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城!对自已的同胞屠城!
即便他是什么所谓的,伟大的农民起义领袖!那他也必须死!
否则,就是对穿越众道德情操和价值观的挑战!
这让段平对历史教科书产生了怀疑,五胡乱华时,汉族女人不仅是两脚羊。
对于湖人来说,她们还是能自行移动的泄欲器官。
但历史教科书却说,它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能将五胡乱华的135年,漫长的,惨绝人寰的,汉民族女性的苦难历史,冠以高尚的定义: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王公公,关于如何处置李自成,我们会尊重大明律法和你的意见,但我现在无法给你结论。”
段平只能实话实说,他需要向上级反映,并争取改变对李自成的处置方针。
但是,眼前还有个无法逾越的事情,王承恩绝对不会欺瞒崇祯。
他一回去,绝对第一时间向崇祯禀报。
以崇祯好大喜功的性格,满朝文武立即就知道了,还惩治个卵的奸臣。
踏马的,可能个个都是忠臣了。
“咱家知道,你也需要向上申报!”王公公非常通情达理,但是王公公继续说道:
“但咱家希望段教官再加上张献忠,他曾三次屠城(还有两次未发生),也该死。”
“多谢王公公理解!”
段平有些无奈地感谢道,然后立即转移话题,说道:
“王公公,你想过没有,崇祯爷要是知道了我军的存在,他能守密吗?”
“不能守密的话,李自成还会来攻北京吗?”
“不能守密的话,朝中的奸臣能原形毕露吗?”
王承恩闻言愣了一下,仍然坚决地摇摇头,“咱家从不欺君!”
段平没办法了,只能说:
“王公公,你稍等,可以吗?”
“段教官……”段平的话让王承恩很无解。
段平对门外喊了一声,“小吴,拿电报机来!”
“是,教官!”
很快,小吴拿来了电报机,在书桌旁坐下,当着王承恩的面,打开了电报机,望着段平。
段平口述电文,小吴操作电报机,滴滴答答,电波传了出去。
很快唐德勇拿到了电文,阅后陷入了沉思。
对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处置方式,穿越众太自以为是了。
一切均以既成历史史观的叙事模式,所描述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
无论是按当时的朝廷律法,还是用穿越众的价值观,以及穿越众来自国度的法律来衡量。
李自成和张献忠都应该处以死刑!
还有王承恩坚决拒绝欺君,反对就北京行动计划向崇祯守密!
原定计划有调整的必要!
不过,这不是他个人所能决定的,于是他使用了加急电报。
将段平电文原封不动地发给了执委会常委,同时唐德勇也电报了自已的观点:
首先,调整对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处置方式,屠城是反人类罪。
更何况他们屠杀的是自已的同胞,罪无可赦!
其次,调整北京计划,提前向崇祯皇帝释密,完善紫禁城后宫转移方案。
其三,王承恩在坐等总部决定。
执委会常委们还没休息,收到电文后,立即展开讨论。
高杰看了冷锋一眼,对外拓展计划是他提出的,营长支持的。
不过他还是第一个发表了自已观点:
“我觉得,王承恩对李自成和张献忠处以死刑的要求,是正当的!”
“段平的意见也很中肯,即便用我们过去的历史史观叙事模式来看。”
“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屠城行为,绝不是起义者的正义行为,那是反人类罪,是恐怖分子的恐怖行为。”
“何况那是对自已同胞的屠城行为啊!简直就是畜牲!”
高杰说着,“啪”,在桌子上狠狠滴拍了一巴掌。
冷锋刚要说话,张隽豪举手制止了他的发言。
张隽豪语气沉重地说道:
“此事,我应该深刻检讨,受过去历史史观影响太深,回头我将以书面形式向执委会检讨!”
“既然大明有史为证,而且大明未灭,那就按大明律法,由大明处置吧!”
张隽豪独自承担了决策错误,然后继续说:
“我同意向崇祯皇帝提前释密,告诉唐德勇和段平,除了完善后宫转移方案外,还有一件大事要办!”
“营长,什么大事?”高杰紧张地问道。
“保护《永乐大典》!后世《永乐大典》支离破碎,据说就是北京城破时失落的,有可能是舔猪教传教士所为。”
“好!营长,我支持你的观点!”冷锋接口道。
王建军、高杰都点头表示支持。
王承恩没想到,半个时辰不到,段平就给了他满意的结果。
“王公公,我军总部同意,一、将李自成和张献忠交由大明朝廷处置!”
“二、提前向崇祯爷释密,让他参与北京计划,见面协商。”
“三、完善后宫转移方案,保护后妃、皇子、公主、以及太监和宫女。”
“四、保护皇宫书籍,特别是《永乐大典》。”
王承恩吃惊地看着段平,谁答应你的?他还没说话呢!
段平一看就知道了王公公惊诧的原因,指着电报机,说道:
“王公公,刚才我们当着你的面,用电报机跟我军总部联系的。”
“电报机通讯距离,可以远达万里!”
“原来如此!佩服佩服!”王承恩由衷敬佩,站起来说道:
“好,贵军四条答复很好,咱家需马上回宫,禀报皇爷!一有消息,咱家即派人通知段教官!”
段平一摆手,说道:
“王公公,不必如此麻烦,你带两部对讲机回宫,有事用对讲机告诉我。”
又对小吴说道:
“小吴,你拿两部对讲机给王公公,并教会他使用方法,明白吗?”
“教官,你放心吧!”
王承恩学会使用对讲机后,急着回宫,段平又给了一些照片,说明一番,王公公就带着东西急匆匆回宫了。
子时,王承恩进了坤灵宫,不顾崇祯皇帝还在睡觉,就在寝宫外叫了起来。
“皇…皇爷,老奴有要事禀报!”
崇祯皇帝翻身起床,在皇后周玉凤的侍候下,穿上常服。
他知道王承恩无事不会如此,来到外间,王承恩“噗通”一声跪在崇祯皇帝面前。
“皇爷啊……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啊!”
“起来说话,可是有什么好消息?”消瘦的崇祯爷,抑制着内心激动,问道。
“皇爷,天大的好消息!”
王承恩说着,看了一眼周围伺候的宫女太监,不再说话,向崇祯使了个眼色。
崇祯一挥手,所有伺候的太监宫女都退了出去。
“说吧!”
“皇爷洪福齐天啊!大明有救了!”
“就这两句话?”崇祯有些不悦。
“嗨,老奴是高兴的,一时不知道从何说起。”
王承恩自责地说道,然后从王盛隆去湖光传旨说起,一直说到今晚与段平见面。
王承恩这一顿解说下来,差点让崇祯瘫在圈椅里。
“快,快,快,召段平进宫!朕要见他!”
崇祯爷急了,立即口谕要见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