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之外。
没过多久,就有人喊道:
“火灭喽!是火灭喽!”
“快拿煤油灯来瞅瞅。”
“快看看粮种。”
很快就有人拿着煤油灯赶来。
打开仓库一看,众人顿时惊喜喊道:
“粮种没事!粮种没事!”
围在外面的人听到粮种没事,顿时响起一阵欢呼。
刘志强远远看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
粮食就是农民的命。
上一世,他也是其中的一员。
那时他和这些人一样。
一到吃饭的时候就会绝望。
一和大家干活的时候,又会对未来充满希望。
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以后能吃饱饭。
刘志强知道,正常情况下,这种日子还要等上几十年。
可是如今,他有能力改变这种情况。
不仅能让自已的亲人吃饱,让眼前的村民吃饱,甚至是全国都能吃饱。
没过多久,大队支书和大队长也匆匆赶来。
听到粮种没事,大队长才松了口气。
只是大队支书的脸色有些不太自然。
听说找不到小队长时,支书的脸色更加难看。
“那个蠢货该不会……该不会跑路了吧!”
随即他当众将小队长批评一顿,说明天一定要找他算账。
只是火灾过后,人们再也没有见过小队长。
于是副队长出面,安排了几个人看守,其他人纷纷回家睡觉。
一到家中,刘志强立刻进入空间之中。
而这时,三人已经在空间中生活了三天。
三人原本还在懵逼恐慌。
直到饿的不行了,就开始寻找吃食。
眼前这么多鸡鸭野兔,岂不是不吃白不吃。
三人很快合力抓住一只鸭子。
鸭子跑的太慢,很容易捕捉。
严大勇有抽烟的习惯,身上带着火柴。
三人收集一堆干枯的秸秆,烤玉米,烤鸭,烤鸡蛋鸭蛋,日子过的相当滋润。
鸭肉一入口,进来时的惶恐立刻被幸福代替。
“好久没吃到吱吱冒油的肉了。”
“我上一次吃肉还是过年的时候。”
“这里这么多鸡鸭野兔,简直就是天堂。”
……
刘志强视察空间时,三人正在想方设法抓一只野兔。
意念一动。
三人立刻漂浮在了百米高空。
“我的娘嘞!这是啥情况!”
“这……这里太诡异了。”
“我有点晕,我不行了。”
……
三人惊恐的停在半空之中。
这一刻才意识到,这个诡异空间并不是他们的天堂。
随后他们就看到,一行巨大的文字浮现在他们面前。
【不想死就服从命令。】
下一刻,几人瞬间出现在千里开外的一条小河边。
河边的湿地上,顺着小河,长满了水稻。
上次刘志强没有及时收取。
结果水稻已经长出第二茬,一簇簇长在一起,有些混乱。
他们面前还出现了一堆锅碗瓢盆。
刘忠河顿时惊呼道:
“这不是我家的锅碗瓢盆吗?”
“怎么会在这里?”
他的疑惑没有得到解答。
三人面前的文字再次出现。
【你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将成熟的粮食收割回来。】
【只要庄稼收的好,吃喝不愁,顿顿管饱,还能获得奖励。】
【比如鸡蛋,鸡肉,鸭肉,野兔,山鸡。】
【偷懒的话,就只能活活饿死。】
说完之后,刘志强意念一动。
给他们弄了一批成熟的苞米棒子,作为口粮和粮种。
然后就不再管他们。
把这三个吸血虫收进空间,已经是便宜了他们。
至于他们在空间中如何生存,实在是懒得操心。
是天堂还是地狱,全看他们自已的选择。
……
第二天。
天一亮,社员们再一次将粮仓,仔仔细细检查一遍。
看到现场的情况,不由得一阵后怕。
仓库的房顶几乎烧穿,木梁已经烧黑。
要是再晚一步,火苗就会落在下面的粮食堆上。
不过粮种的数量,却让副队长皱起眉头。
仓库东西不多。
除了犁,铧,耙之类的农具和麻袋之外,也就只有粮种和饲料粮。
原本这里还有一些储备粮,也叫机动粮或是战备粮,只是早已发完。
但眼下粮种的数量明显不对。
当初装苞米粮种的时候,他也在跟前。
当时足足装了十麻袋。
现如今怎么还剩四袋半?
此时只能发动整个小队的人,寻找小队长,想要把事情搞清楚。
结果小队长没找到,还发现会计和保管员也不见了。
足足找了一天,连周边几个村庄也派人去询问一遍。
丝毫没有三人的消息。
最终只能将此事上报给大队。
村支书刘忠海一个头两个大。
下面生产队粮种丢了。
还和自已亲弟弟有关。
现如今弟弟还找不见人,明显是畏罪潜逃。
这事要是闹到公社去,肯定会连累到自已。
暂时只能找借口压住。
说是选完新队长,再商议怎么解决这件事。
于是这一天劳动结束后,第二生产队召开大会,公开选取新的生产队长,会计和保管员。
第二生产队,一共四十户。
不管每户有几人,一户只能算一票。
至于给谁投票,自已家人自已商量。
生产队长很快就定了下来,是队里一个干活比较踏实的庄稼汉。
原本副队长也想当队长,结果只有他自已家给他投了一票。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可见他在村里的人缘有多差。
情况很明显,凡是和上一任队长关系不错,或是有亲戚的人,都没人选。
保管员也很快定了下来,是一位生产队中比较有威望的老人刘大爷。
只是会计却迟迟没有选出来。
原本担任记分员的那人想要当会计。
但是整个第二生产队,四十户人家,也只有他自已家投了一票。
这家伙平时和会计狼狈为奸,克扣工分的事可没少干。
村民自然不愿他掌握大权。
生产队长和保管员,识不识字都能干。
唯独会计,必须能识字会算账。
这年头的人,普遍认为读书不如种地。
老师还是一个被看不起的职业。
反正读不读书,最后都要种地。
孩子也就小的时候,会去上两年学。
稍大一点就下学,去参加劳动挣工分。
甚至有些小山村,一村一个识字的都没有。
刘志强小时候也就上过两年学。
那时一年级要缴一个鸡蛋。
二年级要缴两个鸡蛋。
识字啥好处捞不到,还要缴鸡蛋。
刘志强的父亲也不傻,自然不干这种亏本买卖。
上了两年学,十岁的刘志强就下学参加劳动。
至于他的两个姐姐和妹妹,连上学的资格都没有。
这几年因为太困难,村里的学校也办不下去,早就没人去上学。
根据记忆,好像是到了六二年,才又开始开办小学。
不过刘志强两世为人,识个字算个账,自然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