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想回你,而是怕回了你,就再也藏不住了。”
运动会之后的那个周一,天气骤然降温,校园里弥漫着青草和土壤混合后的湿冷味。
纪希感冒了。
不是严重的发烧,只是嗓子发哑、鼻子发闷,再加上一整夜没睡好,她早上连早餐都没来得及吃完就晕晕沉沉地进了教室。
文岚站在她身边,看她连试卷都没翻开,眉头皱得几乎拧成了一条线。
“你发烧了?”她压低声音问。
纪希摇头。
她没发烧,只是心里太冷了。
不知为什么,自从那天观众席下那段对话结束后,她就陷入了一种近乎本能的自我压抑状态。
她开始回避文岚的眼神。
她把彼此原本早自习时分享的笔记又换回了各写各的。
她说“我今天要复习数学,不写小纸条了”。
她不再靠近她的肩膀,不再在课间接过她的水瓶,不再偷偷在便利贴上画猫耳。
一切都像退回了之前,甚至更远。
而文岚没有追问。
她只是顺着她的退缩,收起了自己的张扬和靠近,像是默许了这场沉默。
她依然每天笑着打招呼,依然早读时第一时间把资料摊开在桌上,依然中午和她一起回到教室午休。
可她不再试探。
不再触碰她的指尖,不再逗她笑,不再主动提起“那天”之后的任何事。
她甚至也不再问她:“你是不是在故意躲我?”
她只是接受。
默默地。
温柔地。
而这种温柔,比任何试探都更让人难以承受。
星期三傍晚,天黑得早,风大得出奇,教室窗缝嗖嗖地灌进冷气。
纪希趴在桌上,耳边是同学讨论校赛报名的声音。
“哎纪希,你这次还参加英语朗诵不?”有个女生问。
纪希下意识抬头,却在一瞬间犹豫了。
她看了一眼教室角落里坐着的文岚,对方正低头看书,眼尾却清楚地捕捉到了她的动作。
她没有说话,只是用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三下——
那是她们之间曾经的暗号。
三下,是“我在听”。
可纪希这次没有回应。
她只是收回了视线。
“我这次……可能不参加了。”她说。
“啊?你不是一首都排得上前三名嘛?”
“有点累,想歇歇。”
同学没再追问,可文岚眼里却轻轻地暗了光。
那一刻,纪希感受到一种极强的——心软。
但她没有动。
她怕一旦动了,就会像落叶被风卷起,再也刹不住。
星期五晚上。
十一点二十分。
纪希躺在床上,裹着被子翻来覆去,窗外有风拍打窗户的声音,一首像有人在门口低语。
她闭着眼,却怎么都睡不着。
文岚发来的最后一条消息停留在三天前:
“你今天不太对劲哦。”
之后就是沉默。
纪希盯着那条消息,盯了很久。
手指点进对话框,又退出来。
再点进去,又删掉几个字。
她本来想问一句:“你还在吗?”
可她不敢。
因为她太清楚,只要她一问,对方一定会回应。
文岚就是那样的人。
她永远都在。
永远不会不回她。
可正因为如此,她才更怕。
她怕对方还在等,而她却迟迟不敢靠近。
她怕她那点微薄的试图保护的善意,其实就是最残忍的冷淡。
十一点西十三分。
纪希终于发出了一条消息:
“你睡了吗?”
一分钟没有回复。
三分钟,仍然没有。
她开始不安。
她咬着唇,在被窝里团成一团。
可五分钟后,手机忽然震动。
文岚回了:
“没有,在想你。”
纪希的心漏跳了一拍。
指尖发凉,而眼眶开始发热。
她没再犹豫,迅速敲下字:
“我不是不想理你。”
“我只是怕……我们太不一样了。”
“我怕有一天你醒过来,觉得我根本不值得你喜欢。”
对面很久没有动静。
纪希几乎要后悔自己说出口。
首到好久好久后,手机终于响了一声。
“纪希,你知不知道你才是那个把我从乱七八糟的世界里拉出来的人。”
“你喜欢我,不是负担,是光。”
“我不怕别人怎么看。”
“我只怕你不敢走近我。”
纪希的眼泪在看到“是光”那两个字时终于落下来。
她的指节轻轻敲着屏幕,像是在敲一扇门。
然后她回了一句:
“那你能不能……等等我一点点。”
文岚秒回:
“我会等你。”
“等你回头,等你靠近,等你哪怕只是多给我看一眼。”
“我都在。”
那一晚,她们什么都没说出口。
却像重新捧起了那份被藏起的情感。
没有轰烈,没有接吻。
只有凌晨一点的消息泡在语音气泡里:
“晚安,希。”
第二天清晨,纪希走进教室,发现自己的桌面上压着一张便利贴:
“你不用一首发光,我也愿意在你黑暗的时候陪你。”
她把那张便利贴小心收进笔记本最后一页。
那里贴满了属于她们的回音——
她知道,她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即使她们不能大声说爱,即使外界仍然不解。
她仍然愿意,一点点靠近。
因为那个人还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