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呼呼吹,年货备得差不多了,往年姜家过年吃顿肉饺子都算得上是年夜饭。
今年,姜翠花计划着要做八个菜,意义着发发发,这是她从周管事那里听说的。
年二十五作坊开始停工,到了年关,醉仙楼也关门准备过年,大年初十才开门做生意。
前两天把后面这一个月的银钱结算了下,尾数是七两多,不到八两,周管事首接大手一挥多给了一点以八数字结尾,说这个数字好,意味着来年大家一起发发发。
家里的存款突破一百两银子,作坊的人昨天就结清了工钱,大家手里有钱好买年货,现在,就差家里的钱还没分下去。
“妹妹,你有没有发现奶越来越好说话了,也不怎么骂人,天天笑呵呵的。”
姜祈年看着忙上忙下的奶奶,连娘偷吃年货看到了也没当回事,和往年那个刻薄的老太太差别不是一点半点。
姜瑶白了堂哥一眼,“外面的人都夸奶是这个。”她把大拇指举得高高的。
“连隔壁那个见了奶现在都笑嘻嘻的,还说以前都是她的错,远亲不如近邻,两家要多走动。”
说曹操曹操就到,姜暖看到李婆子端了一碗腌制好的萝卜干过来,“翠花啊,你之前不是说太忙了没时间腌制白萝卜吗,我今年弄了很多,这一碗你先拿着吃,肉吃腻了,整上两口,解腻。”
自家大女儿现在在姜家作坊做事,昨天领了工钱一分不剩上缴,家里今年能过个肥年了,可得抱紧姜家大腿。
姜翠花表情不自在咳嗽了两声,把碗端了进去,出来碗里放上几块糕点,“李婆子,也不是我说你,能不能给你家大丫买件厚实的衣服,看她在作坊里冻得瑟瑟发抖,我都怕她没力气干活。”
李婆子看到碗里放着的糕点,眼里精光闪过,这可不便宜,在镇上跟肉一个价钱,买年货的时候二狗子吵着要,她都没舍得买。
“我待会就去镇上买布料给她做上两身厚实衣服,你放心,绝对不会耽误她干活的,要是大丫偷懒,你跟我讲,看我打不死她。”
“行了行了,大过年的,别说那些不吉利的话。”
姜翠花摆摆手,表示自己不想听。
李婆子一走,又有村里人来送白萝卜。
姜暖扯了扯嘴角,“这是把白萝卜当饭吃了?”
姜祈年表情一言难尽,“奶在外面说了,她吃肉吃腻了,就爱吃点白萝卜,可惜今年没时间腌制。”
姜暖……
昨天吃肉的时候可没见奶少吃两块,那战斗力,不比半大小子差。
吃肉吃腻了,这日子过得有多好啊,村里没人不羡慕她的,好在,今年村里大部分人家,都有家人进了姜家作坊,几个月的工钱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买年货、添置衣裳过个肥年那是没问题的,剩下一小部份的人还等着下次姜家招人的时候再接再厉呢,一时之间,姜家的声望比村长家的还旺。
“爹爹,你说家里挣到的银子以后会用来做什么啊?”姜暖看着坐在石头上懒洋洋晒太阳的姜禾。
跑过去和他挨着坐,冬日的阳光暖暖的,晒得人很舒服,怪不得爹爹在这半天没挪窝。
姜禾一听到闺女说银子两个字,菊花一紧,他还以为自己私房钱又要遭殃了。
想到也有一段时间没给闺女零花钱了,他掏出来一小块碎银子偷摸给了过去。
姜暖……爹爹不会以为自己是过来提醒他给零花钱的吧,她真没这个意思啊!
想是这么想,手不自觉把银子握住,笑得两眼弯弯。
“爷奶的钱,他们以后要怎么花就怎么花,你放心,不会亏待你的。”
姜禾用手摸女儿的脑袋,这可是娘的的心头肉,大家喝稀饭的时候都能把她养得白白胖胖的。
更不用说现在条件好了,光是新年衣服娘就给她准备了三套,醉仙楼少东家也让周管事带过来一个大包袱,里面的东西全是送给姜暖的。
狐狸毛做的帽子,京城来的新款衣裳,他还在里面发现有一个拨浪鼓,那小子是把姜暖当小妹妹养了。
“你有没有想过让家里的哥哥们去念书啊!”姜暖把心里的想法首接说了出来,大哥过了年十一岁了,二哥十岁,三哥八岁。
在姜暖看来,几个哥哥虽然年纪大了点,还是可以去学堂认几个字,没指望他们能考取功名。
这个时代里的读书人少,含金量很高,认得几个字能算数,以后还可以去当个账房先生,不至于只有扛大包做苦力一条路可走。
姜禾沉默了很久,眼神暗淡“还是算了吧,家里种地都忙不过来,要是他们都去学堂了,谁干活啊。
你大哥过完年十一岁了,再过几年都可以给你讨嫂子回来。”要是大儿子只有六七岁,他狠狠心,哪怕要把自己私房钱掏空也能送他们去学堂。
富贵人家小孩三岁就启蒙了,村长家儿子是六岁的时候送去学堂念书,到现在也没考取到功名回来,还成为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干不了重活的农家汉子。
识得几个字的代价太大,光是每年束脩、笔墨纸砚都得不少银子。
姜暖知道如果过完年还不能让几个哥哥去读书,以后更加不可能有机会。
“地里的活忙不过来,我们可以跟做包子一样,请人来干,过完年我六岁了也能下地干活,二哥听到我去方府可以识字之后,眼里的羡慕骗不了人,他也想读书识字。
神仙爷爷教了我其他吃食,有一种是做火锅的,最适合冬日里吃,等醉仙楼少东家明年从京城回来就找他商量,我们会挣很多很多钱的……”
姜暖说了很多很多,她真的心疼三个哥哥,在现代还是小学生的年纪,在这里当半个大人使用,说到最后带着哭腔。
她没注意的是,后面站满了姜家人,姜祈竹早己泪流满面,他就知道妹妹最懂自己。
过了年才六岁的小姑娘,为证明读书的好处,说自己在方府里识字之后都能把昨天买的对联上的字认出来。
“爆竹二三声人间是岁,梅花西五点天下皆春,横批是瑞气盈门。”稚嫩的读书声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