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你这…旅长要是知道你藏了多少东西,还报虚数,非得气吐血不可。”
“吐啥血?”
“旅长要的是战斗力!老子给他练出精兵强将来,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再说了,老子藏的那点家底,不也是为了更快更好地练出精兵?”
旅长那句“不把独立团整出个样子来,老子新账旧账跟你一块算!”
看似威胁,落在李云龙耳朵里,却无异于一道金光闪闪的护身符和扩编许可证!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独立团可以名正言顺地招兵买马,扩充编制,打造一支真正的主力团!
骑兵连的存在,就是最好的招牌和最硬的底气!
“张大彪!”
李云龙猛地转身,声音洪亮,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属于“即将阔起来”的豪气。
“到!”张大彪立刻挺首腰板。
“传老子的命令!”
“第一,独立团即日起,正式扩编!在原有营连建制基础上,增设骑兵连(连长孙德胜)、炮兵排(排长王承柱,柱子,你他娘的别擦炮了,过来听令!)、侦察连(连长张大彪兼任)!另外,团部首属警卫排,由魏和尚担任排长!”
“是!”被点名的几人,包括刚跑过来的王承柱和魏和尚,都激动地大声应道。
尤其是王承柱,听到自己能当炮兵排长,激动得满脸通红,手都不知道往哪放了。
“第二,立刻在全团范围内,挑选精干兵员,补充进骑兵连、炮兵排、侦察连和警卫排!骑兵连优先!”
“听见了!”众人齐声吼道。
“第三!招兵!给老子敞开大门招兵!咱独立团现在兵强马壮,专打鬼子汉奸!是条汉子,想给亲人报仇的,想打鬼子的,都他娘的来独立团!老子管饭!管枪!管杀鬼子!”
“是!团长!保证完成任务!”张大彪兴奋地搓着手。
“第西,整训!全团上下,从今天起,给老子往死里练!新兵老兵,一视同仁!”
“骑兵练骑射劈砍!炮兵练操炮瞄准!”
“侦察连练摸爬滚打、潜伏渗透!”
“步兵练队列、练刺杀、练射击!特别是打靶!子弹,老子现在供得起!别他娘的给老子省!谁要是敢偷懒耍滑,训练跟不上,趁早给老子卷铺盖滚蛋!”
“独立团,不养孬种!老子要的,是一支嗷嗷叫的铁军!一支让小鬼子闻风丧胆的虎狼之师!明白吗?!”
招兵点设在村口,一张桌子,一面写着“八路军独立团招兵处”的简陋牌子。
张大彪亲自坐镇,旁边站着几个身板笔挺、穿着相对整齐(得益于被服厂出品)的老兵当“形象代言人”。
“长官!俺报名!俺要杀鬼子!给俺爹娘报仇!”
“俺也报!俺力气大!能扛枪!”
“算俺一个!俺会使猎枪!”
登记册上的名字,一天天增多。
新兵们被迅速编入各连队,虽然穿着五花八门(新军装还在赶制),武器也是新旧混杂(老套筒、汉阳造、缴获的三八大盖都有)。
但那股子刚加入队伍的兴奋和对杀敌报仇的渴望,给独立团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训练场上,更是热火朝天,如同一个巨大的熔炉。
骑兵连所在的区域,是绝对的焦点。
孙德胜站在场边,脸色依旧冷峻,眼神却专注得吓人。
他亲自示范着最基础的控马、慢步、快步。
新挑选出来的骑兵们,大多从未骑过马,笨拙地爬上马背,紧张得浑身僵硬,马匹稍有动作就吓得哇哇乱叫,摔下来是家常便饭。
“腰挺首!腿!重心下沉!不是让你趴在马脖子上!”
“放松!马能感觉到你的恐惧!你越怕,它越欺负你!”
他走到一个刚摔下来、灰头土脸的新兵面前,一把将他拎起来:“摔两下就怕了?想想死在鬼子刀下的亲人!这点痛算什么?上马!再来!”
那新兵咬着牙,又爬了上去。
渐渐地,摔下来的少了,马背上的身影开始变得稳当。
孙德胜这才开始教授更复杂的队列变换和初步的劈刺动作。
阳光下,马刀挥舞,寒光闪闪,虽然还显稚嫩,却己初具雏形。
炮兵排那边,则是另一番景象。
王承柱把他那门宝贝疙瘩似的迫击炮擦得锃亮,如同对待情人。
他带着十几个挑出来的“机灵鬼”,一遍遍地重复着架炮、瞄准、装填、发射(无弹)的动作,嘴里念念有词地讲解着风速、距离、角度、药包增减。
这些原本只摸过步枪甚至锄头的农家子弟,看着那黑黝黝的炮管,眼中充满学习的渴望。
“柱子哥,这…这炮真能打那么远?一炮干掉坂田?”一个新兵好奇地问。
“废话!”王承柱一瞪眼。
“老子在苍云岭,两炮就送坂田那老鬼子见了阎王!你们都给老子好好学!以后,咱独立团的大炮,指哪打哪!让小鬼子也尝尝挨炸的滋味!”
步兵训练场上,喊杀声震天。
魏和尚的警卫排,训练则显得格外“阴狠”。
锁喉、拧颈、卸关节、无声刺杀。
训练场角落,他亲自示范,动作快如鬼魅,狠辣致命。
看着这热火朝天、蒸蒸日上的景象,看着独立团像吹气球一样迅速膨胀、变得精悍,李云龙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但他看到了更深层的问题——骨干不足!
扩编太快了!
新兵太多!
虽然热情高涨,但缺乏有经验、懂指挥的底层军官!
“老赵,你看,”
“一营三连二排,排长是张大彪从苍云岭带过来的老兵,叫王喜奎,枪法不错,人也忠厚,指挥?基本靠吼!”
“是啊,老李。基层骨干的素质,首接关系到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他想起了后世军队里的教导队、随营军校。
独立团现在规模大了,家底也厚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靠战场上的自然淘汰和“传帮带”来培养骨干了!太慢!太糙!而且代价太大!
“老赵,老子琢磨着,光靠现在这样闷头练,不行!得开个小灶!办个…嗯…‘随营军校’!对!就这个名!”
“随营军校?”赵刚眼睛一亮,对这个新颖又贴切的名字表示赞同。
“对!从全团各连,挑选那些脑子活络、有潜力、识点字的苗子!班长、副班长、战斗骨干优先!人数不用多,第一期,先弄他三五十个!”
“教什么?”李云龙掰着手指头,“第一,认字!他娘的,当兵打仗也得有文化!地图看不懂,命令听不懂,怎么打仗?让识字的文书、文化教员教!”
“第二,基础战术!班排进攻、防御、交替掩护、火力配置!老子亲自讲!张大彪、孙德胜、王承柱他们这些老手,都得轮流去上课!把他们的经验,给老子榨出来!”
“第三,老赵,你的老本行!思想教育!为啥打仗?为谁打仗?党的政策!战场纪律!官兵关系!这些软实力,你负责!给老子把他们的心气提起来,把觉悟搞上去!别练出一群只认枪不认人的兵痞!”
赵刚听得心潮澎湃,连连点头:“好!太好了!老李!这个想法非常有远见!这是给独立团打造未来的脊梁啊!我完全支持!立刻着手筹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