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亮剑:大将李云龙
铁血亮剑:大将李云龙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铁血亮剑:大将李云龙 > 第17章:情报网的种子:地下交通站建立

第17章:情报网的种子:地下交通站建立

加入书架
书名:
铁血亮剑:大将李云龙
作者:
后留门
本章字数:
5010
更新时间:
2025-06-22

“老李,看来咱们端掉万家镇的动静,确实惊动了鬼子。”

“这绝不是偶然的窥探。恐怕附近据点的鬼子情报部门,己经盯上咱们了。他们在摸底,在找咱们的软肋!”

“他娘的!”

“打了一辈子雁,差点让雁啄了眼!光顾着招兵买马、练枪练炮了!”

原著中独立团多少次吃亏,就亏在情报滞后、耳目不明上!

“老赵,你说得对!”

“家底再厚,拳头再硬,要是瞎子聋子,早晚得让人摸黑捅了刀子!这情报网,必须建!立刻建!而且要建得牢靠,建得隐蔽!这他娘的是咱独立团的命根子!”

“没错!情报工作是部队的眼睛和耳朵,是隐蔽战线上的战斗!我们必须立刻着手。”

“但怎么建?人员、地点、渠道、联络方式,都需要仔细斟酌。既要可靠,又要能融入环境,不易被察觉。”

“人员?”

李云龙眼中精光一闪,“老子手里就有现成的好料!张大彪那侦察连,挑出来的人都是鬼精鬼精的!脑子活络,腿脚麻利,熟悉本地地形!”

“更重要的是,经过杨村血的教训,他们对鬼子的警惕性和恨意,比谁都深!让他们脱下军装,换上老百姓的衣服,撒出去!就是最好的情报种子!”

“地点…”

李云龙的手指在地图上几个关键节点上游走,“不能光盯着小王庄附近!要往外撒!交通要道!大的集镇!特别是靠近鬼子据点、火车站、公路的地方!像小王庄集市、柳河镇、黑石峪渡口…这些地方,鱼龙混杂,消息灵通,鬼子伪军也经常出没,是情报的天然集散地!”

“不能光靠人盯人!太危险,效率也低!得找掩护!开个小店怎么样?茶馆?杂货铺?或者弄个走街串巷的货郎?修鞋匠?这些行当,接触人多,打听消息方便,还不容易引人注意!”

“联络…这得靠你老赵了!你是搞政工的行家,和地方的同志熟!建立一套安全可靠的传递方式!单线联系!用暗号!定期接头!绝不能让一条线断了牵扯出一大片!”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在昏暗的油灯下,一个简陋却极具战略眼光的独立团情报网络雏形,逐渐清晰起来。

李云龙负责战略规划和人员挑选,赵刚负责具体组织、思想把关和与地方组织的协调对接。

这对搭档的互补性,在这一刻发挥得淋漓尽致。

行动计划雷厉风行。

张大彪接到命令,立刻从侦察连里精挑细选了十二名最机灵、最沉稳、社会经验相对丰富的骨干。

这些人,有的是本地猎户出身,对山川地形了如指掌;

有的是走南闯北的江湖人,善于察言观色;

有的甚至略通日语或当地伪军黑话。

他们被秘密召集到团部后山一个隐蔽的山洞里。

李云龙亲自训话,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冰冷的现实和沉重的责任:

“知道为啥把你们叫来吗?不是让你们去冲锋陷阵,是让你们去钻敌人的裤裆底下!去当‘瞎子’、‘聋子’?不!是去当独立团的眼睛和耳朵!”

“鬼子不是善茬!他们连畜生都不是!他们在暗处盯着咱们!咱们不能当瞎子聋子任人宰割!你们要做的,就是脱下这身军装,换上老百姓的皮!像钉子一样,钉在鬼子的眼皮子底下!把他们的一举一动,给老子看得清清楚楚!传得明明白白!”

“记住你们的身份!你们是独立团的兵!是插在敌人心窝子里的钉子!情报就是子弹!送回来的消息,可能救全团弟兄的命!也可能害死所有人!嘴巴,给老子把严了!明白吗?!”

“明白——!”十二双眼睛在昏暗的山洞里闪烁着坚毅的光芒,低声应诺。

赵刚则连夜与地方党组织的负责人老周秘密会面。

老周是个面容朴实、眼神却异常精明的中年汉子,长期在敌后活动,经验丰富。

“老赵同志,你们独立团的想法太好了!我们地方上的同志早就盼着能和部队的情报力量拧成一股绳!”

老周激动地握着赵刚的手,“人员掩护、落脚点、安全屋,我们来想办法!保证安排得妥妥当当!联络方式…我看就用最老套也最安全的‘死信箱’和定期赶集接头!暗号就用晋西北特有的山歌调子改编,鬼子伪军绝对听不懂!”

在地方同志的全力协助下,一张无形的网,开始悄然撒开。

几天后,小王庄集市入口处,多了一家不起眼的“王记杂货铺”。

老板是个五十多岁、一脸和气、见人就笑呵呵的老汉,叫老王(地方同志安排的可靠群众)。

店里卖些针头线脑、油盐酱醋、土产山货。

但没人注意到,老王身边那个手脚麻利、沉默寡言、只埋头搬货理货的年轻伙计(侦察连骨干小刘),他利用送货的机会,与集镇上其他几个“摊位”(修鞋的老张头、卖山药的李二婶,都是情报点)进行着隐蔽的信息交换。

“针线顶针洋火咧——洋胰子新到货咧——”的吆喝声回荡在乡间。

他一边卖货,一边和村里的老人、妇女唠家常,打听附近鬼子炮楼的情况、最近有没有生人进村、河面上船只往来的规律。

他的担子底层,藏着传递情报的密写纸和微型铅笔。

情报如同涓涓细流,开始通过安全可靠的渠道,秘密汇聚到独立团部。

赵刚专门指定了一个绝对可靠、心思缜密的文书(也是军校学员),负责整理、分析这些原始信息。

李云龙每天都会抽时间看汇总的情报简报,虽然初期信息零碎、价值有限,但这张网的初步运转,让他心里踏实了不少。

他像一个耐心的猎人,开始编织属于自己的信息场。

几天后,一条来自柳河镇“西海茶馆”的情报,引起了李云龙和赵刚的高度重视。

情报是小伙计赵三从两个喝多了的伪军小头目嘴里套出来的,经过老钱掌柜的分析确认:两天后,一支由三辆卡车组成的日军运输队,将从县城出发,经柳河镇外的“老鹰嘴”公路,向西北方向的黑风据点运送一批给养物资!

押运兵力约一个小队(五十人左右),配备两挺轻机枪。

出发时间预计是上午九点。

“老鹰嘴…”

李云龙的手指在地图上那个标注着险峻山道拐弯处的地方重重一点,“好地方!两边都是陡坡,林子密!公路窄得像裤腰带!简首是打伏击的天堂!”

他猛地抬头看向赵刚:“老赵!情报可靠吗?”

赵刚点头:“老王(老钱)经验丰富,他判断那两个伪军小头目喝多了,说的应该是真话。

而且时间、路线、兵力配置都说得比较详细,不像瞎编。

再加上我们其他点零星也有关于这条路线近期有运输队活动的信息,相互印证,可信度很高!”

“好!”

李云龙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茶杯乱跳,“天赐良机!老子正愁没地方试试这帮新兵蛋子的成色!更想看看咱们这情报网的‘头口水’甜不甜!张大彪!”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