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校门,沈毅辉和崔浩就迎了过来。
“老板,有两辆可疑的车,总共8人,一看就是老手。
如果一会对方真的敢截停,你不要下车。”
看着满脸严肃的沈毅辉,林默没有矫情,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我明白,亲苦了。”
很快,宾利车缓缓从路边开了出来。
而与此同时,身后100米处的地方,一辆白色汽车也缓缓的从停车位开了出来。
不过没有离开多远,一辆黑色的车突然间挡住了宾利车。
“吱”的一声,崔浩紧急刹车才没有撞上去。
就在这个时候,那辆白色雅阁也堵在了宾利车身后。
一瞬间林默就知道,对方想制造一起追尾事件,然后光明正大的挑起事端。
嗯,聪明人。
不过他们估计没想到沈毅辉他们早己经做好准备,而且压根就不是那种被动挨打的性格
“老板,记住,不要下车。”
说完沈毅辉和崔浩己经下了车,并用锁好了车门,而前面那辆黑色车上己经下来了4个精悍男子。
“我靠,你们怎么开车的,想.......”
话还没说完,就己经看到沈毅辉和崔浩把甩棍拿了出来冲向他们。
“我靠,干他们。”
而就在这个时候,那辆白色雅阁车上也冲下来了4个人,不过他们没有立马去支援落入下风的4个同伴。
而是第一时间想去开宾利车的车门,他们还记得上面的交代,打断目标人物的一只手。
只不过很快的,他几人的表情僵在了那里。
因为4人身后又冒出了两个人,也是拿着甩棍,一下子就让去拉车门的两个人捂着腿在原地蹦起来。
两人的小腿迎面骨都挨了一棍,疼得脸都绿了。
不过这还不足以让他们失去战斗力。
只不过有心算无心,这8人都没有带什么家伙。
毕竟他们觉得以他们的身手,收拾两个身手不错的保镖一点问题都没有。
可是现在4个拿着甩棍,每一棍下去总是打向一些他们的薄弱部位,让他们根本吃不消。
很快就开始到处乱窜,己经不再想如何去打断目标人物的一只手。
他们估计今晚过后得休养一段时间,因为他们感觉身上有一些地方绝对是骨裂了。
这场冲突出现得很突然,结束得也很快,前后也就两分钟时间。
然后宾利车绕开拦路的黑车,消失在夜色中。
不过因为离学校不远,应该有东华大学的学生看到了,估计也会传到学校里。
今晚的突发事件让林默看到了4人的战斗力,他也就更放心了。
至于是谁对自己出手,林默懒得搭理了,毕竟头上虱子多了不怕痒。
回到家的他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情。
打开电脑,林默开始搜索量化有关的信息。
因为触动,前世脑海深处的一些记忆重新浮现出来。
比如量化之父掌控的基金年均净回报达到66%,远超全世界有名的股神巴菲特年均净回报20%的水平。
比如国内当时有一个经典的案例,发现每当茅台股价尾数出现7的时候,次日上涨概率高达68%。
这个规律首到2017年才被更多的机构捕捉到,从而失效。
随着脑海深处的记忆浮现得越来越多,林默越来越兴奋。
特别是茅台这个规律,自己完全可以抓住,然后持续不断的薅羊毛。
当脑海里暂时没有东西可榨的时候,林默靠在椅子靠背上,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看着刚才自己做的计划书,林默发现自己应该尽快组建好自己的团队。
不仅是金融上的人才或者是操盘手之类的,还需要招募数学家做自己的量化技术系统。
比如茅台的这个规矩,他总不能天天自己亲自盯着,亲自动手吧?
组建一个数学专业团队,搞出自己的量化分析系统技术,那么只要设定好,就不需要自己亲自盯着了。
林默有点头疼,招聘一个自己能相信,并且对金融、管理上比较在行的人有点难。
他终于知道为什么很多商业大佬在创业的时候,即使知道依赖亲朋好友有隐患。
但是绝大多数在创业初期,都倾向于选择亲朋好友或信得过的同学作为核心伙伴。
因为创业初期的高风险、强依赖信任和资源整合特性决定了是的亲朋好友或者是同学更有利。
亲友同学往往与创业者有共同的底层价值观。
小马哥创业时,拉来同学负责技术、法律、财务。
他自己只负责产品,形成“技术+管理+产品”的黄金三角,避免了外部招聘的试错成本。
再比如东哥,早期让表妹负责财务,发小负责物流。
利用亲友的“知根知底”快速搭建核心业务核心等等.......
现在的林默没有这个资源。
亲朋有,但一个可信的都没有。
同学的话陈逸飞几人还是可以相信的,但是几人不仅没有毕业,所学的和现在他急需的人才也不符。
等毕业之后,自己的公司也进入正轨,到时候倒是可以让他们锻炼后进入管理岗位。
这几人在前世虽然不是那种顶级人才,但也都做到大公司的中层管理。
很快林默调整好了心态,暂时把这些放下,毕竟起码得公司注册好再说这些。
PS:错字先更后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