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武勋
知否武勋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知否武勋 > 第190章 鬼樊楼

第190章 鬼樊楼

加入书架
书名:
知否武勋
作者:
玉躞
本章字数:
8428
更新时间:
2024-09-27

袁文绍带着华兰刚回家,前后脚的功夫就有侍卫步兵司的人来找,让袁文绍去开封府配合调动兵马。

要完全的封锁汴京光是巡防营和五城兵马司加起来的几千人根本不够,必然得从殿前司和侍卫步兵司调人。因为汴京不止地上有城,还有一座地下城。

这种事情,不能过夜,必须要快。一旦过夜,女儿家的名声也就毁了,开封府也承担着的压力不小。

在土匪中对这些未嫁的黄花闺女有一个很准确的形容叫做快票,必须要快不管要多钱必须立马出手,时间一长,女方的名声毁了,基本上就得砸到手里当压寨夫人了。

在这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时代就算到时候荣飞燕以死明志,荣家也要跟着丢人。

开封府衙之中,巡防营指挥使,以及兵部负责五城兵马司事务的郎中都已经到了。

袁文绍报上名刺在一个推官的带领下来到了这里。

开封府尹贾黯对着袁文绍拱手行礼,“袁侯,郑侯还有薄帅已经进宫了,荣国舅也在宫中。侍卫步兵司都虞候之位空着,只能找您了。”

袁文绍拱手回礼。

来的时候刘武仁将打听到的情报向袁文绍进行了汇报,这位毕竟是庆历六年的状元,如今才三十多,年不到四十已经登上了权知开封府事(从四品),在文官之中,已经是入了上面那些人的眼中了。要是不早亡,日后一个宰执的位置必然跑不了。

袁文绍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打量着在座众人。

“来的路上我已经得知了,左一厢,左二厢留守的五千人已尽数参与了。剩余人手正在召回,人手可够,若是不够还需要请示陛下从西郊大营调兵,眼下是什么情况?”袁文绍询问道。

“人手已然足够,只是如今已经过了六刻钟了,还是这样,没有一丝踪迹,所以我等需要划分地区,仔细搜寻。”贾黯难掩疲惫,心力交瘁的说道。

事情一出,赵祯的手谕就下来了,言语之间颇为不客气。

毕竟开封府是他的辖区,元宵灯会京中贵女被劫掠,他难辞其咎。而且事后必然要受到荣家的追责,谁都知道荣妃是如今陛下最宠的妃子,难免没有想要讨好荣家的御史过来踩上他一脚。

到时候就算上头要保他,最好的结果也是平调外放,再回京,就得等新皇登基后,朝堂势力洗牌后,看他背后的人还能否在在动乱中站稳脚跟了。

“汴京当地的左邻右舍都有保人,外地来的有路引,还能找不到?即是贼人,可有人要赎金?”袁文绍故作不知的询问道。

“怪就怪在了这一点,这伙贼人应当是与荣家有仇,仿佛是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了,没有一丝踪迹。”贾黯说道。

这件事朝堂之上对于是谁干的都心中有数,如今还没捅出来,一来是没有证据,二来是谁都不愿意做这个出头鸟,袁文绍自然也不会傻的去揭穿这件事。

“谁还敢要赎金,只怕见到咱们这么大的阵势魂都要吓没了。”殿前司都虞候说道。

“人不可能出城,既然没有消息那就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官府管不到的鬼樊楼了,另外一个可能就是被人藏在了明面上,汴京之中有些宅院都废弃了,尤其是那些个王公贵族的别院,平日里没留下几个人,这些人兴许就是躲在这里了。”袁文绍分析道。

“袁侯不愧是五城兵马司出身,不过鬼樊楼内各衙门的暗桩也都传回消息并无异常。”开府府尹贾黯说道。

“也不能懈怠,鬼樊楼之中情况复杂,咱们的暗探一时疏忽也是有的。”管着五城兵马司的郎中说道。

这时候他们五城兵马司可不能背锅,如今六部式微,权利被砍了一半,兵部如今手上能调动的就五城兵马司这连带着白役在内的几千人马。

“咱们手里有三万五千人马,兵分四路,留下一万人在这里,派人向陛下请示,能否搜查这些别院,另一路以五城兵马司东西两个分指挥司为主,辅以巡防营的人马共计五千,进剿鬼樊楼。一路二万人马,封锁汴京的各个出口,连排水口都给我堵住。”贾黯也是发了狠了,无论鬼樊楼里有没有人,他都决心借着这个机会,剿灭鬼樊楼这个成长在汴京阴暗面的毒瘤。

所谓鬼樊楼便是汴京城的一个地下世界。

汴京周边水系发达,一到汛期就会长潮,为了避免汴京被淹,所以地下排水系统修建的很是发达,又广又深,组成了一个排水网络。

随着地下排水修建的越来越多,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渐渐的有些亡命之徒汇聚在这里,他们将掳掠来的女人,赃物藏匿在这里,渐渐的在汴京的地下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地方,内里自称是无忧洞,汴京好事者给他们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鬼樊楼。

正好与作为汴京明面上的地标建筑樊楼相对立,是繁华汴京城的阴暗一面,是汴京藏污纳垢之地。(可以参考唐诡中的长安鬼市。)

“要想剿灭鬼樊楼五千人马只怕不够,当初我在五城兵马司做副指挥使的时候,曾经参与一次剿灭鬼樊楼的行动,那次是开封府与五城兵马司合作的一次行动,出动人马足足六千人,都让他们跑了将近一半,大军退去后,这两年就又成了气候。”袁文绍对着众人说道。

“袁侯说的有道理,汴京地下的排水网络太发达了,出口也多,咱们没有个两万人马根本不可能将鬼樊楼剿灭。”殿前司都指挥使说道。

“要想完全剿灭必须要,请示陛下,对汴京进行封街,从侍卫马军司在汴京城各个街道游走,主要的几个地下出口,最起码要布置半个营的兵力,再让三五千兵马进剿,基本上就差不多了。并且所有得到了计划的人必须守密不能泄露计划。”袁文绍说道。

鬼樊楼虽处于地下,但是却与地上息息相关,自朱温篡唐之后定都汴京,鬼樊楼便存在了。

到如今将近二百年,本朝从太祖开始便屡次派兵进剿,至今却没有什么建树。

最狠的时候,鬼樊楼被剿灭的只剩了数百人逃脱,但是没过三四年功夫就又建立了起来。

“那就先封锁汴京道路,必须要把这伙贼人困在汴京之中,连带着搜查别院之事一起禀报陛下。”贾黯思索片刻决定道。

袁文绍自无不可,多请示,多做事,他也不是帮忙的,板子不会落在他身上。

荣家和他又没什么关系,往日里也没什么交情,至于说荣家可怜,天下可怜人多了,他袁文绍护住自家就好,何必多管闲事,自身上惹得一身骚。

荣家自己看不清形势,面子之争,得罪一个未来的储君,实权的王爷。不过自作自受罢了。

荣妃受宠的时候,官家正值春秋鼎盛。荣家往日里趾高气昂,得罪了不少人。

再说荣飞燕,也不够可怜,荣飞燕被劫掠之前也是骄纵跋扈,视下人如猪狗,每日里从荣家侧门不知道抬出来多少被打死的下人。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开封府贾黯的派出的马匹向着皇宫而去。

调动侍卫马军司的人马必须向赵祯请示,五千骑兵,加上城中三万兵马,若是反戈一击,足够发动宫变,短时间内可以拿下皇城了。

袁文绍,下了几道命令让左一厢左二厢的指挥回去聚集人马,等候命令。

这两厢人马除去空额,加起来足足有两万五千多人,因着元宵佳节,只留了五分之一驻扎在营地之中。

如今已经入了夜,聚齐人马也是一大堆事情要处理。

事情处理完,几个人闲聊着等待着赵祯的批复。

汴京五品以上的官员就这么多,众人虽不熟悉,各自都有各自的派系,但是到了他们这个位置往日里也都听过对方的名号。

袁文绍是官位最高,身上的兼职也多,所以和兵部的郎中还有殿前司的都虞候能聊到一起去。

贾黯也接受了自己的命运,自今年三月他上任以来,眼瞅着一年已经平安过去了,他心中也是升起了希望。

兵部的郎中和开封府尹贾黯都是进士出身,加上这个郎中和盛紘一样圆滑,所以众人勉强能聊到一块。

“都说前生不善,今生知县,前生作恶,知县付郭,恶贯满盈,付郭路治,三生作恶,付郭京城。我如今治下的开封府可不是三生作恶,无论干不干我的事,都得我来背锅。”贾黯自嘲般的笑道。

开封府是个巨大的火药桶,权贵太多了,做的好了就是包拯,欧阳修,只要资历够,下一步就是直升宰执,贾黯虽然资历不够,但是这一任平稳过渡,上面也能看到他的能力,直入中书还是有机会的。

贾黯入了中书,到时候熬上一两年资历,只要政事堂空出来,他机会不小。

如今却是可惜了,状元出身,承蒙赵祯看重,一路不敢行差踏错,加上背后宰执提携,到了如今,却因为荣家的事,青云之路,马上就要被打断。

众人纷纷安慰道。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也不见得是坏事,能摆脱这个烂摊子,宰执与官家也能明白你的不易,这也是给荣家一个交代,到时候放到地方做出成绩,回来后指不定直入中书。”齐显志说道(管着五城兵马司的兵部郎中。)

“是啊,人的际遇难说的很,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袁文绍也跟着安慰了两句。

说了会话,也不见前去报信的人手回来。

开封府距离皇宫大内不远,但是这么长时间没回来,说明赵祯也在犹豫。

袁文绍坐的有点久了,站起身子活动了气血,推开门看着开封府的景色。

该说不说,不愧是大周储君的标配,虽然众多皇子储君只是占个开封府尹名头,具体的事务自然有人去处理,但是为了配上储君的地位,开封府中也是修建的极为华丽。

占地六七十亩,数十座楼阁,,道观佛堂,应有尽有,展现了天下第一首府的气派。

还有一座前些年,赵祯为了纪念他父亲所修建的潜龙宫。府中建宫可谓是天下独一份。

.......

此时福宁殿之中,荣妃已经哭晕了过去,赵祯还在踱步,禁军搜城,必然有危险,万一有心人谋权篡位,就是一个好时机。

赵祯风寒已愈,如今精神头不错。

荣显跪倒在地上,不住的磕头,有担心妹妹,更有担心荣家的名声。

若是在半日之内找到荣飞燕还好说,一旦天亮,荣飞燕的名声必然完蛋,荣家本就是一个卖猪肉的暴发户,到时候怕是彻底的绝于汴京豪门贵族之列。

“陛下,在汴京丢了王公大臣家的贵女,此风不可涨,必须要找到这伙贼人,不然朝廷的威严何在,陛下的威严何在?”曹皇后在帘子后边说到。

赵祯站定,静静的听着曹皇后说完,双方之间虽有误会芥蒂,然而上了年纪,年轻时的那些误会回想起来只觉得可笑。

赵祯与曹皇后之间也放弃了成见,对于这个出身将门雷厉风行,有勇有谋的皇后,赵祯还是尊重的。

“那就抓,调集禁军,就是把汴京挖地三尺,也要把人给我找出来。”赵祯说道。

“诺。”

开封府的判官连忙起身,回去通报。

于此同时邕兖二王也在关注着宫中发生的事情。

双方的智囊团分析着赵祯的命令,他们有什么可图的利益。

邕王府的智囊团,听完传出来的消息,各自目光交汇,心照不宣。

他们显然知道些什么,不过此时他们的利益已经和邕王深入绑定了,没有退路了,他们也只能当做不知道。

只有邕王府的管家得到了邕王的示意后,从议事的书房退了出去。

.......

兖王府,兖王和身边的谋士探讨着刚刚得来的消息。

“我等恭贺王爷,邕王自作自受,此时与荣家结下死仇,为王爷平添一助力。”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