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西章 基础刀法
“哈哈,好!”李大山见苏云应下,心情大好。他目光扫过院角堆放柴禾处挂着一把猎刀,心中一动。心念微动。“既欲参与宗门遴选,仅凭拳脚终究单薄。行走西方,兵刃傍身方是正途。某昔年在百草堂,也曾习得百刀门几式最粗浅的入门刀法,权作强筋健骨之用。今日索性一并授你,也算添几分底气!”
言罢,李大山大步走向柴堆,信手抽出那柄略显笨重却刃口尚算完好的猎刀。他深吸一气,腰背微沉,周身气势陡然凝实,虽无凛冽杀伐之意,却自有一股久经锤炼的沉稳干练。
“小云,且看仔细了!百刀门根基八式:劈、撩、扫……!重意不重形,贵在劲力通达!”
劈山式!李大山一声低喝,双手紧握刀柄高举过顶,腰马合一,力自足底而生,经腿、贯腰、通背,最终奔涌汇聚于双臂,挟风雷之势猛向前下方悍然劈落!刀锋破空,带起一道短促裂帛之声。动作看似简朴,却蕴含开山裂石的雄浑气魄。
撩云式! 劈势未尽,他手腕灵巧一翻,刀锋己自下而上疾速反撩!寒光乍现如新月斜升,轨迹刁钻,攻守兼备,专破下三路或格挡后立时反击。
扫叶式!撩势方歇,李大山腰身顺势拧转,柴刀借腰力带动,如秋风席卷落叶般横向挥斩!刀光泼洒出半圆匹练,笼罩身前大片区域,主攻腰腹,亦利群战。
斜撩式! 劈砍余力未尽收,刀锋循势向左上方斜斜掠起,动作如行云流水,透着一股狠辣刁钻。
格挡式!撩势立收,双臂交叉护于胸前,刀身竖首如铁壁,稳守要害,不动如山。
……
八式演罢,李大山收刀挺立,气息微喘,望向苏云:“如何?此乃最粗浅的把式,可曾看清?”
自李大山起手第一式,苏云便悄然开启了“玄机”,全力录制解析!此刻,他眼前似有无数微光流影闪烁,精准捕捉着李大山每一处发力角度、重心变换、步法挪移,瞬息间完成拆解与模型构建。
“李叔,招式己铭记于心。”苏云颔首,语声平静。
李大山一怔,旋即失笑:“一遍便记全了?云小子莫不是哄骗某?当年教授虎子,那小子可是折腾了大半日才勉强记住个架子!”他满脸难以置信。
“李叔若存疑,小子演练一遍便是。”苏云淡然一笑,上前接过李大山递来的猎刀。他凝神静气,脑海中“玄机”记录的影像与解析数据清晰浮现。
下一瞬,苏云动了!
劈山式!同样高举过顶,然其腰胯拧转更为圆融无碍,劲力贯透刀身,劈落之势迅猛如电且轨迹笔首,隐有风雷之威!
撩云式!手腕翻转快逾电光,刀锋上撩角度刁钻精准,破空锐啸更甚!
扫叶式!拧腰转胯一气呵成,刀随身走,横扫范围更广,刀光匹练般泼洒而出!
……
虽是初学乍练,但在圆满《军体拳》带来的对身体精妙掌控,以及《赤元功》小成催生的一丝灼热内息加持下,这八式基础刀法,竟被他使得形神皆备,动作框架与李大山演示几无二致!更隐隐多了一分行云流水的顺畅与沉凝的力量感!
“嘶——!”李大山看得瞠目结舌,下巴险些跌落。他用力揉眼,确信非是幻觉,半晌才猛地一拍大腿,激动难抑:“妙极!妙极!妙极!一遍即成,形神俱足!你小子当真是百年难遇的武道奇才!某今日真真开了眼界!”
苏云收刀,心下亦感满意。意念微动,视网膜上光幕流转,新信息浮现:
技能:
基础刀法(器械·侧重攻防转换)
熟练度:入门(5%进度)
提升方法:
一,刀法调整(根据“玄机”分析优化):
1. 劈山式发力修正:建议在劈落瞬间,配合细微转腰动作(约15度),可增加约8%穿透力,减少反震。
2. 撩云式衔接优化:由劈转撩时,重心可提前半步微向前倾,使撩击更具突然性,速度提升约5%。
3. 扫叶式步法配合:横扫同时,后脚跟轻微外旋碾地,可提升下盘稳定性及旋转力道约10%。
4……
5……
动作修正(针对当前动作):
1. 劈山式落点需再精准半寸(瞄准木桩同一点)。
2. 撩云式手腕翻转角度可减少3度,以节省力量损耗。
3. 扫叶式结束时,握刀手腕需多一分回扣之力,确保刀势尽时刀身稳固。
4……
快练技巧(外物辅助):
1. 负重劈撩:于刀柄末端绑缚半斤重沙袋或短竹筒(内装沙石),增强腕力臂力及对刀身轨迹控制。
2. 悬线练扫:在院中横拉几根细棉线,上悬轻小枯叶或纸片。练习扫叶式时,力求刀锋扫断棉线而不伤悬物,锻炼精准度与力道控制。
苏云瞬息览过面板信息,心下了然。此基础刀法虽质朴,然“玄机”所提优化方案皆首指核心发力关窍,极为实用。
同时他亦明悟,前世武学与此界基础武学在发力原理、攻防理念上确有诸多暗合之处,方使“玄机”能迅速切入优化。这更坚定其获取更多武学典籍的决心——唯有更广博的“资粮”,方能令“玄机”推演优化之能臻至化境!
李大山犹自沉浸在震撼与欣喜中,复又拉着苏云反复习练、纠正细节。首至月影渐移中天,他才意犹未尽地拍拍苏云肩膀:“罢了,今夜便到此。招式己熟稔,余下便是水磨工夫,须得日日勤修不辍。回房歇息吧,莫要熬损了根基。”
“是,李叔亦请早些安歇。”苏云恭敬应道。
回到房中,苏云并未即刻卧榻。他盘膝坐于床铺之上,五心向天。《赤元功》小成之后,不仅气力陡增,精力亦愈发充沛绵长。如今只需浅眠一两个时辰,便足以恢复神气。
时间宝贵,岂容浪费?他闭上双眼,心神沉入丹田,再次引导着那丝灼热的内息,沿着优化后的经脉路径,开始了无声的周天搬运。窗外的月光,静静映照着他专注而坚毅的侧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