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持凝视着木日图,见他言辞恳切,态度谦和,便不再追问下去。然而,住持心中仍有一丝疑虑,但他决定暂且放下,转而对木日图说道:“韦小宝这孩子,的确是个可造之材。若我们能悉心教导,假以时日,必能成为清凉寺的中流砥柱,为我寺带来荣光。”
木日图微微一笑,似乎对住持的话并不完全认同。他缓声道:“住持所言甚是。不过,现今新帝初登大宝,年纪尚幼,恐难以掌控朝局。那位托我前来询问韦小宝之事,实则是有意栽培他,以期将来能辅佐新帝,稳固江山社稷。相比之下,您似乎更关注清凉寺的未来。”
木日图的话语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住持心头的阴霾。他不禁为自己的狭隘感到惭愧,同时也对木日图的远见卓识深感钦佩。
住持回想起自己收留了韦小宝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相处,他惊喜地发现这个孩子虽然有些顽皮,但却有着非凡的聪明才智和灵活的头脑。住持心中暗自思忖:“这孩子可真是个难得的好苗子啊!”
他深知清凉寺历经岁月沧桑,早就没有了香火旺盛,但要想在众多寺庙中脱颖而出,光靠传统的修行和佛法传播显然是不够的。而韦小宝这样一个机智过人、能言善道的年轻人,无疑是一个绝佳的人选,可以为清凉寺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
刚开始,住持决定悉心培养韦小宝,不仅传授他佛法和禅理,还注重培养他的品德和素养。他相信,只要给予韦小宝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这个孩子将来必定能够成为清凉寺的顶梁柱,将这座寺庙的名声发扬光大。
然而,就在住持对韦小宝寄予厚望的时候,木日图的话闪过他的脑海:“如果韦小宝将来真的飞黄腾达,位极人臣,那对于清凉寺来说,岂不是一种最好的宣传吗?”
这个想法让住持不禁眼前一亮。他意识到,一个在朝廷中身居高位的人,其影响力和号召力是不可小觑的。如果韦小宝能够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在官场中崭露头角,那么清凉寺的名字也必将随之传播开来,吸引更多的信徒和香客前来参拜。
而且,住持想到,以韦小宝的聪明才智和善良本性,他一旦做了大官,肯定会对清凉寺格外关照。这样一来,清凉寺不仅能够得到更多的资源和支持,还能在社会上树立起更高的声誉和地位。
想到这里,住持对韦小宝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他决定更加用心地教导韦小宝,帮助他成长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同时,他也默默祈祷着,希望韦小宝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帆风顺,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为清凉寺带来更多的荣耀和福祉。
住持与木日图交谈甚久,彼此都对对方的见解深感认同。经过一番深入探讨,两人最终决定携手合作,共同培养韦小宝。
根据双方的协议,住持的二师弟将负责教授韦小宝文学和武艺方面的知识,帮助他在文武之道上取得进步;三师弟则会传授医药和百毒方面的技能,让韦小宝对这一领域有所了解。
而木日图则承担起教导韦小宝兵法策略以及官场之道的重任。他将分享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经验和智慧,帮助韦小宝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能够游刃有余。
木日图见住持欣然同意了他提出的要求,心中不禁一阵欢喜。他立刻表示愿意从明天开始,正式开启对韦小宝的教导之旅,希望能让这个年轻人早日成才,成为一个有才华、有智慧的人。
木日图见目的达到,便起身告辞,住持送他到门口,木日图见状,便说到,住持就不用送了,说完便立即回去向顺治帝汇报,住持也回想起刚才的谈话内容,希望这个决定没有错。
顺治帝听完木日图的汇报后,微微颔首,表示对他和住持的谈话内容颇为满意。他心中暗自思忖:“这韦小宝虽然出身低微,但机智过人,又与玄烨年纪相仿,若能将他收为己用,悉心培养,日后必能成为玄烨的得力臂膀。”
想到此处,顺治帝嘴角微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他深知,在这尔虞我诈的宫廷之中,拥有忠诚且有能力的帮手是多么重要。而韦小宝,似乎正是那个合适的人选。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韦小宝的脸上,他伸了个懒腰,缓缓地从床上坐起来。正当他准备去洗漱时,突然听到有人敲门并告知他,住持让他立刻前往理藩院报到。
韦小宝心中充满疑惑,但还是迅速收拾好自己,然后急匆匆地赶往理藩院。一路上,他都在猜测住持为什么会突然叫他去那里,心中有些忐忑不安。
当他踏进理藩院的大门时,一眼就看到了住持和两位师伯正站在里面,旁边还站着一个中年男子。这个男子身材高大威猛,双眼炯炯有神,透露出一种威严和自信,一看就知道是个练家子。
韦小宝对这个男子感到十分陌生,他从未见过此人。然而,从住持和两位师伯的态度来看,这个男子似乎与他们有着某种关系。
住持见到韦小宝来了,微笑着向他介绍道:“这位是你的西师伯,他之前因事外出,如今刚刚归来。”
韦小宝一听,心中暗喜,但脸上却不敢表露出来,赶忙跪地叩头,恭恭敬敬地向住持和三位师伯行礼道:“弟子韦小宝,拜见住持大师和三位师伯。”
西位长辈见状,都满意地点了点头。住持微微一笑,开口说道:“韦小宝啊,今日叫你来此,是因为我们几人经过深思熟虑,觉得为了清凉寺的长远发展,必须要重视对下一代的培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来领导清凉寺,避免出现人才断层的情况。”
韦小宝连忙应道:“住持所言极是,弟子明白。”
住持接着说道:“经过多方面的考察和考验,我们发现你是最合适的人选。从今天起,你的三位师伯将会亲自教导你文武之道、兵法策略以及医药百毒等知识。希望你能够用心学习,不辜负我们的期望。”
韦小宝听后,心中激动不己,他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再次叩头谢道:“多谢住持大师和三位师伯的厚爱,弟子一定刻苦学习,不辱使命。”
韦小宝恍然大悟,看来昨天海大富前来拜见顺治帝时,一定向他透露了索尼即将离世的消息。如此一来,鳌拜必定会成为顾命大臣之首,届时他将手握军权和政权,成为名副其实的权臣。
要知道,顺治帝在年幼时曾遭受过多尔衮长达十几年的压制,那种滋味想必他刻骨铭心。所以,他绝对不希望自己的儿子玄烨也经历同样的困境。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顺治帝决定培养一个有全才能的人,以便在将来能够辅佐新帝,确保皇权的稳固。
韦小宝开始了学习之路,每天都要和三位师伯学习各种知识,但是这些对他来说趋之若鹜,韦小宝毕竟是后世之人,悟性远非常人可比,他不仅可以承受如此高压学习,还能结合后世的知识融会贯通,这让三位师伯大感惊讶,觉得他就是一个天选之人,将来必定飞黄腾达。
画面一转,康熙也在几位顾命大臣的督促下,学习各种儒家的经史子集,还有法家的书,更重要的是弓马骑射,康熙不仅天赋异禀,他对火枪更加感兴趣,每天都要练一练枪法。
就这样时间来到康熙九年,这个时候的韦小宝和康熙都己经长大,他们两个会怎么 相遇,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