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暗室密信
苏州老宅的冬夜格外漫长,铜制手炉的暖意透过锦缎手套,却驱不散苏晚指尖的寒意。她望着窗外飘落的细雪,思绪又飘向了龙井山——此刻的陈屿,是否也在寒夜里守着茶灶,就像从前等她偷溜出绣楼那样?
自上次账簿被撕后,父亲对她的管教愈发严苛。每日除了学习绸缎庄的生意经,还要跟着先生研习女红与昆曲。但最让她心慌的,是再也没有收到过陈屿的信。往日那些带着茶香的信笺,成了她支撑下去的唯一念想。
这日黄昏,苏晚借口整理书房,偷偷溜进父亲的书房。檀木书架上摆满了古籍账本,她的目光却被角落的暗格吸引——那是父亲藏重要物件的地方,此刻铜锁上竟还沾着未干的蜡油。心跳骤然加快,她想起今早管家鬼鬼祟祟的模样,手中似乎攥着个熟悉的油纸包。
"吱呀——"暗格开启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刺耳。苏晚屏住呼吸,只见里面整齐码着一摞信笺,最上面的字迹让她眼眶瞬间发热——是陈屿!信纸上还沾着些许茶渍,熟悉的字迹写着:"晚晚,茶园又被赵家占了两亩,我在茶树下埋了你最爱吃的桂花糕......"
然而,当她继续翻看,笑容却凝固在脸上。后面的信笺被红笔批改得面目全非,父亲遒劲的字迹密密麻麻:"勿念"、"好自为之"、"莫再纠缠"。最新的一封信上,陈屿写着"己找到赵家通敌证据",却被重重画了个叉,旁边批注着:"此子行事莽撞,恐连累苏家"。
泪水模糊了视线。苏晚终于明白,为何陈屿的信突然断了,为何他在信中语气越来越消沉。原来父亲一首在暗中截获这些信件,将她与外界唯一的联系生生斩断。她想起这些日子的望眼欲穿,想起深夜对着空信封发呆的自己,心中涌起一阵钝痛。
"你在做什么?"冰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苏晚浑身一僵,转身看见父亲站在门口,脸色比雪还白。他的目光落在她手中的信笺上,瞳孔猛地收缩,"谁准你动我的东西?"
"为什么?"苏晚的声音带着哭腔,"为什么要瞒着我?陈屿他......"
"因为我是为你好!"苏怀瑾的声音提高,"你以为赵家是那么好惹的?二十年前,他们害得你母亲惨死,如今陈屿不知深浅地去招惹,只会把你也拖进万劫不复的深渊!"他的胸膛剧烈起伏,"我就你这么一个女儿,不能再失去你!"
苏晚愣住了。她从未见过父亲如此失控,记忆中那个沉稳的一家之主,此刻眼中竟满是恐惧与绝望。她突然想起林姨临终前的血书,想起陈屿背上的胎记,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
"可是爹,陈屿他有证据......"
"证据?"苏怀瑾冷笑一声,"在绝对的权势面前,什么证据都是笑话!赵家勾结官府,连我苏家都自身难保,你还指望一个小小的茶农能翻出什么风浪?"他的声音渐渐平静,却更显冰冷,"从今日起,你不必再操心这些事。沈家公子有意提亲,我己应允。"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砸得苏晚眼前发黑。她踉跄着后退,撞倒了身后的书架。古籍纷纷坠落,其中一本翻开的账册里,掉出一张泛黄的纸——那是二十年前的密信,上面赫然写着赵家与叛党勾结,意图谋害苏家满门的计划。
苏怀瑾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慌忙去捡信笺,却被苏晚抢先一步。看着上面父亲的亲笔批注,苏晚终于明白,父亲为何一首阻止她与陈屿来往——他不是不想报仇,而是在等待一个万全之策,一个既能复仇又能保全她的机会。
"爹,让我帮忙吧。"苏晚将信笺轻轻放回书架,"我不再是那个只会画画的小女孩了。陈屿他......他是我们复仇的关键,也是我......"她的声音渐渐哽咽,"是我无论如何都不想失去的人。"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将整个苏州城染成一片素白。苏怀瑾望着女儿坚定的眼神,仿佛又看到了二十年前那个在暴雨中护着襁褓的女子。良久,他叹了口气,从暗格里取出一把钥匙:"明日起,你跟着我去绸缎庄的地下密室。有些事,也该让你知道了。"
苏晚握紧手中的钥匙,感受着上面传递的温度。她知道,这不仅是开启密室的钥匙,更是解开多年恩怨的关键。而那些被截获的信件,那些未说出口的担忧与牵挂,终将成为她与父亲并肩作战的力量,在这暗流涌动的旋涡中,寻得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