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纵横八零九零年代
官道纵横八零九零年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官道纵横八零九零年代 > 第4章 觉醒,信息差和人脉储备!

第4章 觉醒,信息差和人脉储备!

加入书架
书名:
官道纵横八零九零年代
作者:
陆远方
本章字数:
4374
更新时间:
2025-07-02

夜,陆家湾小学。

陆远方和邱思柠共用一盏煤油灯,狭小的办公室里堆满了书本和演算纸。

沉默中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偶尔低声的讨论。

“邱老师,你看这篇。”陆远方将一份誊写工整的稿子推到邱思柠面前,标题醒目:《恢复高考:知识尊严的回归与人才选拔的拨乱反正》。

邱思柠快速扫过,眼中闪过一丝震惊。

文章观点极其犀利,首指“唯成分论”对人才的扼杀,痛斥“白卷英雄”的荒谬,高扬“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旗帜,论证恢复高考是“科教兴国”的必然之举。

文风扎实,引经据典,逻辑严密,极具煽动力和说服力。

“这…太尖锐了!能发出去吗?”邱思柠压低声音,带着担忧,但更多的是佩服。

她自问写不出如此有力量、有高度的政论文章。

“风口到了,就需要这样的声音!”陆远方眼神锐利。

“《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现在缺的就是这种敢说话、说到点子上的文章!越早发出去,影响越大!”

他顿了顿,指着另一份稍温和些的稿子,“这篇《从陆家湾实践看农村科技推广的紧迫性》,是把那份农业建议拔高了一下,强调知识青年在农村科技应用中的作用,准备投给《农村科学实验》或者《农业科技通讯》。你文笔好,帮我再润色润色,特别是数据引用和例子,要更扎实。”

邱思柠用力点头,接过稿子。

她明白了陆远方的策略:双管齐下!

一篇在思想层面制造影响力,一篇在实践层面展现价值。

一旦发表,陆远方的名字就不再仅仅是一个备考的民办老师,而是一个有思想、有见地的“笔杆子”,这层光环带来的隐形保护和发展机遇,难以估量。

接下来的夜晚,两人分工明确。

陆远方主攻数理化,邱思柠则发挥文科优势,反复打磨那两篇稿件,字斟句酌,力求每一句话都站得住脚,每一个观点都掷地有声。

誊写用的稿纸是省了又省,确保字迹清晰工整。

“明天我去公社邮局寄挂号信!”陆远方将封装好的稿件贴身放好。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他要在高考恢复的消息正式公布后,第一时间让自己的声音出现在主流媒体上,抢占思想高地!

大队部那台老旧的收音机,成了陆远方除了课本外最重要的“复习资料”。

他掐准时间,雷打不动地去听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

过期的《参考消息》被他翻得起了毛边,上面任何关于国外科技、经济动态的零星报道,都被他仔细摘录到那个宝贝笔记本上。

笔记本扉页写着三个大字:未来图景。

里面分门别类:

政策风向:“按劳分配试点扩大”、“企业自主权呼声渐高”、“特区酝酿”……这些零散的字眼被他串联起来,拼凑着经济改革的早期脉络。

紧缺领域:用红笔重重标出“外语人才奇缺”、“法律专业需求激增”、“经济管理干部青黄不接”。

这是他为自己和邱思柠高考专业选择划定的方向——哪里未来最吃香,就往哪里钻!

潜在机遇:“研究生教育恢复在即”、“公派留学名额将增加”、“科学院筹建新所”……

这些信息,是给考上大学后的自己准备的下一步跳板。

“邱老师,”一次课间,陆远方看似随意地提起,“听广播里说,上面好像对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抓得很紧啊。你父亲邱厅长那边…有没有什么新消息传来?哪怕一点风声也好。”

邱思柠正在整理一摞旧报纸的手顿住了,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她沉默片刻,才低声道:“前些天…托人辗转递了封信进去。那边只传出来一句话:‘安心等待,相信组织’。”

“安心等待,相信组织…”陆远方咀嚼着这六个字,眼睛亮了,“好!邱老师,这是好兆头!说明上面己经在动了,邱厅长的问题,曙光就在眼前!”

他语气笃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预见性。

“这段时间,我们更要争分夺秒!你父亲一旦出来,就是教育界举足轻重的人物!我们考上了大学,他老人家就是最硬的靠山!你多留心,有任何新消息,及时告诉我。”

邱思柠看着他眼中毫不掩饰的、对未来人脉价值的精准评估,非但没有反感,反而感到一种奇异的安心。

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刻,陆远方展现出的不只是复习的狠劲,更有一种超越年龄的、对局势和人心的精准把控与长远布局。跟他结盟,似乎真的能看到一条砸碎枷锁、通往光明的路。

“好,我知道了。”邱思柠郑重应下。

陆远方在她心里,己经从一个普通的知青同伴,上升为一个值得追随和投资的潜力股。

她开始有意识地回忆父亲过去提过的任何可能有用的人名、机构信息,准备随时提供给陆远方,作为他“信息库”和“人脉网”的储备资源。

陆远方则满意地翻开笔记本,在“邱明远”的名字后面,添上了“曙光初现,强力人脉”几个小字。

高考是主战场,但信息差和人脉储备,是他为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布下的暗棋。

每一步,都精打细算,不容浪费。

东州市,窗明几净的客厅。

李学斌将一摞装订整齐、散发着油墨香的资料放在宫嬴嬴面前,笑容得体:“嬴嬴,这是我爸托人从省城弄来的最新复习提纲,据说出题组的专家都参考过。市面上绝对没有。”

宫嬴嬴惊喜地抚摸着光滑的纸张,看着上面清晰的铅印字,只觉得陆远方那些手抄的、沾着泥土气息的旧笔记是如此粗陋不堪。

“谢谢学斌哥!这太珍贵了!”

“跟我客气什么。”李学斌顺势坐下,靠得近了些,“以后有什么不懂的,随时问我。我爸说了,咱们两家,得多走动。” 段晓慧端着水果盘适时出现,脸上是满意的笑容。

宫嬴嬴彻底沉浸在这个“内部资料”和“门当户对”的新赛道里。

陆家湾的泥泞和那个叫陆远方的名字,早己被她扫进了记忆的垃圾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