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火机换黄金,我在古代发家致富
打火机换黄金,我在古代发家致富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打火机换黄金,我在古代发家致富 > 第30章 同行是冤家

第30章 同行是冤家

加入书架
书名:
打火机换黄金,我在古代发家致富
作者:
黛山的老陆
本章字数:
9680
更新时间:
2025-06-08

赵铁柱一行人抵达应天府时,正是晌午时分。

比起汴京的雄浑厚重,应天府更多了几分江南水乡的灵秀与繁华。

街道纵横交错,商铺鳞次栉比,往来行人如织,一派热闹景象。

叶知秋的马车首接驶向了城中一处僻静的宅院,与赵铁柱约定了明日再联系后,便匆匆告辞,想来是急着回家处理她父亲的事情。

赵铁柱则带着队伍,在城东找了一家看起来颇为气派的客栈“客似云来”住下。

周通那伙人,则被他打发去客栈附近的下等客房安置,并严令他们不得惹是生非,否则后果自负。

安顿好一切,赵铁柱便叫上了几个机灵的伙计,换了身寻常商贾的衣服,开始在应天府的街面上溜达起来,美其名曰“市场调研”。

“乖乖,这应天府的繁华,比起咱们汴京也是不遑多让啊!”

一个跟在赵铁柱身后的年轻伙计,名叫赵石头,因为脑子活络,手脚勤快,颇受赵铁柱赏识,这次特意带他出来见见世面。

赵铁柱点点头,应天府作为南都,商业氛围确实浓厚。

街道两旁的店铺,琳琅满目,从丝绸布匹到金银玉器,从南北货运到海外奇珍,几乎应有尽有。

有不少店铺的招牌上都带着“苏记”、“杭造”等字样,显然是江南一带的特色商品在此汇聚。

“东家,您瞧那家铺子,好大的口气!”赵石头指着不远处一家门脸装修得极为奢华的店铺说道。

赵铁柱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那店铺门楣上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书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聚宝楼”。

单看这名字,就知道店家不是寻常之辈。店铺门口人头攒动,不时有衣着华贵的客人进出,门口还站着几个彪形大汉充当护卫,气势汹汹。

“聚宝楼……”赵铁柱念叨着这个名字,若有所思。他记得叶知秋提过,应天府最大的绸缎商叫“锦绣阁”,听起来和这“聚宝楼”似乎不是一个路数。

不过,能在应天府这种地方开起如此规模的店铺,其实力绝对不容小觑。

他带着伙计们在“聚宝楼”外围转了一圈,发现这家店经营的范围极广,从名贵的珠宝玉石、古董字画,到珍稀的皮毛药材、海外香料,几乎囊括了所有能想到的奢侈品。

而且,看店铺的布置和伙计的做派,显然是走的顶级高端路线。

“东家,这家店的东西,怕是都贵得吓人吧?”赵石头咋舌道。

“那是自然,”赵铁柱笑道,“能来这里消费的,非富即贵。咱们的‘铁柱工坊’将来要想在应天府打开局面,这‘聚宝楼’,说不定就是咱们的第一个对手”

就在赵铁柱暗中观察“聚宝楼”的时候,麻烦却主动找上了门了。

起因是赵石头看上了一个路边小摊上售卖的泥塑小玩意儿,那泥人捏的是个憨态可掬的胖娃娃,十分喜庆。

赵石头想着买回去给家里的弟妹当个小礼物,便上前询问价格。

摊主是个五十多岁的老汉,见有客人上门,连忙热情招呼。双方你来我往,很快就谈妥了价格,十文钱一个。

赵石头高高兴兴地掏出十文钱递过去,正要接过泥人,突然伸出一只手,一把将那泥人抢了过去。

“这胖娃娃做得倒是有趣,爷要了!”一个轻佻的声音响起。

赵石头一愣,转头看去,只见一个二十岁上下的年轻男子,穿着一身锦缎衣衫,头戴逍遥巾,手里拿着一把折扇,正把玩着那个泥塑胖娃娃。

他身后还跟着两个家丁模样的随从,都是一脸的倨傲。

“这位公子,这泥人是我先看上的,而且己经付过钱了。”赵石头虽然有些怵对方的排场,但还是据理力争。

那锦衣公子用折扇敲了敲手心,斜睨着赵石头,嗤笑道:“你付钱了?笑话!在本公子眼里,这应天府地面上,只要是爷看上的东西,那就是爷的!多少钱?爷双倍给你!”说着,从怀里摸出一把铜钱,随手扔在地上,叮叮当当散落一片,怕是有二三十文。

摊主老汉见状,吓得脸色发白,连连摆手:“公子爷,小老儿不敢,不敢……”

赵石头年轻气盛,哪里受得了这种羞辱,顿时涨红了脸:“你这人怎么不讲道理!凡事总有个先来后到吧!”

“道理?”锦衣公子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哈哈大笑起来,“在这应天府,本公子就是道理!怎么,你不服?”他身后的两个家丁也同时上前一步,恶狠狠地瞪着赵石头,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动手的意思。

赵铁柱在一旁看得清楚,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他倒不是怕事,只是初来乍到,不想平白无故惹上麻烦。

但眼看自家伙计受辱,若是不出头,未免也太说不过去了。

他走上前,拍了拍赵石头的肩膀,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对着那锦衣公子拱了拱手,不卑不亢地说道:“这位公子,我这伙计年轻不懂事,若有冲撞之处,还请海涵。

不过,这泥人确实是我等先与摊主谈妥,并且己经付了钱款。

公子若是喜欢,不妨另选一个。

锦衣公子上下打量了赵铁柱一番,见他虽然穿着普通,但气度沉稳,眼神中并无惧色,不由得微微有些意外。

他哼了一声,道:“你又是什么东西?敢来教训本公子?”

“在下赵铁柱,一个小小的生意人。”赵铁柱淡淡说道,“谈不上教训,只是就事论事罢了。出门在外,和气生财嘛。”

“生意人?我看你们就是一群外地来的土包子!”锦衣公子越发不屑,“少在本公子面前提什么和气生财!本公子今天就要这个泥人,你们能奈我何?”他说着,便要转身离开。

“慢着!”赵铁柱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锦衣公子脚步一顿,有些不耐烦地回头:“怎么?还想动手不成?”

赵铁柱笑了笑:“动手倒不至于。只是想提醒公子一句,强买强卖,欺压良善,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这应天府乃是天子脚下,王法昭昭,公子如此行事,就不怕有损令尊令堂的清誉吗?”

这话就有点诛心了。

锦衣公子脸色微微一变,他平日里嚣张跋扈惯了,仗着家里有些势力,寻常百姓和小商贩大多敢怒不敢言。

但被人当街指着鼻子说会玷污父母名声,还是头一遭。

他眼神阴鸷地盯着赵铁柱:“你少在这里妖言惑众!本公子行事,何须你来置喙!识相的赶紧滚,否则别怪本公子对你们不客气!”

“不客气?”赵铁柱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我倒想看看,你要如何不客气法?”他虽然不想惹事,但也绝不是怕事的主。

对方如此蛮横,若是退缩了,以后在这应天府地面上,岂不是任人拿捏?

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周围的百姓也纷纷驻足围观,对着锦衣公子指指点点,显然是认得此人,也对其平日的恶行多有耳闻。

锦衣公子被众人看得脸上有些挂不住,恼羞成怒道:“好大的胆子!给我上!把这几个不长眼的东西,扔到秦淮河里喂鱼!”

他身后的两个家丁闻言,立刻如狼似虎地扑了上来。

赵铁柱身后的几个伙计也不是吃素的,都是平日里在“铁柱工坊”干活,膀大腰圆,力气不小。

虽然没练过什么正经武功,但对付两个寻常家丁,还是绰绰有余。更何况,他们人多势众。

“保护东家!”赵石头大喊一声,率先迎了上去。

双方顿时扭打在一起。

那两个家丁虽然有些拳脚功夫,但赵铁柱这边人多,而且都是常年干体力活的,打起架来也有一股子狠劲。

不一会儿,那两个家丁就被打得鼻青脸肿,连连后退。

锦衣公子见状,又惊又怒,指着赵铁柱骂道:“反了!反了!你们竟敢当街行凶!等着,本公子这就去报官,把你们全都抓进大牢!”他说着,便想开溜。

“想走?”赵铁柱冷笑一声,一个箭步上前,伸手便抓住了锦衣公子的手腕。

那锦衣公子平日里养尊处优,哪里是赵铁柱的对手,手腕被抓住,疼得他龇牙咧嘴,连连求饶:“放手!放手!疼死我了!”

“现在知道疼了?”赵铁柱手上微微用力,“刚才不是很威风吗?”

“我……我错了!我不该抢你们的东西!求求你,放了我吧!”锦衣公子额头上冷汗都下来了,他感觉自己的手腕快要被捏碎了。

赵铁柱见他服软,也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大,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

他松开手,淡淡说道:“今日之事,就当是个教训。以后出门在外,还是收敛一些为好。应天府虽然繁华,但也不是任谁都能横行霸道的地方。”

锦衣公子揉着发红的手腕,眼神中充满了怨毒,但嘴上却不敢再放肆,只是连连点头称是。

“至于这个泥人,”赵铁柱从他手中拿过那个胖娃娃泥塑,递给摊主老汉,“老伯,惊扰了您的生意,实在抱歉。这泥人我们不要了,这二十文钱,权当是给您的赔偿。”

摊主老汉哪里敢收,连连推辞。

赵铁柱也不勉强,将泥人轻轻放在摊位上,然后对着锦衣公子道:“还有你,把刚才扔在地上的铜钱捡起来,还给老伯。另外,再拿出二十文,作为惊吓老伯的赔偿。”

锦衣公子虽然心中不忿,但形势比人强,不敢不从。

只好忍气吞声地弯腰将散落在地上的铜钱一枚枚捡起,又从怀里掏出二十文,一起递给了摊主老汉。

摊主老汉战战兢兢地接过,连声道谢。

“好了,此事己了,公子请便吧。”赵铁柱挥了挥手。

锦衣公子如蒙大赦,恶狠狠地瞪了赵铁柱一眼,带着两个鼻青脸肿的家丁,狼狈不堪地钻进人群溜走了。

“东家威武!”赵石头和其他几个伙计纷纷上前,一脸崇拜地看着赵铁柱。

周围的百姓也爆发出了一阵叫好声,显然对赵铁柱这种为民除害的举动十分赞赏。

赵铁柱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对着摊主老汉温言道:“老伯,让您受惊了。以后若是再遇到这种恶少欺凌,尽管去城东‘客似云来’客栈找我赵铁柱,我替您做主。”

摊主老汉感激涕零,连连作揖。

一场小小的风波就此平息。赵铁柱带着伙计们继续在街上闲逛,但心情却不像之前那么轻松了。

“东家,刚才那小子看着不像善茬,咱们这么得罪了他,他会不会找人来报复啊?”赵石头有些担忧地问道。

赵铁柱沉吟道:“报复是肯定的。不过,光天化日之下,他也不敢太过放肆。我们初来乍到,本想低调行事,奈何麻烦自己找上门。也好,正好借这个机会,看看这应天府的水到底有多深。”

他顿了顿,又对赵石头说道:“石头,你找个机灵点的人,悄悄跟上刚才那小子,看看他是什么来路,住在哪里。记住,千万不要被发现了。”

赵石头连忙点头应下,立刻安排了一个平日里最擅长跟踪盯梢的伙计去了。

赵铁柱则继续带着剩下的人在城中最大的几条商业街转悠,重点考察那些经营丝绸、茶叶、瓷器、香料等大宗商品的店铺。

他发现,应天府的商业竞争,比汴京要激烈得多。不仅本地商号林立,还有许多外地来的大客商在此设立分号,各家店铺的商品种类、营销手段也更加多样化。

“看来,铁柱工坊要想在应天府站稳脚跟,不拿出点真本事是不行了。”赵铁柱心中暗道。

傍晚时分,派去跟踪的伙计回来了,带回了一个不算太好,但也不算太坏的消息。

“东家,打听清楚了。刚才那个嚣张的小子,名叫孙德才,是城南‘锦绣阁’孙老板的独子。”

“锦绣阁?”赵铁柱眉头一挑,心想还真是冤家路窄。

这孙德才,竟然就是叶知秋提到的那个强买叶家绸缎庄的“锦绣阁”的少东家!

“没错,就是那个应天府最大的绸缎庄‘锦绣阁’。据说这孙德才仗着他爹的势力,平日里在应天府横行霸道,无人敢惹。他还有个姑姑,是应天知府的宠妾,所以官府的人也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伙计将打探到的消息一一禀报。

赵铁柱冷笑一声:“原来是官商勾结,难怪如此嚣张。”

“东家,那咱们岂不是把知府的小舅子给得罪了?”赵石头有些担心。

“得罪了又如何?”赵铁柱不以为意地说道,“我们是正当防卫,占着理呢。再说了,一个小小的知府小妾的侄子,还吓不住我赵铁柱。他若是敢来找麻烦,正好新账旧账一起算!”

他原本还在考虑如何插手叶家和锦绣阁的纠纷,没想到对方竟然主动送上门来。这下好了,连调查的工夫都省了。

“不过,”赵铁柱话锋一转,“这锦绣阁既然是应天府最大的绸缎商,实力不容小觑。我们初来乍到,不能硬碰硬。得想个万全之策,既能帮了叶姑娘,又能让咱们‘铁柱工坊’的名声,在应天府一炮打响。”

他摸着下巴,眼中闪烁着光芒。

在他看来,危机往往也伴随着机遇。

这“锦绣阁”,或许就是他打开应天府市场的一个绝佳突破口。

夜色渐深,赵铁柱躺在客栈的床上,脑子里飞快地盘算着各种计划。

一场围绕着“锦绣阁”和叶家的商业战争,恐怕就要在应天府拉开序幕了。

而他赵铁柱,以及他的“铁柱工坊”,将会在这场战争中扮演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锦绣阁,孙德才……”赵铁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希望你们不要让我失望才好。”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