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成法》掀起的风暴在朝堂外呼啸,而应天府皇城西北角那处被严密守护的禁地——“天工院”内,却是另一番如火如荼的景象。
昨夜试炮的巨大深坑犹在,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味尚未散尽,但工匠们己然投入了新的狂热工作。巨大的水排(水力鼓风机)在诸葛亮亲自设计的水车带动下,发出有节奏的“哐当”声,将强劲的气流源源不断地鼓入炼铁炉中。炉火被鼓动得呈现出炽烈的白金色,温度远超寻常。
“快!加料!保持火力!”负责冶铁的大匠鲁大锤,赤膊着上身,古铜色的皮肤上油汗淋漓,嘶哑着嗓子指挥。几块从鄂州矿区秘密运来的高品位赤铁矿被投入炉中,在超高温下迅速熔化成赤红的铁水。这是“天工院”成立后,利用诸葛亮“资源脉络感知”指引,勘探出的第一个大型露天铁矿的成果,意义非凡。
“相爷,您看这‘炒钢法’…”鲁大锤指着炉内翻滚的铁水,有些不确定地看向一旁督造的诸葛亮。他们正在尝试一种比灌钢法更高效、能获得更好钢材的工艺(系统“技术图谱索引”提供的关键词和基本原理方向)。
诸葛亮手持一把蒲扇(羽扇替代品),凝神注视着炉火,脑海中“技术图谱索引”模块流淌过关于脱碳、搅拌、温度控制的碎片信息。他沉声道:“火候还差一分。铁水翻腾气泡由大转密、由密转疏时,便是最佳时机。取长柄铁棒,大力搅拌!务必将生铁液与熔渣充分混合,加速脱碳!”
“是!”鲁大锤亲自操起一根杯口粗、裹着湿泥的长铁棒,插入炉内,奋力搅动!铁水剧烈翻腾,火星西溅!周围的工匠屏息凝神。终于,在诸葛亮精准的预判下,当铁水呈现出一种特定的粘稠光泽时,他断喝一声:“起!快浇入模!”
炽热的钢水被小心翼翼地浇注入预热的泥范中,冷却后,几块闪烁着致密银灰色光泽的钢锭被取出。鲁大锤用铁锤敲击,声音清脆悠长,远胜之前炼出的熟铁!“成了!相爷!这钢…好钢啊!”工匠们爆发出压抑的欢呼!这将是打造更坚韧铠甲、更锋利刀剑、更强劲弩机的基础!
另一侧区域,则弥漫着更刺鼻的味道。这里是火药工坊,守卫格外森严。工匠们戴着厚实的口罩和皮手套,在诸葛亮严格制定的安全规程下操作。巨大的石臼中,按照“硝七五、磺一十、炭一十五”的颗粒化配方(诸葛亮根据索引提示优化),小心地混合着原料,然后用沉重的石杵反复捶打、过筛,最终得到颗粒均匀、威力倍增的“霹雳子”。旁边,几个匠人正按照诸葛亮提供的草图,尝试用新炼出的钢材制作更精密、更耐用的弩机核心部件——青铜?太软了!熟铁?易变形!唯有好钢,才能承载更强的拉力与更复杂的结构!
在相对僻静的一角,几位被“天工院”高薪和“研究天文历法”名义吸引来的落魄文士和算学爱好者,正伏案工作。他们负责的工作看似“务虚”,却至关重要——整理、验证、推算诸葛亮根据系统“技术图谱索引”提供的零散天文、地理、数学知识。比如,改良的漏刻计时精度;根据星象和地标绘制更精确的军用地图;甚至开始接触一些基础的几何与力学原理,为未来更复杂的机械设计打基础。一位名叫沈括的后人(虚构),正痴迷地演算着诸葛亮随口提及的“勾三股西弦五”的拓展应用。
诸葛亮穿梭在各个工区之间,时而俯身查看钢锭的成色,时而指点火药颗粒的均匀度,时而又与那些“格物”文士讨论几句算学问题。他仿佛有使不完的精力,每一个关键环节都亲力亲为。系统提供的是方向和原理,而将这些超越时代的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器物,依靠的是这些能工巧匠的智慧和无数次失败的尝试。每一次小小的突破,都凝聚着难以想象的心血。
“相爷,您要的‘硝石提纯池’图纸画好了。”一个画工恭敬地呈上图纸。这是为了获取纯度更高的硝(火药关键),诸葛亮设计的利用温差结晶原理的土法提纯装置。图纸上,除了清晰的构造,角落里还标注着几个小字:“灌钢法优化待试”、“颗粒化需防潮”。
刘禅再次秘密驾临时,看到的正是这样一幅热火朝天又井然有序的景象。看着那银灰色的钢锭、颗粒分明的火药、精密的弩机部件,以及工匠们眼中闪烁的专注与狂热,他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这哪里是什么“天工院”?分明是未来克敌制胜、再造山河的“神兵”熔炉!
“相父!”刘禅的声音带着激动,“需要什么?内帑?人手?尽管开口!”他深知这里的价值,远胜千金。
诸葛亮也不客气:“陛下,两件事。其一,鄂州铁矿需增派可靠军队守护,开采需加速,此乃根基。其二,请陛下密旨,着户部在江南、川陕等地,秘密搜集或高价招募以下匠人:擅长制陶(尤其大型容器)、精通水利、熟悉猛火油(石油)特性者,以及…会养蚕缫丝、改良织机的巧匠。”他最后补充的似乎与军工无关,却让刘禅微微一愣。
“织机?”
“陛下,”诸葛亮目光深邃,“强国之本,在富国,在安民。军械利刃可破阵杀敌,然百姓温饱,国库充盈,方为持久制胜之基。格物之道,非止于杀伐。”
刘禅恍然,心中对相父的深谋远虑更是钦佩不己。“朕明白了!相父放心,一切所需,朕亲自督办!”他毫不犹豫地再次从自己的内帑(私房钱)中划拨巨款,并写下密旨,调动资源。他知道,相父正在编织一张无形的大网,网罗的不仅是能工巧匠,更是大宋中兴、再造山河的希望之火种!这天工院内每一次锻打的锤响,每一次炉火的升腾,都在为那遥远的惊雷,积蓄着更磅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