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武勋
知否武勋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知否武勋 > 第203章 叛乱起

第203章 叛乱起

加入书架
书名:
知否武勋
作者:
玉躞
本章字数:
6808
更新时间:
2024-10-14

袁文绍刚从皇宫出来打算骑着马去西郊大营。

与此同时皇城四使李弼跟前的小内侍几乎与他同时出的宫从皇城西侧门出来。

等着袁文绍出内城,李弼身边的小内侍已经拿着李弼的令牌直入兖王府内厅之中。

“李司使让你过来传什么话,可是出了什么变故。”兖王衣衫不整的从内院出来。

为了迷惑府里邕王的眼线,让邕王放心。

自从赵祯心中有了属意的人选,让邕王祭祀承天后他几乎不再与自己一系的要员接触,就连兖王府的邱敬之兄足足大半年。

这大半年里兖王整日里装作一副沉迷酒色的模样。

甚至不少原本兖王一党的重要官员被邕王拉拢被赵祯贬谪他也没有做过激反应,任由二人施为。

让二人相信他不会做出掀桌子冒险的举动,让外人相信他接受了自己日后成为宗室闲散王爷的身份。

如今李弼也没了忌讳,让人带话出来,让他敏锐的感觉到了只怕京中出了什么变故。

小内侍将赵祯在福宁殿内说的话原封不动的转告给了兖王。

兖王一听,随即立即让人将府内的邱家兄弟还有一些幕僚请了过来。

“王爷不能再等了,眼下一旦西交大营之中属于咱们一系的人马被拿下,只怕到时候官家只需一纸调令,咱们就将功亏一篑。”邱敬之兄,兖王府左长史邱政听完眼下的情况后,故意夸大其词的劝说道。

邱家已经和兖王进行了深度绑定,当初为了给兖王出主意,他不惜自己的前程一直在正五品的位子上待着。

如今随着兖王的失势,邕王上位,只怕他连正五品的位子都保不住了。所以他心中就期待着兖王赶紧动手,他好混上从龙之功。日后封爵拜相,让邱家成为世代簪缨的大家族。

“官家也得防止着武将掌权的事发生,西郊大营到时候没有官家调令只怕也不敢轻举妄动,西郊大营的兵权不算重要,眼下只有拿下官家才是要紧的。只要拿到了官家手里的兵符以及立嗣诏书,名正言顺,天下自然是王爷的。”

邱敬倒是比他的兄长还要理智一些,多年六部打磨以及外放的主官经历,让他在如今混乱的局面中准确的抓到了重点。

“邱郎中说的有理,阊阖门,景龙门,守将都是咱们的人,荣副指挥管着殿前司。殿下手中的牌可比八百骑成功的唐太宗强的多,咱们只要动手就没有不胜的道理。”兖王府里的一个幕僚说道。

“邕王如今已经进宫,没什么好说的,王爷,咱们两边加起来应当有上万人只要解决了杨文广手中的御龙直,咱们就能拿下官家。”另外一个兖王一系的重臣劝说道。

眼下这个屋子里的人都希望兖王赶紧造反成功,因为他们连带着自己的家族都打上了兖王一系的铁杆标签,这些日子可是颇受冷落。

就是私下里和邕王的人接触,人家都不搭理他们。

所以今日得到兖王的召集,他们才会来的如此之快。

“殿下,不能犹豫了,一旦李司使是咱们人的消息被邕王或者是官家的人知道了,她们生了警惕之心,咱们就没机会。”

“王爷,动手吧。”

“干,既然要动手那我们就干到底。”听完了众位谋士的意见后,兖王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你回去,告诉李司使,咱们今日动手,让他多注意宫中动向。另外通知荣妃一声,让她按照原定计划邀请京中贵劵入宫。”

“诺。”

于此同时,一道命令从王府的暗道之中传出,通过特殊渠道传到兖王一系的守将手中。

“平昌侯怎么办?”兖王询问道。

“要不派人截杀?”邱敬说道。

“平昌侯,有万夫不当之勇,弓马娴熟此时咱们只怕已经追不上了。”一个幕僚否定了邱敬的提议。

“没关系,忠勤伯爵府和盛家还在京中。况且忠勤伯爵府牵着近立嗣之事,惹来了抄家灭族之祸,还有我那个老朋友也是个谨慎的,他能选择袁家做秦家,就说明会保持中立不会下注。”邱敬判断道。

最快得到消息的就是距离兖王府不远的荣家。

荣昌等这一日很久了,他妹妹死了,那是他最为疼爱的妹妹,就因为邕王一家子的,他最疼爱的妹妹,在最好的年华香消玉殒,他怎么能忍得住这口气。

如今得到消息,荣昌恨不得立即冲进宫去,将邕王给砍了。

嘉佑七年,七月初九,正午。

只怕汴京百姓永远忘记不了这一日。

这一日,艳阳高照,汴京人正躲在屋里睡午觉想着下午应当去哪个勾栏瓦舍厮混的时候。繁华热闹的汴京城,笼罩了一丝阴云。

上百年的太平日子,让汴京的百姓忘记了危险。

巳时末刻(上午十点四十五),宫里传来消息,荣妃请了各家贵妇人入宫。

荣妃虽然是秋后的蚂蚱,但她荣妃如今还是管家的宠妃,官家还没退位呢,总得给!官?!‘家颜面。

宫里的内侍说是请了文武官眷,结果各家贵劵等到齐了才发觉除了平宁郡主外只有掌了实权的武将家眷。

一个文官家眷也无,敏锐的英国公夫人还有越国公夫人发觉了事情的不对劲。

起身就要走,但是此时他们已经走不了了。

午时正刻,汴京城猛然响起了鼓声,汴京城的城门大部分关闭,禁止出入。

小部分不知道情况的守将只觉得这个鼓声来的奇怪,晨钟暮鼓,眼下才是正午,正要派人去询问情况,发生了什么大事。

一股兵马不断的从兖王府的地道走出,随即以营为单位直奔皇城。

与此同时,殿前司的兵马也向着皇宫内杀去,汴京地下暗道,猛然打开,从中涌出了不少士兵。

与城中的巡防士兵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巡防士兵没有首脑,仗打的也是稀里糊涂的,甚至不知道在和谁打。立时被这群有组织,又悍不畏死的军士杀散。

这股士兵,在城中见人就杀,但是他们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皇宫。

惨叫声此起彼伏,恐怖的气氛蔓延,街上的行人不敢逗留,纷纷找地方躲避。

天子脚下,太平日子过多了的汴京百姓哪里见过这般场面。

不多时,繁华热闹的汴京城,被肃空。

叛军的通行也变得更加的方便迅捷。

此时杨文广正在午睡,猛然听到鼓声,心下警觉,当即翻身而起。

就在杨文广穿戴之际。

“都虞候不好了,出事了,宣佑门守将赵青芝来报,荣副指挥带着人马从西华门进了宫。”杨文广身边的亲兵叫醒了杨文广说道。

左青芝驻守的宣佑门是宫中最后一道防线。

自从庆历七年的那次刺杀之后,赵祯变的尤为谨慎,宫中的安全守护早已得到了加强。

但是大周皇宫只有一千亩,地方不大,所以能驻扎的兵士有限,只有御龙班值以及各门守将,拢共加起来也不过三千之数。

杨文广略一思索就知道眼下的重点。

“叫赖秦理等人集结人马,调五个直(一直一百人)去护卫福宁殿,左青芝那里人少,另外再让赖秦理带着两个直,巡视宫禁,但凡有敢靠近宣佑门者无论是谁杀无赦。”杨文广知道只怕是有大事要发生了,知道要护卫的重点在哪里。

他手中直系统领的只有一千四百人,算上拱宸门与殿中省,也不过两千人马,这些人必须合理的分配才有机会。

至于投降这个想法,根本不会在他脑海中停留。

毕竟杨家几代人才积攒的名声不能毁在他这里。

杨文广穿戴整齐,“愣着干什么?你去取我的盔甲来,我先去面见陛下。”

杨文广看到亲兵愣在原地呵斥道。

眼下只怕是争分夺秒的时候,容不得他走神。

。。。。

袁文绍正去往西郊大营,打算完成赵祯给他的任务,下午就回京。

毕竟他做的好几个预案都是他人在京中。

但是他没想到,如今京中已经出事了。

此时从禹州出发两天的赵宗全一行,已经绕到了汴京北面二百里的地方。

禹州距离汴京的直线距离不过三百里,就是慢赶也不过赵宗全纵然是带着人,一昼夜的时间也能抵达,但是兖王刺杀失败,在沿途布下了天罗地网搜寻赵宗全的踪迹。

顾廷烨等一行,与兖王稍做接触便果断改道。

直到顾廷烨托了漕帮打掩护,这才从兖王手中逃脱。

毕竟顾廷烨虽然能打,但是兖王布置的人手确实不少,所以他们只能选择绕路而行。

杨文广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赵祯在的福宁殿。

“陛下,兖王起兵造反。”杨文广走了进来。

过来的途中他收到了消息,叛军打着兖王和荣妃的旗号。

与此同时皇城之中,在内应的帮助下,叛军的前锋已然进入其中,杀戮已然开始,外殿之中,叛军见人就杀。

神圣威严的皇宫大内,此时变成了一座血腥的屠宰场,猩红的鲜血染透了玉阶。

军士们狰狞恶笑着,见东西就抢,见人就杀。

皇宫大内之中,滔天恶行正在不断行上演。

一切的主导者,兖王以及荣昌,对眼前的血腥视若无睹。

他们带着人马,直奔宣佑门。

叛军的锋芒,在宣佑门受阻。

左青芝,这个跟着袁文绍征南立下战功的二代,早已经被练就成了真金。

他发觉到自己的副官鬼鬼祟祟的,果断下令,将他给绑了,从他口中套出了不少话。

左家世代忠于赵周官家,得知了叛军势大的左青芝并未有丝毫气馁,而是打算拼死一搏,不因自己堕了左家的声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