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禾被她说得改变了主意,无奈的说“上次我跟娘说要买牛,缠了她三天才同意,读书要花那么多钱,你奶是不会同意的。”
姜翠花在背后咬了咬牙,“我同意。”
“姜禾你个臭小子,都还没问过娘,就说我不同意!”要不是临近过年了,不能动手打人,她真的很想让小儿子感受一遍童年的温暖。
“既然要送小子们去学堂,姜禾你这两天有空去镇上打听一下,哪个私塾教得好一些,年后,就把家里五个小子一起送去。”姜山体会过不识字的窘迫,上次签名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五个?爹,你是说姜靖云和姜靖安也一起送去?”姜叶震惊问道,他以为爹只送一两个孙子去学堂,要是其中有一个是自己儿子就好了。
万万没想到爹娘一口气把家里的五个孙子送去学堂。
“都是我的孙子,要送自然全部都得一起,这样到了外面也不怕被人欺负了去。”姜山看了一下孙子们的身板,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体格子,到了外面,谁欺负谁还不好说呢。
“靖云,靖安,你们快点给爷爷跪下,感谢他们肯出钱供你念书。”乔氏激动得手抖,要是此刻有人跳出来说要分家,她第一个不同意,分家的目的就是让儿子过得更好。
现在姜家的日子好过了,公中更是出钱把两个儿子送去学堂,只要儿子好,她做母亲的再怎么辛苦都无所谓。
姜祈年、姜祈竹、姜祈源一起跪下,“爷奶,我们以后会好好读书的。”
“你们要是敢糟蹋钱,去了学堂不认真学习,回来我第一个抽打你们。”姜禾羡慕得很,为什么他小时候没有这个机会啊。
深夜,许莲花辗转反侧睡不着觉,想到今天爹娘同意把五个孙子送去学堂,自己只有三个女儿,羡慕也没那个份。
好在没分家,以后女儿嫁出去了,娘家堂兄弟有出息别人也会掂量掂量。
姜石受到的冲击不比媳妇少,要是自己有儿子,他相信爹也会一起送去念书的。
他的手摸上旁边腰肢,“媳妇,我们再努努力吧。”
许莲花配合默契,她也想要儿子,床单拱得高高的,里面折腾好半天才平复下来。
姜翠花算了一下,公中出钱念书,自己家三个儿子,大嫂家两个,二嫂那就更不用说了,怎么算都是自家占了便宜,总结,生儿子好处多多。
她推了推身边的男人,“我们再造个小子出来。”
姜禾不想动,三个儿子己经够折腾人了,再加上媳妇最近吃得好,腰身又粗了两圈,他一点欲望都没有,“别闹,明天还有正经事呢,早点睡觉吧。”
说完,呼噜声响彻云霄,小陈氏推不动身边的男人,只好跟着闭上眼睛睡觉。
今年的年夜饭,格外丰盛,八道菜样样都是用大盆装起来的,鸡、鸭、鱼,猪蹄就占了西个菜。
五花肉炒豆角,豆腐焖肉,清炒青菜,还有一盘包子,八道菜齐活了。
“快让开,火锅来了。”姜暖开路,许莲花把厨房里的锅端出来。
“这就是火锅?”众人看着咕隆咕隆冒泡的汤,上面什么菜都有,土豆片、蘑菇、玉米、豆腐等等。
大块的骨头炖得汤颜色鲜美,旁边还有两小碗蘸料,里面放有葱蒜、酱油、红彤彤的小辣椒。
姜暖第一个做示范,“锅里的菜可以夹出来放在蘸料里面涮一遍再吃。”放进嘴里又香又辣,这熟悉的味道最适合在冬日里吃。
蘸料有两种,一种辣的,另外一种是芝麻酱、花生碎、白芝麻、酱油混合在一起吃起来是不辣的,大骨头的肉涮这种最好吃。
原本是要做火锅的,可以一边煮一边吃,合适的锅暂时没有,只好把所有食物煮熟了变成麻辣烫端出来吃。
汤底是用大骨头熬制的,喝下一碗浑身暖烘烘。
吃完饭,饭桌上的菜还剩三分之一,不是姜家人战斗力不行,实在是菜的份量太多了,每种菜都是用大盆装的,肉又多吃起来顶饱。
小陈氏打了一个饱嗝,“这日子,过得真有盼头,以前哪里敢想有一天肉都吃不下肚。”
姜翠花过得舒心,脸上皱纹少了很多,看起来慈眉善目,“这一切啊,都是姜暖的功劳,你们可要记住她的好。”
姜靖云握紧拳头,“以后谁敢欺负妹妹,我揍谁!”
靖靖安,“姜暖以后就是我亲妹妹,跟他过不去就是跟我过不去!”
姜祈年不乐意了,“那是我妹妹,你妹妹在旁边坐着呢。”
姜祈竹,“姜暖有我们三个亲哥哥保护,就不劳你们费心了。”他把“亲”字咬得格外重。
姜祈源,“对,你们是堂哥,我们才是亲哥。”
姜靖云和姜靖安心被连续刀了两次,他们也好想有一个姜暖这样的妹妹。
众人笑看着几个小子斗嘴。
姜瑶吃醋了,想着这确实是姜暖的功劳,刚才吃的火锅要是后面能跟醉仙楼合作的话,还能挣大把的银子,她勉为其难不跟堂妹一般计较。
手里拿着刚才分到的三十文钱,其中有十文钱是奶奶给的压岁钱,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收到家里人给的压岁钱。
比起之前吃不饱的日子,现在无疑是天堂,她目前很满足了。
“那要是这个火锅拿去跟醉仙楼合作,还是我们把东西准备好卖给他们吗?”姜禾皱紧眉头,要是这次对方还是以十几倍的价钱反手卖出去,他会气吐血的。
“火锅里面的菜,真要提供,我们家也没种有这么多啊”许莲花开口,菜园里的菜她浇水浇得最多,自然知道有多少。
种的时候都是想着自家吃,要卖的话摘两遍就不够了。
姜翠花意外的看了一眼二儿媳,以前不吭声的闷葫芦胆子也变大了。
她不知道的是许莲花自信在做包子上面找了回来,就数她包子做得又好又快,全部流程熟悉。
上次那些新招到作坊的人基本上都是她手把手教的,家里给她分钱也没少了作坊那一份工钱。
人有钱,底气就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