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姚掌柜的,你难道自已没感觉吗?”
范永升感慨了一下,继续说道:
“在下关注姚掌柜的靴子,第一点就是靴底材料,大明最奢侈的鞋底是牛皮,纳千针的牛皮。”
“牛皮底虽然结实,但很重很硬,而贵号的靴底厚实轻软有弹性。”
“其次是靴面似皮非皮,不知为何物所造;第三,是扣眼和靴绳,手艺高超。”
“在大明能做到这三点,必与海商有交易,姚掌柜的,在下没有说错吧?”
范永升的话,让姚青山准备发力的手,泻出了劲道,否则,范永升就有可能被姚青山当场拿下。
“哈哈哈,范掌柜的真是慧眼如炬,只看了一眼,就能说出如此多的道道,厉害厉害,佩服佩服!”
姚青山夸奖后,继续问道:
“范掌柜的,这种靴若是能卖,你打算预订多少双啊?选择哪些市场啊?”
“姚掌柜的,这种靴最适合的马背上人,所以蒙古人是主要买家,一万双是首批订货量。”
“姚掌柜的,若是能卖,请允许在下永兴寰记拿下整个草原的办理权!”
范永升目光炯炯地盯着姚青山,似笑非笑地说道。
“范掌柜的,老子这人做生意,从不惧胁迫,要跟老子做生意,就好好说话,不然,老子会让他身死族灭!”
姚青山眼睫毛微微一凝,撩了范永升一眼,杀气迸发,范永升顿感如坠冰窟!
这人好重的杀气!
“姚掌柜的,您误会了,在下也是心急成交,言语不当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范永升立即抱拳拱手,笑眯眯地说道。
“呵呵,范掌柜的,在下也是开个玩笑,出门在外,有时候不得已,难免色厉内荏,呵呵,见笑了!”
姚青山是渗透中队队长,就是特战大队的侦察头子,那口才反应自然是不差的。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最后姚青山承诺,即刻修书一封回总号,询问新靴子销售价格和成交条款。
范永升这才告辞离开,回到永兴寰记,范永升伏案修书一封,立即命令两个孔武之士,立即送回祁县总号。
他隐隐感觉姚青山等人,无论人货都来路蹊跷,必须彻查。
特别是姚青山眼里的杀气,没有尸山血海的经历,是不可能有如此深厚的杀气的。
殊不知,范永升的一切都在渗透中队特战队员的监控之下。
两个孔武之士骑马刚出了张家口,在官道还没跑起势来,就被一个中等身材的后生拦住了去路。
后生不说话,伸出右手,向下虚按,意思是下马!
前面的骑士不动,片腿下马,头也不回,把缰绳扔给了后面的骑士。
后面骑士伸手接住缰绳,好整以暇地看着缓缓走向后生的骑士。
后生面无表情地看着,骑士缓缓靠近的双脚。
一丈距离,够了!
后生突然猱身蹿出,快若闪电,一丈距离转瞬即至,骑士本能伸手拦截,但是晚了四分之一秒。
后生擒住骑士手腕,如钢爪一般,用缠丝劲一旋,速度太快,“咔嚓”一声,骑士肘关节断裂。
“啊……”地一声惨叫后,又是一声“啊……”的惨叫。
后生一个迎面低弹踢,正中骑士左腿膝盖,膝盖“啪”地一声脆响,膝盖碎裂。
失去行动能力的骑士,被后生丢弃在官道上,没有多看一眼,继续向还骑在马背上的骑士走去。
马背上的骑士脸上露出了惊恐万状的表情,前面那人是他堂兄,功夫可比他强多了。
但在后生手下却未走过一招,年轻骑士心里一急,急忙喊道:
“壮士,有话好说,有话好说!”
后生根本就无话可说,下垂的右手一抬,一枚鸽蛋大小的卵石激射年轻骑士面门。
年轻骑士来不及闪避,卵石激射在鼻梁上,当即后仰栽下马来!
后生来到他身边,一脚踢在脖颈处,嘎了。
后生蹲下身来,在他怀里掏了一个遍,除了散碎银两,没有其它东西。
后生起身、转身,来到先前那个骑士身边,又是毫无征兆地闪电一脚,踢断了骑士的大腿。
沉闷的“咔嚓”声,就是腿骨断裂的信息反馈。
这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石火间,地上的骑士甚至都还没来得及发出惨叫声,腿骨就已经断了。
骑士仅剩的一只左手,根本失去了发动攻击的支撑点。
后生伸手从他怀里掏出一个信封,和几两碎银子,仅此而已。
后生不放心又把他全身收了一遍 ,在腰间皮带上发现一个皮兜,皮兜里有一枚铜牌,正白旗满文。
“你必须死!”后生冷冷地说道,同时并指如剑戳在骑士咽喉处,又传出清脆的“咔嚓”声,死了。
“小石头,玩够了没?”远处传来了责怪的声音。
“嘿嘿,好不容易遇到两个练手的对象,谁知道真没劲!”
小石头把信封和碎银子塞进怀里,这才先后提起两个骑士,扔进了官道两边的草丛里。
然后牵着两匹马,拐进了官道旁边的小路。
小路上已经有人在等待他了,正是小队长黄达,一伸手,说了声“拿来!”
小石头从怀里掏出信封、碎银子以及铜牌,一起递给了黄达,说道:
“黄队长,就这些了!”
黄达看了一眼铜牌,能认识的字不多,但满文正白旗还是认识的。
“回去再说!”黄达把信封收好,碎银子扔给小石头,说道。
几个人马分开散去,很快回到信维义客栈,黄达把信封和铜牌交给了姚青山。
姚青山撕开信封,看了起来。
“呵呵,狗日的,这么快就对咱们起疑心了,人才啊!”
姚青山感慨道,随后拿起纸笔,写了封电文,递给黄达说,发给蔡老大和陈教官。
这段时间,宣府实施了戒严令,只准进不准出,所以,虽然过去七八天了,城外的人都还不知道,宣府城里发生了什么?
宣府总兵府里,陈卫、杨再兴、蔡大力都看过了姚青山的电报,情报很详细。
蔡大力跟陈卫是老相识了,在北宋时,有过在蔡府里共同战斗的经历,所以说话比较随意。
“教官,我看可以动手了!”蔡大力说。
“再兴,你说呢?”陈卫问道。
“我同意大力兄的意见!”杨再兴欣然回答道。
“好!具体如何行动,你俩在天黑前把行动方案给我,没问题吧?”
陈卫只管西支队的战略方向和协调,不管细节,具体行动方案当然由他们自已制定。
还有一章,敬请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