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不断朝自己靠近的貌美男子,眉眼间满是柔情,嘉荣心下却是冰凉。
她没有躲避对方的靠近,果然,对方败下阵来,自动后退几分。
“娶我?”嘉荣面露挑衅,“看来赵公子明显是对皇位不感兴趣,对驸马的位子颇感兴趣?”
“我心悦你。”
“想来陛下是心悦我的本事吧!”嘉荣起身,来到赵松野面前站定,态度明确,“陛下放心,我这辈子都不会成为谁手中的利器,我只会成为黎民百姓的利器。”
清晨的阳光洒落大殿,正好落在嘉荣身上。
赵松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却不忘试探:“为何不考虑做女帝?”
“陛下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真话如何?假话又如何?”
嘉荣笑着缓步来到小机旁,坐在小榻上,慢条斯理为自己斟茶。
赵松野跟在她身后,来到她对面坐好,嘉荣顺手为赵松野斟茶。
“真话是,我知道朝堂多数是你的人,这宫中也有不少是你的人,当女帝,实在是没必要。”
“假话是,我一个弱女子,没有半点能力,不想任人宰割,不想被权臣架空。”
“再者,”嘉荣看向赵松野,目光平静,“与其让你做权臣,不如做帝王,我是真不愿勾心斗角。”
眼前的女子目光真挚,赵松野有一瞬间的失神。
赵松野的反应被嘉荣尽收眼底,她眉眼弯弯看向对方,提议道:“要不我们打个赌?”
“哦?”赵松野眼神微眯,显然对此感兴趣。
“你我定下三年之约,三年内,我们一同联手将嘉国大治,三年后,你放我离开,让我寄情山水,潇洒恣意,如何?”
“好。”
“一言为定,击掌为盟。”
嘉荣朝赵松野伸出手,赵松野同她击掌为盟。
嘉成三年,嘉成帝驾崩,太后伤心过度,甘愿远赴万国做质子。
嘉荣长公主临危受命,拥戴前朝遗孤赵松野为帝,命为嘉耀帝。
改年号为嘉耀元年,令封嘉荣长公主为护国长公主,有听政护国之职,位同副帝,居嘉耀帝之下,左右相之上。
登基大典上,嘉荣身着护国长公主官服,同新帝一起接受朝拜。
民间传言,护国长公主是新帝心尖上的人。
宫中更是对护国长公主不敢有半点怠慢。
也有传言称,嘉耀帝不过是护国长公主手里的傀儡,整个朝堂由护国长公主把控。
只不过,对于百姓而言,谁当皇帝,谁把持朝政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得民心者就是好皇帝。
赵松野第一天上早朝,嘉荣便坐在龙椅下首的凤椅之上。
群臣先是拜见陛下,再拜见护国长公主。
户部尚书最先请奏:“陛下,户部清点了国库的银两,具体数额请陛下过目。”
内侍将奏折呈上,赵松野看了几眼,随后递给嘉荣。
嘉荣心下腹诽某人扮猪吃老虎,故意的,面上却接过奏折,也象征性地翻了几下,递回给赵松野。
“长公主觉得如何?”
“国库空虚,需要补充钱财。陛下以为如何?”嘉荣说着看向赵松野,赵松野面露慌张。
【别看我呀,看我也没用,我也不能给你变出钱来。朝廷有那么多贪官污吏,多审问几个,多抄几次家,就解决了。】
众人:!!!
嘉荣眉眼带笑,看向殿内第一排的左右相:“左右相以为如何?”
左相迟迟不语,右相最先开口:“回陛下,回长公主,国库空虚是假皇帝荒淫无度所为,这些年百姓赋税严重,苦不堪言,充盈国库的确不能从百姓入手。”
“右相所言极是,”左相打断右相要说话,补充,“老臣有一计,不如给诸位大臣们自检自查的机会,若是家中真的有不明来路的钱财,可以以匿名的方式送往户部,由老臣亲自坐镇记录。七日后陛下再看结果如何?”
“长公主认为呢?”赵松野依旧看向嘉荣,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
嘉荣心下恼怒,环顾西周,面露不爽:“三日,三日后本公主会挨家拜访,若是让本公主查到府中有贪赃枉法的痕迹,休怪本公主无情。”
“臣等惶恐。”大殿内群众再次跪地,嘉荣看向赵松野,赵松野嘴角带笑。
果然,这位长公主真是一把利器。
做起事来,丝毫不拖泥带水。
经户部一事,其他部门不敢上奏消息,倒是礼部尚书向前一步,主动禀告:“启禀陛下,长公主,假皇帝如今己伏法,太后母家及其党羽也己伏法,可后宫之中还有假皇帝的妃嫔,祁皇后依旧位主中宫,还望陛下同长公主予以决断。”
闻言,赵松野眉头微皱,下意识看向嘉荣,两人对视,赵松野腹诽。
【这些后宫的女人也是可怜,男人死了,她们也没有活路。就算是从皇宫离开,想必也不会被母家所容。】
【这件事可不好解决,还是由长公主来吧。】
众人:真有你的!
“长公主,朕认为后宫妃嫔一事交给你较为稳妥,朕乃外男,不好处理此事。”
意识到赵松野有意把事情推给自己,嘉荣也不推辞,略作思索,明确表态:“陛下既然不好处理此事,便由本公主来。这几日本公主先询问一下妃嫔们的意见,能回母家的,签下和离书,便回母家。不想回母家的,宫外的长公主府也能给她们一处容身之所。至于后宫的婴孩……”
嘉荣看向赵松野,态度恭敬:“陛下,此事臣不敢决断,还得陛下圣裁。”
“罢了,婴孩一事下朝后左右相与护国将军留下,再行商议。”
礼部尚书见此事议过,便又提一事:“陛下,如今您刚登基,该考虑充盈后宫。”
“不必,”赵松野想也不想首接拒绝,看向嘉荣的方向,眼底闪过一丝柔情,“朕暂时没有要立后的打算,也不打算充盈后宫。”
“陛下,”左相心如明镜,“陛下要为日后立储考虑啊。”
赵松野环顾西周,慵懒开口:“这事好办,若是朕日后膝下无子,可以立护国长公主的孩子为储君。”
赵松野此话一出,满殿哗然,大臣们议论纷纷。
赵松野却不理会众人的反应,笑着看向嘉荣,主动请功:“长公主觉得朕的提议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