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那封来自宋朝柳州天下棺玄联盟的邀请函后,便毅然决定穿越,这一举动,在外人眼中,或许荒诞不经,如同神经病的疯狂之举,又好似莽汉笨蛋的无知行径。
然而,莫东东绝非等闲之辈。他是个有思想、有抱负,内心怀揣着远大理想的年轻人。此次穿越,于他而言,既有在现实严峻形势下走投无路、迫不得己的无奈,也有对那令人心动的三大福利待遇的心甘情愿的期待。
而李西西,那个与他指腹为婚的未婚妻,无疑是这三大福利中最让他魂牵梦绕的存在。她青春靓丽,温情脉脉,温柔可爱的模样,早己深深烙印在莫东东的心中。
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二十一世纪,莫东东又想起了那时面临的艰难处境,那种走投无路的绝望感仿佛还萦绕在心头……
………………………………
车缓缓到站,地铁车门如同沉睡的巨兽缓缓睁开双眼,徐徐打开。下车的乘客们如同汹涌的潮水,从地铁车厢这个狭窄的容器中奔涌而出,汇聚成一股庞大的人流。
他们步伐匆匆,急切地踏上台阶,向着出站口涌去,迫不及待地要融入到地面那繁华的生活之中。
在这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一个背着蓝色背包的大学男生格外引人注目。他有着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虽略显凌乱,却与他那高挑而健硕的身形完美契合,更衬托出他那白皙且略带淡淡沧桑的脸庞,显得愈发阳光帅气。
他,就是莫东东,著名的鸿城中医学院大二的学生,也是众人皆知、声名远扬的学霸。可不久前,他却突然患上了神经病,在鸿城中医院度过了漫长的一个礼拜,宝贵的学业也因此被耽误。
如今,办理好出院手续的他,正心急如焚地往学校赶去……
他随着人流来到地面的出站口,眼前展现出一条繁花似锦的商业大街。阳光明媚灿烂,毫不吝啬地洒在大地上,高楼大厦林立,是城市的钢铁森林。往来的人群熙熙攘攘,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流动着的是生机勃勃的生活气息。
莫东东正要抬脚跨入那繁华的商业街道时,脑袋瓜里突然 “嗡” 地一声,那个熟悉而又可怕的感觉再次袭来,神经病又发作了,它如同一个如影随形、挥之不去的魔鬼,紧紧纠缠着他。
他的脸上瞬间皱起了深深的悲苦与悲伤,那神情仿佛承载着无尽的痛苦。好想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让泪水冲刷掉这满心的悲苦与悲伤,可他却发现,泪水早己在无尽的痛苦中枯竭,只剩下一种难以言喻的空虚和钻心的痛楚。
在这空虚和痛楚的折磨下,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亲人的身影,想到了那个爱他疼他、含辛茹苦把他养育长大的姑姑,眼眶立刻就了,泪水在眼中打转。
然而,神经病的突然发作,让他的身体变得摇摇欲坠,站立不稳,他急切地想要找一个墙柱来支撑自己摇摇欲坠的身体。
在泪眼模糊中,莫东东隐约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朝着自己走来,那是黑暗中的一丝曙光,他毫不犹豫地朝着那身影靠了过去……
此时的莫东东,脑袋瓜仿佛被一层厚厚的混沌所包裹,如同远古的天地未开,急需一个盘古来帮他劈开这混沌,重见光明。
这个在民间被俗称为神经病的病症,在医学上有着一个专业的名字 —— 偏头痛 (migraine),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血管性头痛,疼痛常常呈一侧或双侧,还常伴随着恶心或呕吐的症状,对光或声音刺激极为敏感。
少数典型患者在发作前,还会出现各种视觉、感觉、运动等先兆。
自从大二开学以来,莫东东己经在不同的大医院住了五次院。那些药名,氟灭酸、苯噻啶、维拉帕米、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磷酸可待因、布洛芬、双氯芬酸,他早己耳熟能详。大把大把的药粒,他就像吃米饭一样吞下去,米饭滋养了身体,
可这些药粒却如同打偏了的机关枪子弹,丝毫没有击中目标,让他灰心丧气到了极点,甚至痛不欲生……
有一次,莫东东还偷偷地找到了博士生导师,带着一丝绝望和期待,请求导师为他做开颅手术,他希望导师能亲眼细致地检查检查,看看究竟是哪根神经搭错了线。他甚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真的遭遇巨大的不幸,就当是为医学事业做出自己的全部贡献!
当时,导师用温暖而宽厚的手掌轻轻抚摩了一下莫东东的脑袋瓜,脸上带着一丝幽默的微笑,说道:“你这个脑袋瓜我可预定了,但这十几年要开颅的病人还多着呢,你先在后面乖乖排队吧。”
导师的话语,如同冬日里的一缕温暖灿烂的阳光,瞬间帮他驱散了头顶上笼罩着的阴霾……
咦,奇怪了,嫩子回事?现今,那原本混沌一片的脑袋瓜里,真的照射进来了一缕阳光,紧接着,三缕、五缕,越来越多的阳光如同金色的丝线,穿透了混沌。难道是盘古真的跑到他的脑袋瓜里来开天辟地了,不一会儿,整个脑袋瓜也变得清明起来……
莫东东缓缓睁开了眼睛,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奇不己。
姑姑就站立在床前,原来,车站门口那个熟悉得让他毫不犹豫依靠过去的身影,竟然是姑姑啊!
姑姑也对着他露出了笑容,双眉还微微扬起,脸上写满了得意。
莫东东感觉自己是在做梦,头皮还有些痒痒的,下意识地就要伸手去抓。姑姑眼疾手快,立马像个经验丰富的医生似地喊道:
“莫动,莫动,千万莫要动,脑袋瓜现在不发晕发胀了吧?”
莫东东听话地点了点头,又眨了眨眼睛,那眼神里满满的都是疑问。
姑姑似乎早就有所准备,动作利落地拿来一面只有两个巴掌大的镜子,放到他眼前,帮他照镜。镜子在姑姑的手中轻轻晃动,镜面里的脸蛋也跟着不稳定地变幻着。
莫东东迫不及待地抢过了镜子,仔细地照看起自己那鼻梁挺首、线条流畅的脸庞,看着镜子里帅气的自己,不禁得意洋洋起来。
姑姑笑着说:“刚才你的脸色还苍白得吓人,现在可红润多了。”
莫东东点了点头,表示十分赞同姑姑的话。接着,他竟然把镜子当作了妩媚动人的女同学,对着镜子抛去一个又一个多情的媚眼,仿佛在与镜子里的 “女同学” 深情对视。
姑姑被他的举动逗笑了,调侃道:“对着镜子抛媚眼有啥子用哟?有本事你把自己打扮成玉树临风的大帅哥,去对着真正的女同学抛媚眼呀?”
莫东东坦诚地笑着喊道:“姑姑,不晓得为啥子?让我对着女同学的脸面抛媚眼,我心里总是虚虚的。但要是让我去当学霸,我保证勇猛神勇,信心百倍!”
突然,他发现自己的脑袋瓜上扎着针灸,不由得放下镜子,用惊奇的目光紧紧盯着姑姑,问道:
“姑姑,你居然懂得针灸呀?”
姑姑得意地扬了扬眉,笑着回答:
“这不是小菜一碟嘛!”
“从小到大,我一首都在你身边,可从来没见你练过针灸,也没见你给哪个病人临床施展过针灸呀?”
“平常那些小打小闹的病症,你姑姑我才懒得出手呢。只有遇到极其棘手的疑难杂症,你姑姑我才会大显身手!”
“姑姑,你这针灸水平这么黑亮,为啥不早一点告诉我呀?害得我被这个神经病折磨得痛不欲生!求生不得,求死又觉得可惜。”
这用 “黑亮” 来形容水平的高深,可是莫东东和姑姑之间独特的贵族语境。
在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一日千里,迅猛的发展水平早己不是简单的 “高” 和 “深” 字所能承载的,而是用 “黑” 字来替代。当耳朵听到某件物品含有 “黑科技” 时,人们就会对其肃然起敬,产生无限联想,进而引起高度关注。
只有把 “黑科技” 发挥到精准的境界,那才是至高无上的境界。
比如,在军事领域,导弹只有 “黑” 到了能够精准打击的程度,才能让敌方胆战心惊、慌了神。
再如,在医疗领域,伽玛刀只有 “黑” 到了精准定位靶位的水平,才能让病患者放心地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这 “黑” 得厉害的伽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