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府参军熬成开国帝王
从北府参军熬成开国帝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从北府参军熬成开国帝王 > 第10章 初遇段荣

第10章 初遇段荣

加入书架
书名:
从北府参军熬成开国帝王
作者:
青铜键盘
本章字数:
5710
更新时间:
2025-06-26

夜幕初垂,两人交谈正酣,中军传令兵便至。

命令内容让张珩也微感错愕,谢玄竟于此刻召见!

“子归暂且在帐中歇息,我去去便回。”

张珩起身。

段荣随之站起,深深一揖,眼神却飘忽不定,欲言又止。

张珩心下了然,轻轻一拍他肩头:“我且试上一试。”

“多谢参军!”

段荣眼中瞬间燃起一丝希望。

张珩随兵士行至中军区域,却未被引入主帐,而是引向一处偏僻小帐。

帐外隐约飘来烈酒气息,邻近帐内竟然还有歌姬的轻笑。

这就过分了,这里可是军营,大战在即,竟然如此糜烂。

此时,帐内传出张玄沉稳的声音。

“三郎,入帐回话!”

张珩对此并不意外,早就该想到了,整肃衣冠,掀帘而入。

帐内灯火通明,谢玄与张玄对坐,案上置酒。

“见过家主,将军。”

张珩躬身。

“不必拘礼。”

谢玄微醺的脸上带着一丝难得的松弛,示意他落座。

张玄亦微微颔首。

张珩在下首寻了个位置坐下。

“三郎!对此战,有何见解?”

张珩很想吐槽,谢玄你堕落了,大战在即你竟然带头饮酒。

还喝成这样,万一对面冲过来了你可咋办呢。

略一沉吟,只吐一字:“战!”

“哈哈哈!”

“哈哈哈!”

谢玄与张玄对视一眼,竟同时放声大笑,帐中沉闷的空气为之一松。

“你输了!”

“认罚,认罚!”

“说下去!”

谢玄兴致盎然,显然想继续听。

张珩明白了,开始长篇大论。

“兵贵精,不贵多!秦军看似百万,实乃乌合之众!鲜卑、匈奴,名为臣属,实怀异志!慕容垂、姚苌之流,更是豺狼蛰伏,静待其主......”

张珩将秦军贬得一无是处,言辞之犀利,连一旁的张玄都微微蹙眉。

谢玄却听得连连颔首,眼中精光闪动。

张珩话锋一转,开始吹北府军。

“反观我军,士气如虹,将士用命!前有刘将军五千锐士破敌五万之壮举!依此推算,三万精卒足以摧垮秦军主力!何也?士气、地利、人和皆在我手!”

趁势抛出更具体的“毒计”。

“将军,可遣死士混入秦营,待其后退混乱之际,散布流言,制造恐慌!先锋渡河后,更可令将士齐声高呼‘秦军败了,苻坚己死’!乱其军心,事半功倍!”

“......”

三个时辰后,张珩才离开中军小帐。

心里却高兴不起来,合着你俩在这逗我玩呢。

我张珩是现代人,用这种语气说话是很累的。

不过这次抢了朱序的功,谢玄会怎么奖赏自己。

还没到营帐,张珩升了,谢玄没有食言。

擢升他为鹞骑营第三十六位行军参军,虽品秩不高,却有了统领五十亲兵的实权。

更意外的是张玄递来的一封密信。

刚离中军,张珩便拆开火漆,信笺上寥寥数语,却如重锤击心。

上面的内容大概是查到了之前暗杀的线索。

仅此而己,原本在刘裕的建议下己经放弃追查了。

如今却突然出现了一条线索,信中张玄也写的很清楚。

查与不查全在于他个人,但不能用张氏和北府军的身份。

这让张珩隐约感到有股子阴谋的味道。

张珩之前怀疑凶手大概率就是张玄和谢玄联手搞的鬼。

可如今看来概率小了不少,但他始终看不透这个家主。

不会真是琅琊王氏那个小子吧,那也太小心眼了些。

......

回到营帐,段荣正捧着张珩那卷“鹞骑营见解”看得入神,见他归来,立刻激动上前。

“参军!此书...此书见解精辟,发前人所未发!敢问是何方高人所著?”

张珩一怔,这才想起那是自己闲暇时用简体字夹杂着现代思维写下的练兵、侦察、情报分析心得,并不是什么古书。

“随手涂鸦,子归见笑了。”

张珩轻描淡写。

段荣满脸难以置信,眼前之人竟有如此见地?

他指着卷中一处简体字:“参军,此字......?”

“懒人写法,图个简便罢了!”

张珩只能搪塞,心中暗骂,你眼睛咋就这么尖呢,不过这简体字以后得少写了。

能读懂自己那半文半白、夹杂“奇字”的论述。

此人是个可用之才,不行收了,刚好也缺个跑腿的。

段荣虽觉古怪,但心思全在内容上,并未深究。

“子归日后,有何打算?”

张珩随意地问了一句。

段荣放下书卷,毫不犹豫,俯身长揖,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

“参军大才,若蒙不弃,段荣愿效犬马之劳,追随左右!”

张珩心中大悦,立刻将其扶起。

“好!你我共谋前程!”

说的好听,但张珩觉的这也答应的太快了,就是随便一问,不会是看上这的伙食了吧?

不过想想也对,乱世之中,一份安稳和认可,或许便是此刻最需要的投名状。

但还是得小心点,这家伙之前应该是跟着某个世家公子的,得先摸清楚了。

二人秉烛夜谈,纵论朝局天下,首至深夜。

段荣被忽悠的执意改口称张珩为“先生”,张珩几番推辞不得,只得随他。

次日拂晓,任命文书下达。

张珩正式成为鹞骑营参军,段荣也进入军籍,身兼数职,暂代其亲兵头目及文牍书记等职。

从昨夜的表现来看,张珩感觉段荣应该是想抱自己大腿。

不过此人确实不错,没有一点傲气,性格属于那种特别谨慎的人,而且学东西很快。

张珩觉得留下此人,身边有个说话的也不错,省的以后无聊的时候乱想。

决战之日己至,张珩没有接到军务。

与段荣登上淝水东岸一处高坡,席地而坐,俯瞰对岸。

秦军正忙于拆除河中浮桥。

淝水本不甚深,多处可涉。

西岸秦军营寨尚在,显然还未接到后退命令。

“先生,秦军......会否半渡而击?”

段荣望着平静的水面,忧心忡忡。

“依你所见,那苻坚会吗?”

张珩反问。

“会!此人虽傲慢,却非愚钝,若待其大军集结,铁壁合围,我军危矣!”

“一统之机唾手可得,却注定在此折戟...”

张珩喃喃,目光投向远方,

“北方,又要乱了!”

“先生是否言之过早?苻坚纵败,根基犹在,几十万大军...”

“那就让时间来见证吧。”

“时间......见证?”

段荣咀嚼着这陌生的说法,若有所思。

不多时,西岸秦军营寨骚动起来,开始拆除营帐。

张珩目光转向北府军先锋营方向。

看似平静,却隐隐透着即将出鞘的利刃。

片刻后,中军大营驶出一支约五千人的精锐,悄然向淝水下游移动。

张珩微微摇头,此招在他看来,略显多余。

待那支精兵远去,刘牢之的先锋营动了!

兵士们抬出特制的轻便冲船,动作由缓至急,如潮水般涌向岸边!

对岸忙着后撤的秦军,竟似对此毫无察觉,只顾埋头搬运辎重,队形渐显散乱。

段荣望着这混乱景象,忍不住长长叹了口气,苦笑道:“早知秦军如此,何必遣使涉险?”

北府军显然也捕捉到了这绝佳战机!

先锋营中,更多的士卒如同嗅到血腥的群狼,纷纷跃出!

“子归何故叹息?”

张珩侧目。

“这,便是先生书中所言的‘没组织纪律性’?”

段荣指着对岸的乱象。

张珩不想接这话,打岔道。

“一群被鞭子驱赶的民夫罢了,若有一二知兵之将坐镇,何至于此!”

段荣沉默片刻,望着那溃堤般涌动的民夫,忽然低声道。

“可正是这群民夫,差点儿就一统了这万里山河。”

话音不高,却如冰锥刺骨,将东晋朝廷的虚弱腐朽,剥露得鲜血淋漓。

张珩竟一时无语了,还得是古代人,说话就是有水平。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