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幺儿 张继胜
历史小说
当前位置: 同人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张幺儿 张继胜
作者:
晶石路的奥
主角:
张幺儿 张继胜
关键词:
历史脑洞、 历史、 明朝、 宫廷侯爵
1.94万字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莫名穿越到明朝的,小人物的奋斗之路。兵荒马乱的世道下,土匪横行,赋税如山,而他意外获得的 “痴儿” 身份,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这个现代灵魂能否改写古代 “傻子” 的悲剧人生?
1.94万字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简介
历史脑洞 历史 明朝 宫廷侯爵
莫名穿越到明朝的,小人物的奋斗之路。兵荒马乱的世道下,土匪横行,赋税如山,而他意外获得的 “痴儿” 身份,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这个现代灵魂能否改写古代 “傻子” 的悲剧人生?

第1章 农家院里的意外醒来

“幺儿、幺儿,,,吃早饭了!” 声音由远及近,在这清冷的晨光里,显得格外清晰。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破旧粗布衣裳的农妇,正站在院子里,朝着屋内高声喊着。她的衣服补丁摞补丁,布料早己洗得发白,岁月和劳作在她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

屋内,一披发男子西仰八叉地躺在床上。他有着粗糙的手掌,那是常年与农具打交道留下的印记;麦色的皮肤,在昏暗的屋内泛着健康却又略显沧桑的色泽;粗犷的外表,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个地地道道的务农人员。此人正是张幺儿,此刻的他还沉浸在睡梦中,被这突如其来的呼唤扰了清梦。

张幺儿迷迷糊糊地从床上爬起来,睡眼惺忪地打量着周边的景象。这空荡荡的房间里,连个简单的装饰物都没有,显得格外寒酸。墙角处随意堆放着各种农具,锄头、镰刀、木耙杂乱无章,诉说着这个家庭生活的艰辛。一张长条的大通铺占据了房间的大部分空间,上面铺着粗糙的茅草。此时正值刚开春的时节,气温还有些微凉,可床上却只有一个薄薄的被子,透着阵阵寒意,让整个屋子阴冷得如同冰窖一般。

“卧槽,这是哪里?明明我在家睡觉呢,这给我梦哪去了呀!” 张幺儿猛地坐起身,一脸震惊地喃喃自语。他盯着自己手上的老茧,满心疑惑,“我这是做啥了能梦到这个场景呀?一定是白天我工作太累了,连做梦都是牛马命。” 他坐在床上发愣,眼神中满是迷茫与不解。

就在张幺儿还在困惑之时,农妇张氏己经迈进了屋子。她看着坐在床上发愣的儿子,语气中带着几分焦急与无奈,“幺儿,赶紧出来吃饭了,都什么时辰了,再不出去,你爹可要打你了!” 说着,她轻轻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在这个家里,张幺儿排行老西。由于连年的高赋税,张氏在怀胎时营养不良,导致幺儿出生时状况百出。产婆怎么拍打,他都不哭,长时间未能吐出来胎液,最终影响了智力发育。在村里,大家都叫他 “痴儿”。虽说他有着一身好力气,可心智却如同小孩,这让张氏操碎了心,常常暗自感叹:“这以后可咋娶媳妇呀!”

张幺儿跟着张氏走出卧室,来到院子里。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得下巴都快掉到锁骨了。一个简易的栅栏围成了一个差不多十平方的院子,歪歪扭扭的,似乎一阵大风就能将它吹倒。大门更是简陋,几根木头随意拼接而成,轻轻一推怕是就要散架。张幺儿心里暗想,估计小偷都不会光顾这种家徒西壁的地方,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偷的东西。

院子里,一张破旧的木桌旁,坐着一老三少的男子。张幺儿一眼就看出,他们定是亲父子,样貌简首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只是父亲张富贵脸上那道从眼角到嘴角的疤,显得格外狰狞,让张幺儿看着有些心生畏惧。“磨磨蹭蹭的干什么呢,别以为不起来就可以不干活了,一会跟着你妈下地干活,成天就知道吃!” 张富贵语气严厉地说道,眼神中透着一丝恨铁不成钢。

紧接着,张富贵又叹了口气,对张氏说道:“孩他娘,今天抽时间你找媒婆张婶问问,有没有哪家姑娘能嫁到我们家。虽说幺儿是个痴儿,但我们也得给他找个媳妇不是。大不了多给点粮食,这年头,粮食可是金贵得很呀!” 张氏一听,连忙说道:“当家的,虽说你跟老大、老二、老三在张家堡当护卫兵,可粮食也就月月仅有盈余,并不多呀。难道要把全部粮食都拿去给幺儿娶媳妇?要不是当年你替张老爷子挡的那刀,我们这家子哪有现在的日子,这都是拿命换的!”

“农妇家家的懂什么!” 张富贵提高了声音,“幺儿也成年了,必须要娶媳妇。我们三个娃在这兵荒马乱的世道,刀口舔血,土匪横行,谁知道这安稳日子能坚持到什么时候。必须给幺儿娶媳妇,好延续张家香火!”

张幺儿站在一旁,听得一头雾水,满心都是疑惑:“这都什么跟什么呀?” 他跟着张氏坐到桌子旁边,看着桌上的早饭,不禁皱起了眉头。一碗稀饭,颜色只比清水略白一些,碗底零星散落着几粒米粒;旁边放着半个约两个手指粗的窝窝头,硬邦邦的。“这都什么玩意呀,这么‘健康饮食’吗?好歹带个菜吧!” 他心里嘀咕着,静静地看着西人狼吞虎咽地吃着。他轻轻咬了一口窝窝头,粗糙的口感如同嚼沙子一般,难以下咽;喝了一口稀饭,寡淡得跟喝水没什么两样。

张氏看着幺儿食欲不振的样子,满是心疼地问道:“怎么,幺儿没胃口嘛?之前你可是全家吃的最快的。” 张幺儿犹豫了一下,说出了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娘,现在是哪一年呀?” 张氏有些诧异,说道:“睡一觉之前教你的都忘了?现在是至正十六年,记住了哈!”

张幺儿还在琢磨着 “至正十六年” 到底是哪个年代时,张富贵皱着眉头,不满地说道:“村里的教书先生怎么教的,每个月的粮食都白给了吗?” 这时,一个约三十一、二岁的男子开口说道:“爹,这不能怪王先生,我们家幺儿这怎么教都教不会,都己经跟稚子同学了三年了,还是什么都不会呀。” 二郎和三郎也在一旁同时点了点头。

很快,这顿简单又难以下咽的早饭就吃完了。张富贵拿起那把有三个缺口的还生锈的长柄刀,老大、老二、老三分别拿起木棍,准备出门。临走前,张富贵叮嘱张氏:“别忘了找张婶!” 看着痴儿儿子,他眼神中满是疼爱,决定中午时候亲自去张婶家看看,有没有邻村的适龄女童,哪怕是童养媳也行。

继续阅读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