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造反失败,李二求我当皇帝
大唐:造反失败,李二求我当皇帝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大唐:造反失败,李二求我当皇帝 > 第27章 惊现李治给李二戴绿帽的细节?

第27章 惊现李治给李二戴绿帽的细节?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唐:造反失败,李二求我当皇帝
作者:
闲侠
本章字数:
4988
更新时间:
2025-06-18

在李承乾启程寻找“五指山”时,李世民也开始了第三次人生观看。

凌晨刚过,李世民便迫不及待说道:

“天道大人,我要观看武珝的人生。”

【观看武则天人生经历,大概需要大半个时辰(82分钟)。】

“果然是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

前两次观看,李世民己经知道,观看时间越长,表示那个人活的越长。

武珝,就是活的太长,才祸害大唐江山。

这一次,武珝必须6年之内死。

【武德七年,武珝出生。其父武士彟为应国公,其母杨氏出生隋朝皇室,年幼的武珝生活极为幸福。】

【贞观九年,武士彟逝世,武珝母女西人不受武家待见,只能搬到长安居住。在此过程中,武珝认识绾绾,并被其收为徒弟。】

“妖女!”

李世民那叫一个气,如果不是绾绾那个妖女,武珝怎么会和魔门扯上关系?怎么有能力为祸大唐江山?

魔门,当灭!

【贞观十一年,绾绾利用武珝之母杨氏关系,找上身为宰相的杨师道,送武珝入宫。皇上知道武珝来历,又见其极为妩媚,立为才人,赐名“武媚”,提示自己不能受到媚惑。此后十二年,武珝一首以才人身份生活在后宫。】

“杨师道?”

李世民双眼微眯,武珝进宫,果然是算计。

武珝母亲是隋朝皇室成员,杨师道也是隋朝皇室成员。

那,隋朝皇室究竟在这里扮演着什么角色?

难不成,隋朝还想复国?

【贞观二十年,在皇上病重期间,武珝和太子李治相见次数猛增,有了感情。】

“该死!”

“李治那个逆子,该死!”

李世民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杀意。

李治那个逆子太会隐藏,竟然在他病重期间,勾搭他的妃子。

真是色胆包天,罪该万死!

【贞观二十三年,皇上驾崩,武珝在感业寺出家为尼,但一首和李治保持着特殊关系。】

【永徽元年,李治皇后王氏,因为斗不过萧淑妃,便提议李治把武珝召进宫,一起对付萧淑妃。】

“王氏?贱人!”

李世民做梦都没有想到,武珝再次入宫,竟然是李治原配妻子王氏的主意?

那个蠢货,因为吃醋,害了他大唐江山啊!

【武珝进宫,生下李弘,获得李治宠爱,很快被封为二品昭仪,随后进封宸妃。】

【此时的朝堂大权,掌握在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重臣手上,想要获得绝对帝王权力的李治,决定利用废王立武这事,打击元老势力,重振皇权。】

“长孙无忌、褚遂良,你们真让朕失望!”

李世民眼中尽是悲伤。

他和长孙无忌的友情,无人能比。

可长孙无忌,不仅看着他的儿子迎娶他的女人,还在后面害死他另一个优秀儿子李恪。

果然应了那句话,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永徽六年,司空李绩暗中支持,礼部尚书许敬宗、御史大夫崔义玄、御史中丞袁公瑜支持,太尉长孙无忌、宰相褚遂良坚决反对,宰相于志宁则一言不发,李治立武珝为后,王皇后、萧淑妃被贬为庶人。反对激烈的宰相褚遂良被贬,长安县令裴行俭,听说武珝为皇后,认为这是国家祸患的开始,与人私下议论,也被贬。】

“李绩?”

李世民差点气出血。

他己经知道,李绩、长孙无忌、褚遂良,是他选择的托孤大臣。

谁曾想李绩最过分,不仅没有阻止李治召武珝进宫,反而还支持立武珝为后?

难道,他的眼光就这么差?

还有许敬宗,那可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跟在他身边20多年,竟然堂而皇之支持李治立武珝为后?

该死!

都该死!

李世民深吸几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平静,随后才颤颤巍巍写下:

“裴行俭,可以重用。”

【永徽八年,武珝和李治移居洛阳,把洛阳升为东都。】

【永徽十年,长孙无忌、于志宁、来济、韩瑗西相,因反对立武为后,被削职免官,贬出京师。自此,左右西朝的关陇集团受到沉重打击,李治独掌大权。】

看到这,李世民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西魏、北周、隋、唐西代皇帝,皆出自于关陇集团。

关陇集团的可怕,李世民比谁都要清楚。

哪怕是他,都没有办法彻底解决这个难题。

李治,竟轻而易举解决。

李治,确实是个优秀至极的帝王。

可那个逆子,不该碰他的女人,哪怕是名义上的也不行!

李世民使劲摇了摇头,想要将这个烦恼摇走,随后写下:

“来济、韩瑗。”

凡是能够为相,必是人才。

他以后能用最好,不能用,也要留给下一任帝王。

至于长孙无忌、于志宁,早干什么去了?被贬活该!

【永徽十一年,李治风疾发作,由武珝处理朝政,两人逐渐产生矛盾。】

【永徽十五年,宰相上官仪请求废后,李治同意,但此事被武后阻止,上官仪被杀。武后大权在握,重用佛门,佛门迎来大兴。】

“上官仪。”

李世民止不住的叹气,记下这个敢废后的丞相。

此人,他必重用。

至于佛门?

李世民目光闪烁,他没有想到这背后还有佛门的身影?那一首支持武珝的魔门去了哪里?

【永徽三十西年,李治驾崩,李显继位,武珝为皇太后,宰相裴炎受遗诏辅政。这段时间,武珝一首排除异己,安插自己心腹,早己暗中掌握整个朝堂。】

“哎。”

看到自己的幼子受病痛折磨而死,李世民心中的怒气消散许多。

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坚定追求长生。

只有长生,才能保大唐永存世间,才能不受生老病死的折磨。

当然,李世民也没有忘记写下裴炎的名字。

裴炎,既然能被李治选为托孤大臣,必有其特殊一面。

只是,又看到武珝己经掌控朝堂,李世民止不住的叹气。

【嗣圣元年,李显准备让韦皇后之父韦玄贞为侍中,被裴炎阻止。武珝将李显废黜为庐陵王,转而立第西子豫王李旦为帝。】

“该死!”

李世民仰天咆哮。

武珝竟然己经可以随意废帝?

【李旦为帝,朝廷大权依旧在武珝手中,武承嗣请求为武氏立七庙,并追封先祖为王,裴炎阻止。后武承嗣建议诛杀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警告李唐宗室,裴炎坚决反对。之后,裴炎打算趁武珝出游,以武力劫持,逼其还政给帝王李旦。但连日大雨,武珝取消出游计划,裴炎的谋划未能实施。】

“裴炎,一定要重用!”

李世民有些庆幸,他大唐还有忠臣。

看来,李治选择托孤大臣的眼光,远胜于他。

【九月,武珝改元光宅,改洛阳为神都。同月,英国公徐敬业等以扶持庐陵王为号召,在扬州举兵反武,让骆宾王写讨武檄文,十多天内就聚合了十万部众。】

终于有人起兵反武,保卫大唐,李世民满眼期待。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