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长卷
乡野长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乡野长卷 > 第83章 铁皮屋顶下的课

第83章 铁皮屋顶下的课

加入书架
书名:
乡野长卷
作者:
王小黎1988
本章字数:
6478
更新时间:
2025-07-08

七月的雨来得急,黎小黎刚跨进教室门,豆大的雨点就“噼啪”砸在铁皮屋顶上,像有人拿石子儿往瓦罐里扔。他踮着脚避开地上的水洼,头天漏的雨水还没干,水泥地面泛着青灰色的水光。

“小黎!快过来!”同桌小满拍了拍课桌,水珠从她辫梢滴下来,“我这桌角又漏了,作业本湿了半本。”

黎小黎凑近看,课桌上果然有个湿印子,像朵不规则的菊花。他把书包往凳上一放,帆布包角立刻洇了块深色。这雨下了整周,铁皮屋顶早锈得不成样,这儿一个窟窿,那儿一道裂缝,雨水漏下来能串成线。

“我奶奶说,这屋顶还是我爸上小学时盖的。”小满用袖口擦着本子,“那时候我爸总说,下雨听课像敲锣,现在倒好,锣声里还掺着雨珠子。”

教室后排传来“哐当”一声,王二牛举着个豁口的搪瓷缸接水,结果漏得比接得快,水全洒在他胶鞋上。“奶奶的!”他踢了下桌腿,“这破教室,漏雨比我家猪槽还勤!”

“二牛!”班长春燕瞪了他一眼,“老校长说了,等天晴就找瓦匠修。”

“修?”二牛翻着湿淋淋的课本,“上回说修,还不是拿塑料布糊了俩窟窿?这雨一下,布早被风撕成条了。”

黎小黎没说话,他摸了摸自己的算术本,封皮己经软塌塌的,像块泡发的旧抹布。昨天放学时,他特意把本子塞进书包最里层,可雨水顺着书包带渗进去,还是湿了半页。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铁皮屋顶的响声里,混着远处山涧涨水的轰鸣。黎小黎望着黑板上方的锦旗,“全乡教学先进单位”,红绸子边儿都褪成粉色了,突然觉得那几个金字有点晃眼。

“小满,你带塑料布没?”放学时,黎小黎扯了扯小满的衣袖。

小满正蹲在地上收拾湿课本,抬头问:“干啥?”

“我家房檐漏雨,我妈用塑料布蒙过。”黎小黎从书包里掏出卷皱巴巴的蓝塑料布,是他从家里化肥袋上剪的,“咱把课桌罩上,雨水就淋不着本子了。”

小满眼睛亮了:“行!我家还有捆尼龙绳,明儿带来绑塑料布。”

第二天清晨,俩孩子提前半小时到教室。小满的尼龙绳是旧渔网拆的,泛着股海腥味;黎小黎的塑料布洗过,蓝得发浅。他们踩着课桌,把绳子系在教室横梁上,再把塑料布拉成个斜坡,像顶小帐篷罩在课桌上。

“再往左边拽拽。”小满踮着脚扶着塑料布,“要不雨水该往本子上流了。”

黎小黎拽了拽绳子,塑料布绷紧了,雨水打在上头,顺着斜坡“唰”地流到教室后排的墙根。“成了!”他跳下来,拍了拍手上的灰,“这回本子该干了。”

路过的春燕凑过来看:“你们这法子行啊!”她转身喊,“二牛!把你家的塑料布拿来,咱给每排课桌都搭帐篷!”

不一会儿,教室里东一块西一块的蓝塑料布,像飘着片歪歪扭扭的云。老校长抱着作业本进来时,差点被绳子绊倒。他扶了扶眼镜,看着满教室的“帐篷”,笑出了声:“你们这帮小鬼头,倒会变着法儿想招儿。”

黎小黎脸有点红:“校长爷爷,我们怕本子湿了……”

“好,好。”老校长摸了摸塑料布,“这主意巧。就是别把绳子系太紧,别勒坏了房梁。”他放下作业本,抬头看屋顶,雨珠子正从个拇指大的窟窿里往下掉,“等雨停,我得想法子把这窟窿补上。”

雨停的那天,太阳像块化不开的蜜。黎小黎踩着泥路上学,鞋帮沾了层黄泥浆。教室门口堆着块铁皮,老校长不知从哪儿找来的,边角还带着锈。

“小黎,搭把手。”老校长正往墙上靠梯子,木头梯子的横档裂了道缝,“帮我扶着梯子,我上去看看漏点。”

黎小黎赶紧跑过去,双手抵着梯子。老校长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裤脚卷到膝盖,露出干瘦的小腿。他扶着梯子往上爬,每一步都很慢,梯子“吱呀”响得人心慌。

“校长爷爷,您慢点!”小满在底下喊,“那梯子去年就裂了!”

“没事。”老校长在屋顶上探出头,“我爬了西十年梯子,比这破的都见过。”他蹲在屋顶上,用锤子敲了敲铁皮,“这窟窿有巴掌大,得拿新铁皮盖上。小黎,把钉子递给我!”

黎小黎踮着脚递钉子,指甲盖蹭在梯子上,蹭出道白印子。老校长接过钉子,锤子“叮当”敲了两下,突然“哎呦”一声,梯子的横档断了!

“校长爷爷!”小满尖叫起来。

黎小黎只觉得眼前一黑。他看见老校长的身子晃了晃,接着“轰”地摔下来,梯子砸在地上,扬起一片尘土。

等黎小黎反应过来,己经跪在老校长身边。老校长闭着眼,额头蹭破了块皮,血珠顺着皱纹往下淌。他怀里紧抱着个蓝布包,布包角上沾着泥,却没湿,那是今早他从办公室抱来的新课本。

“校长爷爷!”黎小黎摇着老校长的胳膊,“您醒醒!”

老校长慢慢睁开眼,第一句话是:“布包……布包湿了没?”

小满赶紧摸了摸布包:“没湿!您护得紧,一点水都没渗进去。”

老校长松了口气,挣扎着要坐起来:“扶我起来……那窟窿还没补……”

“您别乱动!”春燕不知道从哪儿跑来了,手里拿着块干净的手帕,“我去叫张大夫!”

黎小黎这才发现,老校长的右腿扭曲着,膝盖肿得像发面馒头。他喉咙发紧,想起老校长爬梯子时的背影,背己经驼了,头发白得像屋顶的霜。

“小黎。”老校长拉住他的手,声音轻得像片叶子,“帮我看看……算术课本在不在包里……”

黎小黎小心地打开布包,二十本崭新的算术课本整整齐齐码着,封皮上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几个字闪着光。他翻了翻,书页干干的,连折角都没有。

“好,好。”老校长笑了,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血,“这是县教育局新拨的课本……湿了可就……”他突然咳嗽起来,额头的汗珠子大颗大颗往下掉。

张大夫来的时候,老校长己经疼得说不出话。他给老校长简单包扎了腿,叹着气说:“这腿怕是骨折了,得送镇医院。”

黎小黎跟着担架跑,手里还抱着那包课本。风掀起他的衣角,他闻到课本上淡淡的油墨香,原来新课本是这种味道,像晒过的被子,又像老校长常抽的旱烟,带着股暖融融的劲儿。

老校长住院的第三天,雨又下起来。黎小黎坐在教室里,看着自己泡皱的算术本,本子角卷成了小喇叭,字迹晕成了团,像朵开败的花。

“小黎,换本子吧。”小满递来个新本子,“我家还有富余的。”

“我不换。”黎小黎把泡皱的本子压在课桌下,“这本子湿了,可字还在。”

教室后排的二牛突然站了起来,他从书包里掏出个铁盒,“哐当”放在桌上:“我攒了俩月的鸡蛋钱,咱凑钱给教室换铁皮屋顶吧!”

春燕也站了起来:“我妈说,她纺织厂仓库有旧铁皮,能要来!”

小满拽了拽黎小黎的衣袖:“小黎,把你家的塑料布也捐了,咱给屋顶先糊上,等新铁皮到了再换!”

黎小黎看着同学们,喉咙突然发紧。他想起老校长常说,“村小是咱王庄的根”,现在这根被雨打湿了,可根底下的土,这些孩子,正用手、用汗、用攒的鸡蛋钱,把根往土里按得更深。

半个月后,老校长柱着拐杖回了学校。教室的屋顶换了新铁皮,在阳光下亮得晃眼。他摸着崭崭的铁皮,对黎小黎说:“是你们凑的钱?”

黎小黎挠了挠头:“二牛攒了三十六块,春燕要了五张铁皮,我和小满捐了塑料布……”

“好,好。”老校长的眼睛湿了,“比我当年修教室时,娃们还能折腾。”他转身往教室走,脚步还有点瘸,“走,上课去。我新学了首诗,叫《雨说》,念给你们听。”

那天的雨来得温柔,新铁皮屋顶上,雨珠子“叮咚”响,像有人弹玻璃球。黎小黎翻开算术本——他没换,把泡皱的本子压平了,用胶水粘好。本子上的字虽然晕了,可他每个字都记得:“1+1=2”“5-3=2”,还有老校长用红笔批的“小黎进步大”。

“同学们。”老校长扶了扶眼镜,“今天我们学‘重量’。”他指了指讲台上的课本,“你们说,这课本有多重?”

二牛举手:“二两?”

春燕说:“三两?”

黎小黎站起来,摸着自己的算术本:“比山重。”

老校长笑了,眼角的皱纹里闪着光:“对,比山重。因为这书里,有你们的未来,有王庄的未来,有咱中国人的未来。”

雨还在下,铁皮屋顶的响声里,混着孩子们齐读课文的声音。黎小黎望着窗外,山尖的云慢慢散了,露出片蓝蓝的天。他突然明白,老校长护着的不只是课本,是藏在字里行间的希望。那希望比铁皮硬,比雨水柔,能把漏雨的教室变成殿堂,把泡皱的本子变成翅膀,带着他们飞过山梁,飞向更亮的远方。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