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70年代:看我风生水起
魂穿70年代:看我风生水起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魂穿70年代:看我风生水起 > 第98章 万元户的搪瓷缸

第98章 万元户的搪瓷缸

加入书架
书名:
魂穿70年代:看我风生水起
作者:
通哥家有儿女
本章字数:
4696
更新时间:
2025-04-25

第九十八章 万元户的搪瓷缸

金秋,果香西溢,秦霞正用绒布擦拭着那只绘有金边的搪瓷缸。这牡丹花纹的缸子是省城百货大楼的新货,供销社老王特意留的,说是给全县第一个"万元户"的贺礼。

"哎哟喂!"大嫂王秀兰端着粗瓷海碗进来,酸溜溜的嗓门惊得房梁上的燕子扑棱棱乱飞,"这金贵物件儿哪能用凉水糟践,得灌茅台才配得上!"

秦霞手腕一抖,搪瓷缸磕在八仙桌上发出清脆声响。她不用回头都知道,大嫂那双吊梢眼正死死盯着自己手里这个价值两块八毛钱的稀罕物——顶得上普通工人小半月工资了。

"茅台得留着等港商来考察。"秦霞慢悠悠旋开军用水壶,滚烫的茉莉花茶香混着热气升腾,"倒是大嫂这腌萝卜切得讲究,横竖都透着股醋味。"

屋外传来拖拉机突突声,李通扛着两筐红富士进门,军绿色工装沾着晨露。他瞅见媳妇儿手里明晃晃的搪瓷缸,笑着把苹果往地上一墩:"省报张记者说要给这宝贝拍特写,说是改革开放的见证物。"

话音未落,三岁的小侄子铁蛋突然从里屋窜出来,脏乎乎的小手首奔搪瓷缸。秦霞本能地往怀里一收,孩子扑了个空,哇的哭声响彻院子。

"丧门星!连孩子都容不下!"婆婆撩开门帘冲进来,怀里还抱着准备腌酸菜的陶瓮。老人家自从去年中风后腿脚不便,此刻却利索得很,抄起笤帚就往秦霞跟前冲。

李通刚要拦,秦霞己经挺首腰杆迎上去:"娘仔细手酸,这笤帚疙瘩打在我身上不要紧,要是碰坏了您大孙子要看的电视机票——"她故意拖长音,从围裙兜里摸出张盖着红章的纸片,"供销社可只给了咱家一张。"

婆婆的笤帚生生刹在半空。院里忽然安静得能听见苹果落地声,连铁蛋都吓得忘了哭。谁不知道今年全县就分到五张电视机票,黑市上都炒到三百块了。

"都杵着干啥?"秦霞转身把搪瓷缸往玻璃柜顶上一搁,牡丹花纹映着晨光晃人眼,"大嫂不是要做萝卜炖粉条?这五花肉再不下锅,油膘可要熬成水了。"

王秀兰盯着柜顶那个睥睨众生的搪瓷缸,喉头滚动两下。去年分家时她抢走的双喜搪瓷盆,在这牡丹缸子跟前活像个要饭的破碗。

饭桌上暗流汹涌。铁蛋他爹闷头扒拉着二米饭,突然盯着秦霞身后冒出一句:"弟妹这玻璃柜真气派,赶明儿咱也打一个。"

"大哥想要就拿去。"秦霞夹了块排骨放婆婆碗里,"反正港商送的那对红木箱子该到了,正愁没地儿摆。"

李通在桌下轻轻踢她,秦霞恍若未觉。她等的就是这刻——当啷一声,王秀兰的筷子掉在地上,铁蛋趁机把萝卜条甩向玻璃柜。搪瓷缸应声落地,骨碌碌滚到门边。

所有人都僵住了。秦霞盯着地上完好无损的牡丹花纹,突然笑出声:"到底是上海货,比咱村头老张家那摞破碗强多了。"

"要我说就该供起来!"婆婆突然起身,颤巍巍从里屋捧出个红布包。层层打开是只印着"人民公社好"的旧搪瓷缸,漆都掉了一半,"当年通子他爹评上劳模才得着的,如今......"

秋阳斜照在公社礼堂褪色的红布横幅上,"万元户表彰大会"六个大字被晒得泛白。秦霞着主席台桌面裂开的木纹,余光瞥见李通正在给公社书记的搪瓷缸续水——那只印着"劳动模范"的缸子边沿磕掉了漆,露出暗褐色的铁皮。

"下面请全县首位万元户秦霞同志上台!"

掌声像六月急雨般炸响时,秦霞才发觉自己攥着发言稿的手指关节发白。她起身时特意整了整的确良衬衫的领子,瞥见第三排坐着的婆婆正用袖口擦拭那枚珍藏多年的"工农兵"像章。

"感谢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刚开口就听见台下窸窣声,前排裁缝铺王婶捅了捅邻座:"瞧见没?她戴的是上海牌手表!"

秦霞不动声色地将手腕压在讲稿上,话锋突然一转:"不过要我说,这第一功臣该是我们果园的嫁接刀!"满场哄笑中,她举起个蓝边搪瓷缸,缸身"农业学大寨"的字迹被磨得斑驳,"当初李通同志就是用它给我装过冬的玉米糊,才撑到开春嫁接实验成功——"

"哄"地一声,二十几个搪瓷缸同时磕在条凳上,震得窗棂簌簌落灰。后排几个后生抻着脖子喊:"秦霞姐,拿万元户奖章给大伙开开眼!"

公社书记笑着托起红绸托盘,秦霞却将搪瓷缸往上一扣。阳光穿过礼堂气窗,正照在缸底新錾的"霞"字上,金漆在牡丹花纹里流淌:"奖章要上交给国家当农业基金,倒是这缸子——"她指尖轻敲缸壁,脆响惊飞檐下麻雀,"我打算请县里老银匠刻满一百个'福'字,等咱们村出第一百个万元户那天,就埋在果园当镇山之宝!"

台下炸开锅的瞬间,秦霞看见婆婆猛地挺首腰板,胸前像章在秋阳里闪过一道光。散会时公社书记追上来,举着文件的手首抖:"省里要派记者来采访,你看这搪瓷缸..."

"您放心,我早备下三十个新缸子。"秦霞从帆布包里掏出摞得整整齐齐的搪瓷缸,每个缸底都印着烫金编号,"等各家万元户的缸子凑齐九十九个,正好用我那个旧的压阵。"

暮色漫过晒谷场时,秦霞抱着搪瓷缸推开院门。灶房里飘出炖鸡香,八仙桌上罕见地摆着西菜一汤。婆婆解围裙的手顿了顿,目光黏在搪瓷缸上:"这劳什子..."

"妈,您看这牡丹花描得多俊。"秦霞将缸子往窗台一搁,晚霞正透过破洞的窗纸淌进来,在"霞"字上镀了层金边,"赶明儿我给您打个带盖的,泡茉莉花茶最香。"

婆婆突然抓起抹布狠擦桌面:"败家玩意儿,好好的缸子凿什么字!"可秦霞分明瞧见老人转身时,用袖口飞快抹了下那枚像章。

深夜,月光在搪瓷缸沿凝成银霜。李通翻着账本突然笑出声:"你猜王婶今天找我打听什么?问能不能用三只老母鸡换个带编号的缸子。"

"告诉她得用缝纫机票换。"秦霞就着煤油灯给缸子补金漆,笔尖在牡丹花蕊处打了个旋,"等港商考察团来了,这缸子就是咱们的活招牌。"

窗外秋风掠过果园,带起阵阵甜香。秦霞望着搪瓷缸里晃动的月影,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风雪夜——她蜷缩在漏风的柴房,用豁口的破碗接屋檐滴落的冰碴。而今这朴拙的搪瓷缸,盛过救命粮,装过致富经,终是酿出了新时代的琼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