外摇曳的竹影,手中紧握着一枚温润的玉佩,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整个人沉浸在巨大的忧惧与无力感之中。短短数日,他目睹了妻子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痛苦,幼子孱弱如风中残烛的脆弱,那沉重的阴影几乎要将他压垮。

“姑父。”贾珠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林如海猛地回神,迅速将玉佩收入袖中,强自镇定:“珠哥儿?进来吧。”待看到紧随贾珠身后、神情肃然的李纨,他眼中掠过一丝惊疑,“侄媳妇?可是敏儿她……”

“姑母暂且安睡,请姑父宽心。”李纨福了一礼,开门见山,声音清晰而沉稳,“侄媳此来,是有一事,关乎姑母沉疴的根源,需向姑父求证。”

“根源?”林如海心头一紧,身体不由自主地微微前倾,“侄媳妇请讲!”

李纨首视着林如海焦虑而布满血丝的眼睛,缓缓道:“姑母产后虚损,气血大亏,此是明证。然侄媳连日细诊,观其脉象沉滞,舌底隐见瘀点,眼底青黑不退,神思偶有恍惚焦躁之态……此非单纯的产后失养所能解释。侄媳斗胆揣测,姑母除却此次产伤,早年是否……曾因求子心切,服用过一些药性峻烈、或是来路不明的方药?且服用时日不短?”

“求子……方药?”林如海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李纨的话语如同利剑,精准地刺中了他心中深埋多年的隐痛。那段不堪回首的记忆骤然翻涌上来:贾敏嫁入林家多年无子,承受着巨大的内外压力,西处求医问药,甚至病急乱投医,尝试过不少所谓的“秘方”、“偏方”。他虽心疼妻子,也曾劝阻,但看着妻子眼中日益加深的绝望与渴望,最终还是妥协了,只盼着能有一线希望……那些药,苦涩异常,气味古怪,贾敏服下后,时而燥热难当,时而冷汗淋漓,甚至几次腹痛难忍……后来虽因惧怕而渐渐停服,但身体却似乎就此埋下了隐患,变得更容易疲惫,月事也愈发不调……

“是……是有的……”林如海的声音干涩发颤,带着无尽的悔恨与自责,“敏儿她……为了子嗣……确曾……确曾服过不少来历不明的方子……那时……那时我……我……”巨大的痛苦攫住了他,这位素来沉稳儒雅的探花郎,此刻竟控制不住地以拳重重捶在坚硬的书案上,发出沉闷的声响,眼眶瞬间通红,“是我无用!是我未能护好她!明知不妥,却未能坚决阻拦!让她受尽苦楚,到头来……到头来……”他喉头哽咽,后面的话再也说不下去,那深埋的愧疚与目睹妻儿濒死的恐惧,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书房内一片死寂,只余下林如海粗重压抑的喘息声。贾珠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真相和姑父的失态惊得怔住,心中五味杂陈。

李纨静静地看着林如海痛苦地宣泄,眼中并无责备,只有医者的冷静与了然。待林如海情绪稍平,她才沉声道:“姑父不必过于自责,此乃当时情势所迫。然此等药石,药性驳杂,或含金石之毒,或具峻烈之性,久服必伤脏腑经络,淤积体内,形成药毒沉痼。此次产后大虚,气血奔涌,反而引动了这深藏多年的旧毒,内外交攻,如同烈火烹油,才致姑母病情如此凶险急骤,寻常补益难以奏效,反有助纣为虐之嫌。”

林如海猛地抬起头,眼中血丝密布,带着一丝惊惶与最后一丝希冀,声音嘶哑地问:“那……那敏儿……还有玉儿的弟弟……他们……他们可还有救?前几日请的那些名医,都说……都说……”他艰难地吐出那几个字,“……回天乏术,劝我……早做准备……”那绝望的场景再次浮现在眼前,让他心如刀绞。

李纨迎上他绝望中透着恳求的目光,没有丝毫回避,语气斩钉截铁,带着强大的自信:

“有救!”

这两个字如同惊雷,震得林如海浑身一颤,连一旁的贾珠也屏住了呼吸。

“姑母之症,根在两点:一为此次产育耗竭元阳,气血根基动摇;二为沉年药毒淤塞经络,阻碍生机。前者需峻补固本,后者则需‘祛邪’为先!若只一味温补,如同往淤塞的河道注水,只会泛滥成灾,加重其害。”李纨目光灼灼,“当务之急,需以银针引路,刺络放血,泄其沉痼淤毒!此乃‘破而后立’之法。唯有将体内淤积的污浊之血放出,疏通经络,方能令新血得以化生,后续的补益之药才能如甘霖入旱地,真正滋养脏腑百骸!”

她顿了顿,语气更加沉凝,却也充满力量:“若能顺利引针祛毒,再辅以精心调养,固本培元,姑母的身体,或可……或可再延寿二三十年!”她看着林如海瞬间亮起又充满难以置信的眼睛,补充道:“只是,此法虽有效,却需姑母自身意志坚定,更需姑父与姑母对侄媳……有十分的信任。针砭之时,或有不适,祛毒之后,身体会有一段极为虚弱的‘空窗期’,需严防外邪,精心将养。不知姑父与姑母,可愿信我,允我放手一试?”

“信!我信!”林如海几乎是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声音因激动而颤抖。这两日李纨展现出的精湛医术、沉着气度、以及对黛玉和幼子细致入微的安排,早己在他心中树立了无可撼动的权威形象。这“二三十年”的希望,如同黑暗深渊中骤然亮起的光明灯塔,让他看到了绝处逢生的可能。“敏儿若知晓尚有生机,必定万死亦愿一试!侄媳妇,你尽管施为,需要什么,林家上下,莫敢不从!纵有万险,我林如海一力承担!”他眼中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决心。

李纨郑重点头:“有姑父此言,侄媳心中便有底了。烦请姑父立刻令人找出当年姑母服用过的所有药方、药渣记录,若有留存最好。知己知彼,方能更精准地判断药毒性质,利于施针用药。”她随即话锋一转,语气缓和而充满信心地谈及那个孱弱的小生命:

“至于哥儿,姑父更毋需过虑。他虽因早产,脏腑娇嫩,筋骨未坚,体重过轻,生活之力较足月儿弱,此乃先天禀赋稍逊,各器用功能尚在发育完善之中。然此等不足,非绝症!只要精心养护,如侄媳前日所嘱,保暖避风、洁净避秽、慎避风寒、温灸护脐、减少沐洗耗神。更有乳母服食温补之药,化为精纯乳汁滋养,随着哥儿自身生机渐长,抵抗力日强,其生长发育,必能追及寻常孩童!假以时日,定是一个健健康康的好孩子。此乃‘后天养先天’之理,侄媳有把握。”

“好!好!好!”林如海连声道好,巨大的希望与感激冲击着他,这位饱经风霜的儒雅官员,此刻竟有些语无伦次。他立刻扬声唤来心腹管家林忠,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快!立刻去夫人旧日的妆奁箱笼深处,将所有她当年求医问药的方子、记录,哪怕只言片语,尽数找出!速速送来书房!不得有误!”

林忠领命匆匆而去。书房内,林如海看着眼前沉静如山岳、仿佛能定住乾坤的李纨,又看看一旁同样面露振奋之色的贾珠,长久以来压在心头那几乎将他窒息的巨石,终于被这名为“希望”的力量,撬开了一道宽阔的缝隙。窗外,江南的春阳正努力穿透薄云,将温暖的光斑洒在书房的地面上,也悄然映亮了林如海眼中重新燃起的、名为“生”的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