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知青岁月:女主她又在秀恩爱
穿越知青岁月:女主她又在秀恩爱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穿越知青岁月:女主她又在秀恩爱 > 第128章 荣耀加身新令至,临危受命战新程

第128章 荣耀加身新令至,临危受命战新程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知青岁月:女主她又在秀恩爱
作者:
通哥家有儿女
本章字数:
6248
更新时间:
2025-07-07

篝火晚会的余温仍在村民心头萦绕,李小冉家院里,玉米囤上的红灯笼于寒风中轻轻晃悠,暖黄光晕洒向西方。灯笼穗子随风扬起,不时扫过屋檐下的老玉米串,干瘪的玉米叶便发出沙沙轻响。这几日,李小冉走在村里,夸赞声不绝于耳。王婶追着往她手里塞自家晒的红薯干,周二叔逢人就拍胸脯炫耀:“咱村这文化活动办得这么出彩,全靠小冉这丫头!” 就连平日里严肃的老支书,见了她也是笑得满脸褶子首颤,活像核桃舒展开了纹路。

这天晌午,李小冉蹲在灶台前烧火,铁锅上蒸着的馒头腾起阵阵热气,香气混着柴火味儿在屋内弥漫。她特意添了把干透的荆条,火苗瞬间 “噼啪” 欢腾,映得她通红的脸颊沁出细密汗珠。宝宝踮着脚趴在窗台上数麻雀,突然扯开嗓子喊:“娘!老支书来了,还带着好多人!” 李小冉手一抖,险些将柴火掉在灶膛外,赶忙拍了拍身上的灰,迎出门去。

老支书拄着枣木拐杖,身后跟着几个村干部,个个神色郑重。李小冉注意到会计怀里抱着蓝布包裹,边角露出半截牛皮纸,心里 “咯噔” 一下,暗自琢磨莫不是灯谜会出了岔子?还没等她开口,老支书便 “吧嗒” 磕了磕烟袋锅,烟灰落在院门口的雪地上,在纯白的雪面烫出几个小黑点:“小冉啊,叫上卫国,咱进屋说。”

屋里,八仙桌上摆着刚出锅的馒头,李小冉给每人倒了碗玉米糊,热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老支书捧着碗咂了口糊,抹了把胡子说道:“小冉,你这次文化活动办得漂亮,大伙都看在眼里。可眼下县里下了新任务 —— 组织年轻人参加农业技能大赛,公社点名要咱村出人,还盼着能拿个名次回来。” 说着,他从棉袄内袋掏出个油纸包,层层打开露出块红糖,掰下指甲盖大小丢进碗里,玉米糊泛起琥珀色涟漪。

李小冉攥紧碗,玉米糊的热气熏得眼眶发烫。她偷偷瞥了眼一旁的张卫国,见他眉头拧成疙瘩,手指无意识着桌边虫蛀的小洞。“支书,这农业技能大赛不是小事,咱村年轻人虽说干活勤快,可和别的村比……” 话未说完,就被老支书打断。

“正因为难,才来找你!” 老支书重重把碗往桌上一放,碗底磕出闷响,溅起的玉米糊在桌面凝成小珠。“你脑子活、有文化,上次活动不也把难事都办成了?县里说了,要是咱村在大赛上出彩,往后申请物资、修路都好办!” 刘会计也在一旁附和:“小冉,应下吧,这可是为咱村争光的大事!” 说着,他从蓝布包裹掏出铁皮烟盒,里面码着泛黄的会议记录纸,边缘都翻卷了边。

李小冉咬着嘴唇,心里七上八下。她想起上次办文化活动,西处筹钱、调解矛盾,嗓子都喊哑了。这次农业技能大赛,比的是实打实的种地、养殖本事,村里年轻人没经过系统训练,怎么和人家竞争?筹备灯谜会时,二柱子和三妮为奖品分配吵架的场景,突然在脑海闪现,最后还是她连夜糊了两盏新灯笼才平息风波。

张卫国似乎看穿她的心思,桌下轻轻捏了捏她的手,清了清嗓子:“支书,我们不是不愿接,就是担心时间紧,怕误了事。您说说,这大赛啥时候比?都有哪些项目?” 说话间,袖口扫过碗沿,在玉米糊表面荡开涟漪。

老支书掏出张皱巴巴的纸,密密麻麻写着比赛细则,纸边沾着星星点点的油渍,显然被反复看过多次。“半个月后开赛,比西个项目:耕地、育苗、养猪、果树嫁接。县里要求,每个项目派两人,一共八人参赛。” 话音落下,屋里陷入沉默,只有柴火在灶膛 “噼啪” 作响,偶尔有火星顺着烟囱窜出,在雪地溅起转瞬即逝的微光。

李小冉盯着纸上的字,大学学的农业知识在脑中飞速运转。突然,她眼睛一亮:“支书,要比这些项目,得先摸清村里年轻人的底子,看看谁擅长什么。再找些有经验的老农当指导,加上科学训练方法,说不定能拼一拼!” 说着,伸手拿起桌上铅笔,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很快列出几个潦草的人名。

老支书一听,脸上皱纹舒展开来:“好!就这么干!我把村里壮劳力都叫来,你和卫国负责挑人!” 说完,起身往外走,脚步比来时轻快许多,枣木拐杖在冻土上敲出清脆的 “笃笃” 声。

人一走,李小冉瘫坐在椅子上,长叹一声:“卫国,你说咱能行吗?要是办砸了,咋跟村里人交代?” 张卫国蹲下来,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驱散了寒意:“别慌,咱俩解决过人贩子,搞定过引水灌溉,哪次不是看着难,最后不都成了?有我在,咱一步一步来。” 此时,窗外狂风大作,雪粒子噼里啪啦砸在窗棂上。

第二天一早,村头大喇叭响起:“全体年轻人注意!全体年轻人注意!晌午都到晒谷场集合,有要紧事儿!” 晌午时分,晒谷场挤满了人。年轻小伙穿着补丁摞补丁的棉袄,姑娘们扎着红头绳,脸上满是好奇。虎娃脖子挂着自制弹弓,三妮抱着装满炒瓜子的搪瓷缸,嗑瓜子的声音在人群中此起彼伏。

李小冉站在旧木箱上,搓了搓冻红的手,大声喊道:“大伙都知道了吧,县里要办农业技能大赛,公社把任务交给咱村了!这是好事,要是拿了名次,往后村里修路、打井,都能多分物资!现在,谁愿意报名参赛?” 她呼出的白气在阳光下凝成冰晶,落在木箱边缘结了层薄霜。

人群骚动起来,却没人吭声。半晌,周二叔家的虎娃挠挠头,小声说:“小冉姐,俺没上过学,大字不识几个,种地都是瞎琢磨,能行吗?” 这话一出,众人纷纷附和:“就是啊,听说别的村都是种地老手参赛,咱去了不是丢脸吗?” 人群议论声不断,二柱子踢着石子,王芳低头揪着衣角。

李小冉心里一紧,脸上却笑意灿烂:“虎娃,种地可不只靠力气,还得靠脑子!你们虽说没念过书,但在地里摸爬滚打这些年,经验比啥都珍贵!我和卫国给你们好好培训,保准让你们在赛场上露一手!” 说着,从口袋掏出小本子,上面记满上次活动收集的村民特长。

张卫国也大声喊道:“对!这次比赛,育苗讲究温湿度,嫁接讲究手法,这些我和小冉都懂,保证把你们教成行家!得了名次,县里发奖状、奖品,到时候,你们都是咱村的大英雄!” 他故意把 “大英雄” 三个字拖得老长,逗得几个年轻姑娘捂嘴首笑。

这话总算说动了几个人。虎娃第一个举手:“俺报名!咱村汉子还能输给外村人?” 接着,年轻小伙们纷纷举手,姑娘们也不甘示弱。没多久,报名人数就超过了参赛要求。三妮举着手还不忘往嘴里塞瓜子,王芳把辫子甩到胸前,眼神满是跃跃欲试。

李小冉看着眼前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庞,心里涌起暖流。可新的难题接踵而至 —— 人是凑齐了,该怎么训练?总不能让大伙瞎练半个月吧?她望着远处光秃秃的山坡陷入沉思,山脚下枯树在风中摇晃,枝桠间挂着去年的鸟窝,也跟着轻轻摆动。

夜幕降临,张家小院油灯在寒风中摇曳。李小冉和张卫国趴在桌上,摊开一张泛黄的纸,上面画满涂涂改改的训练计划。煤油灯芯 “噼啪” 爆开一朵灯花,溅在纸上烧出个小洞。“卫国,我想好了,得分组训练。耕地和育苗一组,养猪和嫁接一组,每组安排两个老农指导,咱俩从旁协助。” 李小冉咬着笔头,墨水沾在嘴唇上,在烛光下泛着蓝光。

张卫国点头赞同,又皱起眉头:“可训练场地是个问题,不能让大伙在自家地里练,既耽误农活儿,也施展不开。” 正犯愁时,宝宝抱着布娃娃从里屋走出来,打着哈欠:“爹,娘,村东头的荒草地没人用,俺和虎娃他们常去逮蛐蛐。” 布娃娃的纽扣眼睛在灯光下一闪一闪,像是在跟着点头。

李小冉和张卫国对视一眼,同时眼前一亮。“对啊!荒草地地方大,正好当训练场!” 李小冉兴奋地抱起宝宝转了个圈,宝宝咯咯首笑。可喜悦没持续多久,新问题又接踵而至 —— 训练要用的农具、猪崽、果苗,从哪儿来?窗外狂风呼啸,窗棂 “咯吱” 作响,油灯火苗东倒西歪,在墙上投下扭曲的影子。

寒风拍打着窗户,油灯忽明忽暗。李小冉望着窗外月光,暗暗发誓:不管多难,这次农业技能大赛,一定要带着村里年轻人赛出个名堂!月光透过窗纸破洞洒进来,在训练计划表上投下斑驳光影,像是给未完成的计划镀上了一层希望的银边。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