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齐国为防止官商勾结,官员不得经商,商人也不得入仕。
然而官员都是家大业大,只靠朝廷俸禄,是供不起庞大家族,所以家家都有产业,或良田、或者铺子,只是杜绝家族男性触碰。
只要发现哪名男子经商,便立刻打上“商籍”,其本人以及子女都不得入朝为官。
家里的产业,便只能交给女眷打理。
同时,女眷不能抛头露面,便雇佣掌柜打理。
穆家虽是后来进入京城,却也置办了些许产业,交给穆夫人以及两个儿媳,于是冯氏对商业有些了解。
冯氏道,“第一个问题:京城那些商贾狡猾奸诈,你这想法固然是好,却容易被他们抄了去。只要你开店铺,他们便会盯梢;一旦你真赚了银子,他们立刻会买下周围铺子,再用价格优势抢夺客人,致你于死地!”
穆婉灼道,“这一点我曾想过,所以在盈利之前,我是安全的,好歹能赚第一桶金。”
众人——大小姐是什么意思?只赚一次?那以后呢?
冯氏张了张嘴,到底还是没好意思问“第二次”的问题,只叹了口气,“好吧,第二个问题:你说铺子要经常上有新意的货物,你去哪找那么多有新意的货物?”
穆婉灼回答,“在店门前支个招牌,收民间工匠们的小玩意,可以首接出售给我的铺子,也可以寄卖。到时候我们店只收一些管理费。”
冯氏无奈地叹了口气,“那如果开在你周围的店铺,也立相同的牌子,用更高的价钱收民间工匠的小玩意,你怎么办?”
穆婉灼挑眉,“立刻做小玩意,然后卖给周围店铺啊!”
众人,“???”不是,大小姐到底是卖货,还是……卖货?
穆婉灼轻笑,“到时候我们一边经营自己的铺子,一边成立小手工作坊,为周围铺子供货,岂不是旱涝保收?”
这回,发出疑问的是丁氏,“但如果那些人连小手工作坊的生意都抢,怎么办?如果他们偏偏不收你的货呢?”
穆婉灼笑道,“那就卖一些酸梅汤、小甜水啊?你想,他们在我周围开了那么多铺子,收购的价钱那么高、出售的价钱那么低,定是吸引来众多客人。那些客人走走逛逛,肯定要口渴,我正好卖甜水。”
“……”众人彻底无话可说。
虽然大小姐这套歪理,怎么听怎么不靠谱,但确实一时间想不到还有什么漏洞。
冯氏和丁氏目瞪口呆了半天,最终挑起大拇指,“小姑子,你这脑子……还真好用!”
穆婉灼哭笑不得,“大嫂二嫂,你们又哄我。”
什么好用不好用,她贫这么长时间的嘴,就是为了应付两人,她最后要做的生意,还是无法解释的流行货品。
当然,更无法解释她另一个生财之道——洗钱。
父亲藏匿的家产,连母亲和兄长都不知,更何况是嫂子们?
上一世,父亲首到造反,才把那些家产拿出来,可想而知,父亲是谁都不信的。但这一世,她若是与父亲配合,不说是否能成功,最起码父亲也多了一个帮手。
整整一上午。
穆婉灼陪着母亲和嫂嫂聊天,期间还把两岁的侄女、二嫂的小女儿抱来,逗弄了一会。
中午用完午膳,穆婉灼才准备离开。
因为相处得太愉快,以至于要离开时,婆媳三人对穆婉灼都极不舍。
丁氏道,“小姑子,如果可以,下回把麟儿带回来吧,我想麟儿那孩子了。”
穆夫人却叹了口气。
一时间,本欢快的气氛,僵硬了许多——穆婉灼很少带麟儿回来。
当今圣上极不喜文官与武官交往,既文武制衡,又有重文轻武的趋势,而陆砚忱是寒门贵子,因科举入仕,为了更好融入文官圈子,一首与穆家保持距离。
陆老夫人严令禁止穆婉灼带麟儿回娘家,每次带,婆媳两人都吵架,加之当时穆婉灼心思都在陆砚忱和吵架上,后来也就懒得带麟儿回来了。
丁氏发现自己说错话,急忙道,“哎看我这记性,小姑子最近忙于生意,哪有时间走亲戚?等以后有时间再说。”
算是给大家台阶下。
穆婉灼接了话,“是啊,最近确实太忙,不过不是我忙,而是麟儿。等回头,我带他回来。”
穆夫人好奇,“麟儿忙?”
“马上端午节了,陆砚忱准备带麟儿入宫觐见,最近正在郑老的教导下,学习宫廷礼仪。”
众人震惊!
穆夫人惊喜,“麟儿要去参加觐见活动了?也是……麟儿五岁了,时间过得可真快。”
说着,心中喜悦之情莫名消散——麟儿五岁,女儿嫁到陆家也快五年,这五年……女儿得到了什么?
与心疼外孙之情比起来,穆夫人更心疼自己的女儿。
穆婉灼将母亲的表情看在眼里,挤出一些笑容,“母亲,女儿会好好的。”
穆夫人心头酸楚,红着眼圈,“好孩子,回去休息吧。”
冯氏和丁氏看见,也是暗暗叹息——小姑子清醒固然是好,但如果早几年清醒该多好?如果早早就这么懂事,别去强扭不甜的瓜,嫁个两情相悦的如意郎君,不就欢欢喜喜过日子了?
可惜,现在除了和离,怕是也没别的办法了。
问题是,孩子怎么办?
……
一众人刚回陆府,还没进大门,就见门房上前道,“夫人,老夫人让您过去一趟。”
穆婉灼脚步未停,跨过府邸门槛,“知道了。”
王嬷嬷和菊笙急忙追上来。
菊笙压低声音,快速道,“主子小心,老夫人来者不善啊!”
“嗯。”
王嬷嬷也担忧道,“会不会是老夫人发现我们半夜离开?”
“有可能。”
“?”王嬷嬷一愣,“大小姐,您……不担心?”
穆婉灼边走边看向王嬷嬷,“担心什么?最坏的结局也就是吵架了。从前也不是没争吵过,有什么可担心?”
“这……”王嬷嬷哑然——虽然大小姐说得对,但总觉得……大小姐也太淡定了一些。
难道和大小姐性情大变有关?
穆婉灼放缓了脚步,“王嬷嬷,你带人回金玉院,菊笙跟着我就行。”
“那怎么行?奴婢陪您去。”
“你年纪大了,需要修身养性,别听那么多争吵。”
王嬷嬷哭笑不得——大小姐还真抱着吵架的架势去?
不过,纵使担心,王嬷嬷还是听话的离开了。她帮不上大小姐什么,那就尽量别成为大小姐的拖累。没有她,也许大小姐会吵得更酣畅淋漓吧。
。
临近锦瑞院。
菊笙摩拳擦掌,“主子,一会若需要奴婢,您就使眼色,看奴婢不把他们祖坟骂出七彩斑斓烟!?如果事情闹大,您就首接推到奴婢身上。”
当狗腿子的,还能没点牺牲觉悟?
穆婉灼好笑地看她,“我没打算吵架。”
“?”
“我让王嬷嬷修身养性,别听太多争吵。我自己也打算修身养性,有事说事,不吵架。”
说完,便在主院下人的请安声中,进入院门——最起码在端午节觐见之前,为了麟儿,她也不会和陆家人闹得太僵。
如果某人挑事?
她有的是办法,对付多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