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凌晨,十一月十四日。
秦惟楚率第八师冒雪夜袭夺回武陵县。
与此同时,杜昀也率十五军也击溃了敌第十军团。
激烈的战事总算是告一段落,双方都得以喘息。
十一月十九日,荆辞渊回到了久违的平城,他在众人的拥簇欢迎下下了飞机。
振兴机场在城东南的郊外,火车站在靠近安邦门的地方,离得很远。
他们坐军车来到平城火车站,迎接阵亡战士的英灵,灵车缓缓驶过贯穿平城东西的菩提路,沿途皆是一片肃穆,遍地都撒满了白色的纸钱。
兵不过绥关,水不淹平州。
樰城在荆辞渊的庇护下也算是远离战乱与硝烟,百姓也得以过上安稳的日子,在风雨飘摇的乱世,“太平”二字何其可贵。
是以平城的百姓都自发上街,为阵亡的将士送行,整个平城的香烛铺子都被买空了。
天灰始终蒙蒙的,不见半点日光,似是与他们同悲。
平城全部公职人员与军中将领全部出席了追悼会,每个人都胸戴白花、臂缀黑纱为袍泽送行、为英烈哀悼。
眷属们都穿着白色孝衣,手捧牌位,哭的泣不成声,甚至于昏死过去,战争不会铸造英雄,只会留下孤儿寡母,时代的每一粒尘埃,落在普通百姓身上都是一座沉重的大山。
万家园位于城东北二十公里外的郊野,陵门顶上挂着“万家园”的牌匾,庄严肃穆。
两侧的楹联分别是:
“碧血千秋。”
“英灵不朽。”
入目处是一座四柱冲天大牌坊,牌坊上是荆辞渊亲笔写的“和平统一”四字。
最远处是矗立着墓园中最为高耸的汉白玉四柱纪念塔,国旗与白虎军旗永久飘扬。
万家园中栽着两排迎客松,种了许多许多山梅花和山茶花,山梅花又叫太平花,有着太平祥瑞之意,而山茶花又名胜利花,花语是坚韧与理想,敢于迎着寒风烈雪绽放。
园中还豢养了许多象征和平的白鸽,希冀华夏大地会有和平的那一天。
岁寒松柏如相望,一点丹红雪里开。
荆辞渊身着戎装走在墓道上,沿途山茶花全都含苞待放。
寒风凛冽,挽帐飘扬、哀乐阵阵,满天都是纸钱,花圈挽联与白色菊花摆满了整个墓园,浓呛的烛火使人泪流满面。
荆辞渊亲自在姚敏叡与甘梧的尸身上盖好他们荆家军的白虎旗,随后他向姚、甘两家长辈鞠躬,沉声道:“请您节哀。”
白发人送黑发人,何其悲恸,两家长辈双双扑在盖着军旗的尸身上放声大哭,甘夫人及两个幼子也哭到哽咽,甘梧的小女儿今天刚刚满月,还不会喊“爸爸”。
甘夫人流着泪将满月的女儿抱到甘梧身边,让父女二人做最后的温存。
父女依偎在棺椁中诀别的瞬间,令在场之人皆为之哀恸,所有人都是泪流满面。
荆辞渊也背过身去拭泪,这样的场景,他经历了三次,这次便是第三次,往后可能还会有无数次。
慈不掌兵,掌兵必慈。
都是跟随他出生入死、浴血疆场的弟兄,他怎能不心痛,他无数次怀疑,自已兵变是否做错了、是否又给樰城百姓带来了劫难。
姚敏叡的夫人没到场,她今年才十七岁,又身怀六甲,经受不起如此大的刺激,是以众人心照不宣的瞒了她,瞒下了她夫君战死的军报,还有江墨淮手中的遗书。
宪兵九旅活下来的将士,全部身着白色孝衣,为战死疆场的旅长、为牺牲的袍泽披麻戴孝。
哀乐声又起,棺椁被缓缓合上。
荆辞渊强忍着泪水,再次往棺椁上盖了国旗。
“哥哥……”
段锦语眼睛红红的,他亦步亦趋跟在荆辞渊身后,控制不住地掉眼泪。
其他人也都潸然泪下。
“荆督军,节哀。”
沈往之是同顾言念一起来的,二人胸戴白花,代表北平前来悼念,二人都送上来花圈与亲笔所书挽联。
沈往之写的是:“奋战守孤地视死如归,浴血抗顽敌临危不惧。”
顾言念写的是:“义勇忠诚,万古流芳。”
敬完香,顾言念沉声道:“荆督军,这是总司令送给西北边防军阵亡将士的牌匾。”
卫兵抬上了由祁正清亲笔所书的“浩然正气”四字。
荆辞渊仍旧沉浸在悲痛之中,并未言语,只是点头收下牌匾。
昨夜,他悲痛欲绝的写下挽联——
“纵马迎敌万死不惧犹临志气豪情抒万丈,浴血沙场崆峒戎马无悔报国英魂照百世。”
“荆督军,人死不能复生,樰城牺牲的弟兄都是国家的英雄,他们不会白白牺牲,他们的功绩定会让世人永远铭记。”
沈往之又出言宽慰,他将总统府颁发的《哀荣状》递给荆辞渊。
宪兵九旅旅长姚敏叡被追晋为陆军中将、十八团团长甘梧被追晋为陆军少将,分别抚恤五万大洋和三万大洋。
虞城之役,荆家军及第六军部牺牲的所有将士一律追晋、表彰,全军上下抚恤二十万大洋。
荆辞渊献上挽联后,荆家军的军官也依次进献挽联,赵亦鹤与张栩然也规规矩矩献上挽联花圈敬香。
其中写的最好的当属吴镇绪,他笔力苍劲,所书:“巍巍柳林,照我英魂。”
沈往之和顾言念的书法造诣均是不浅,二人师从名家自小研习,皆是一笔好字。
祁正清的字工整有余,但却中规中矩,他过分临摹颜真卿的颜体楷书,并未临摹到极致不说,还失去了自已的风格,并不大气。
追悼会一直持续到下午才结束,晚上人都陆续散了,只留家眷在灵堂替亡者守灵。
荆辞渊心中郁闷,便和段锦语、赵亦鹤、张栩然三人外出散步,排解忧思,他们路过潇湘湖,发现有平城的百姓在自发为荆家军将士放河灯祈愿,平城的上空也升起了盏盏孔明灯,普渡寺的僧人也为牺牲的将士供奉了长明灯和往生牌位。
“怀舟,你为樰城做的一切,百姓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赵亦鹤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以示安慰。
张栩然脱下大衣披在荆辞渊身上,他柔声开解:“怀舟,都说日久见人心患难见真情,你做的真的很好。”
段锦语自然也看出来荆辞渊心情低落,他握住他的手,站在他身前,抬起亮晶晶的眸子,认真地说:“哥哥,从小到大,你在我心中永远永远都是最厉害的人,没有之一。”
“谢谢、谢谢大家的安慰。”荆辞渊潸然泪下,他剖白心迹,“能得到百姓们的爱戴,我此生无憾。”
这一夜,大帅府灯火通明,荆辞渊、段锦语、张栩然、赵亦鹤四人席地而坐,坐在柔软的毯子上靠着沙发,喝了整整一夜的酒,他们边喝酒边谈天说地,倾诉理想、袒露心扉,回忆曾经的冒险旅程,他们一起走过很多很多地方,一起看过东非大裂谷、一起进入热带雨林、一起出海寻找美人鱼、一起探险一起寻宝一起下墓。
曾经的他们少年意气风发无忧无虑,如今他们都长大了,肩上有了更大的责任,国家百姓、复兴和平,任重而道远。
国家的前途隐匿在团团迷雾中,是他们看不清未来的结局。
他们无法未卜先知,他们不知未来的路是否难走,他们也不知国家的命运将会指向何方,也许他们看不到渴望的和平,但这并不重要,只要义无反顾,又何惜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