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等我安定下来之后,就来接你们。”
路过渝州,李承乾并没有进城。
他离开长安差不多两个月,被他连累的杜正伦、李德謇、杜构、王敬首、侯君集儿子等人,应该早到渝州。
太子谋反,不管放在哪里,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既会死很多人,又有很多人被贬。
杜正伦,那可是中书省中书侍郎,可以称一声副相。这次受谋反案牵连,应该被流放驩州(今越南境内),在李承乾求情下,才改贬到渝州。
此人大才,就算没有李承乾穿越过来的改变,杜正伦后面也能回到朝堂,做真正的丞相。
这种人,李承乾自然不会放过。
李德謇,那可是大唐军神李靖的长子,耳目熏染之下,其军事方面的知识绝对不差。
最重要的是,大唐第一名将李靖还活着,说不定可以利用。
杜构,是房谋杜断杜如晦的长子,谋略方面同样不差。
王敬首,是唐初名相王珪之子,同样有能力。
李承乾之所以请李世民把几人贬到渝州,就是想要几人跟着他痛痛快快再造一次反。
袁客师的突然出现,改变了李承乾的计划。
但现在的他,刚离开黔州,一穷二白、一无所有,还不到和老朋友见面的时候。
他记得没有错的话,渝州之所以改名为重、庆,是因为这里发生了两件大喜事。
既然如此,那就等他到益州那边站稳脚之后,再来见老朋友,且提前把渝州改成重、庆。
不过,该安排的还是得安排:
“客师,你安排几个人,到渝州保护杜正伦、李德謇、杜构、王敬首、侯君集的妻儿。如果他们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及时告诉我。”
“遵旨。”
袁客师闻言大喜。
他没有想到,竟然还有意外之喜。
随着侯君集被杀,杜如晦病逝,侯君集的妻儿、杜构倒是没什么,可李德謇不一样。
李德謇的父亲不仅在世,还是大唐军神,是大唐军方第一人。
如果能够通过李德謇这根线,拉拢卫国公李靖,他们造反的希望,将无限增大。
李德謇这个香饽饽,袁客师自然不愿放过。
“这几个人,我打算把他们招揽到不良人里面,你觉得怎么样?”
“他们第一次选择了您,第二次更加不会错过。毕竟,你们失去的太多。”
“你说得对,我们失去的太多,所以,我们必须拿回曾经属于我们的一切。等到益州,我会给你一份名单,那上面都是不良人成员,都是我未来起兵主力和得力干将!”
不良帅千年记忆里,大唐这段记忆特别清晰,且有很多细节。特别是那些牛逼人物的生平经历,不良帅记得很清楚。
李承乾打算,一举把大唐未来几十年牛逼人才,全部拉进不良人。
“名单?我有些迫不及待。”
袁客师猜测,李承乾背后应该有一股神秘力量,帮李承乾收集情报。
不然,李承乾名单从哪里来?
这样更好,帮助他们的人越多,造反成功的希望越大。
“客师,益州你熟悉,那附近有没有那种适合藏兵的地方。不仅用来藏兵,还能打铁锻造兵器,发明一些东西,且不被人发现。”
把总部设在益州附近,一是益州人口多,既好购买一些原材料,又方便赚钱。二是袁家在益州那边,威望很高,他不至于真的白手起家。
三是益州有首达长安的蜀道,一旦真的开始造反,他不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率兵冲到长安,还可以第一时间安排人守住大名鼎鼎的剑门关,将整个西、川盆地变成一个独立王国。
但现在的问题,他如果招兵买马,发明各种新东西,肯定会把动静闹的很大。万一泄露出去,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殿下,藏兵根本不可能。经过隋末大混战,人口急剧减少,现在的百姓都是宝,官府都有记录,一旦人不见踪影,势必会惊动一些人。”
“另外,我觉得练兵也没有必要。朝廷现在实行府兵制度,凡兵皆农,兵农一体,农忙之时,那些百姓便在家耕作劳动,农闲之时,便进行军事训练。朝廷帮我们练兵,我们只需想办法,拉拢那些人就行。”
“至于殿下说的发明新东西用来赚钱购买粮草这些,也没有必要特意找个地方,在我袁家就行。买卖东西,正好以我袁家的名义。家父虽亡,但朝廷还是会给我袁家几分薄面的。”
对于赚钱,袁客师极为赞成。
为了帮助李承乾,他袁家可谓是倾家荡产。但袁家的钱,支撑不了多久。
组建不良人三十六星将,360校尉,就是天大的消费。
组建军队,购买粮草,更是天文数字。
赚钱,势在必行。
现在,就看这位太子发明出来的新东西,是否能够赚钱。
不然,想要造反,除非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暂时借助你袁家的名义,做点小生意。真正有钱人,都汇聚在长安,你要抓紧时间准备商队那些。藏兵谷的位置,我知道一个地方。”
一些不要紧的小发明,制作肥皂、水泥可以放在袁家名下。
可制作精盐、玻璃、白酒这些暴利无比,且影响天下的大生意,不是袁家能够保得住的。
至于火药、火枪这种超越时代的武器,更得小心翼翼。
所以,藏兵谷必须建立。
藏兵谷放在哪里,李承乾目光远眺,他知道一个神秘到极点的地方,只是不知,他能否将那个地方占为己有?
听到长安二字,袁客师拍了拍脑袋,立即汇报道:
“殿下,还有一个消息,我差点忘了。长安那边传来消息,陛下并未急着立新太子,而是让魏王、晋王都进军营训练。”
对于陛下为何迟迟不立新太子,可谓是朝廷最近最大的热点,袁客师也满是好奇。
毕竟,新太子可是他们未来的敌人,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现在问题是,新太子会是谁?
“都两个月了,还没有立新太子?”
李承乾当即察觉出不对劲。
按照历史,李世民不应该在他西月初七就立李治为太子?
这段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难不成,随着他的穿越,无意之间改变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