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展现商业头脑
珠玲暗暗吃惊,这就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好处,知识储备让玥瑶在转型时也能找准方向。她注意到玥瑶说这话时,手指一直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显然内心并不如表面那般平静。
“这个......”楚站长迟疑了,他的目光在办公室里游移,似乎在思考什么。
“怎么?连你这个站长都办不到?”玥瑶嘴,故作轻松地说道,但眼神里却带着几分紧张。
“我们手底下有加工厂,给了你们,他们怎么办?”楚站长为难地说道。
“是国营厂子吗?规模多大?”玥瑶追问道,她的身体微微前倾,显示出对这个话题的关注。
“就十来个人的集体小厂。”楚站长摇摇头,语气轻松了些。
“那好办,这个加工厂我们能直接买下来。”玥瑶说得斩钉截铁,眼神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珠玲暗暗咂舌,这个小姨,居然是个商业奇才。啥经验都没教过,做起生意来又快又准。最重要的是,人脉资源雄厚,这不就是最好的起点吗?她看着玥瑶自信的侧脸,心里不禁升起一丝敬佩。
“哎呦,大主任来啦!可算把您盼来了,是不是给发工资啊?”
一个胖女人坐在厂门口的水泥台阶上,手里的松子壳撒了一地。见到孙主任的身影,她像是见到救星般一骨碌爬起来,肥胖的身躯显得异常灵活。
孙主任脸上挂着尴尬的笑容,眼神不自觉地躲闪,“那个......还在批。上面领导还没......”
“还批什么批!都一个半月了,我家都快揭不开锅了!”胖女人的嗓门陡然拔高,尖锐的声音在空旷的厂区里回荡。她的脸涨得通红,额头上的汗珠在午后的阳光下闪闪发亮。
孙主任被她的大嗓门震得耳膜发疼,眉头紧皱,忍不住怼了回去:“大姐,您就别跟我这装可怜了。您家那口子在运务段,一个月几百块钱的工资呢,哪能揭不开锅?要说揭不开锅,那也得是我们这些穷人啊!”
珠玲站在一旁,看着胖女人被怼得哑口无言的样子,不禁暗自好笑。她注意到胖女人身上穿着件鲜艳的红色花衫,脖子上还挂着条金项链,哪有半点揭不开锅的样子。
厂区里突然响起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原来是车间里的工人听到动静,纷纷跑了出来。他们有的穿着沾满油渍的工作服,有的甚至还戴着手套,七嘴八舌地嚷嚷着要工资。
“孙主任,我家里还等着钱看病呢!”
“主任,这都快两个月了,您得给个说法啊!”
“我们也是要吃饭的,总不能白干活吧?”
珠玲默默数了数,也就八个人,看来大部分人都旷工了。破旧的厂房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萧条,墙皮剥落处露出了里面斑驳的红砖,几只麻雀在屋檐下叽叽喳喳地叫着。
林厂长是个头发花白的中年男人,看起来有五十多岁的样子。他穿着件发白的中山装,脚上蹬着双布鞋,急匆匆地从办公室里跑出来打圆场。
“孙主任,您怎么有空来我们这儿?快请进,快请进。”林厂长一边说,一边用袖子擦着额头的汗。
孙主任被工人们吵得头大,拉着林厂长就往办公室走。身后的工人还想跟进来,被林厂长挥手制止了。
珠玲和玥瑶跟在后面,一进办公室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破旧的皮沙发上灰尘厚厚一层,坐垫上还有几个明显的凹陷;办公桌上油渍斑斑,堆满了各种文件和账本;墙角的柜子上摆着个老式电风扇,叶片上积满了灰尘;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发馊的味道,混合着劣质烟草的气息。
这跟晨曦炒货厂那一尘不染的办公室形成了鲜明对比。珠玲忍不住皱起眉头,下意识地往门口退了几步。
孙主任站着没坐,直接开门见山:“老陈,实话跟你说吧,工资的事怕是批不下来了。上面的意思是,现在形势不好,各厂都在困难时期。”
“那这些工人......”林厂长苦笑着从口袋里掏出包皱巴巴的飞燕,抽出一根递给孙主任,自己也点上一根。
烟雾缭绕中,玥瑶嫌弃地捂住口鼻,往窗边挪了挪。珠玲则干脆退到了门口,透过半开的门缝,她能看到外面的工人还在焦急地等待着。
“库存情况怎么样?”孙主任深吸一口烟,问道。
林厂长脸上闪过一丝难堪,“前年的松子还堆着呢,都馊了。这两年行情不好,又赶上隔壁新开了家炒货厂,把我们的生意都抢走了。”
“那还留着干嘛?直接处理掉得了。”
“这可都是资产啊,扔了就什么都没了。”林厂长一脸肉疼,“再说了,这要是让上面知道,我这个厂长还怎么当?”
“那你准备怎么处理?总不能一直放着吧?”
林厂长眼珠一转,压低声音道:“打算明天运些货物去火车站,安排他们在车厢里做生意,便宜点也行。反正现在是旅游季节,外地人多,能卖一点是一点。”
孙主任皱眉,“人家要是吃出问题找你算账呢?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火车上的客人,下了车就散了,谁还能找到我们?再说了,也不是全都馊了,挑挑还是有能吃的。”林厂长说这话时,脸上竟然有几分得意。
玥瑶和珠玲对视一眼,心里已经有了计较。这样的管理方式,难怪厂子会越来越差。
离开加工厂,一行人回到了楚站长的办公室。茶几上摆满了各地特产,有江南的茯苓糕,北方的太谷饼,还有本地有名的麻花。
“玥瑶,这些都是你爱吃的。”楚站长笑着说,“我特意让人拿来的,你尝尝看。”
玥瑶拿起一块茯苓糕,轻轻咬了一口,“谢谢楚大哥。这茯苓糕的口感跟以前一样好。”
等吃完点心,玥瑶放下茶杯,正色道:“楚大哥,我决定接手这个厂子。”
“你确定?这可不好管。那些工人都快半年没发工资了,人心都散了。而且设备老化,产品没有竞争力,想要扭转局面可不容易。”
“我要的是销售渠道,养活这些人不是问题。”玥瑶眼神坚定,“只要产品质量过关,有了车站这个销售点,就不愁卖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