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长存
师道长存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师道长存 > 第13章 新雪

第13章 新雪

加入书架
书名:
师道长存
作者:
凡客人生
本章字数:
4822
更新时间:
2025-06-02

一、中心校的晨光

2003年秋分,黄卫国背着帆布包站在镇中心校门口。米黄色的教学楼前,两棵梧桐树正飘落金黄的叶子,值日学生举着笤帚追着叶子跑,像在追赶一群金色的蝴蝶。传达室的张师傅接过他的调令,眼镜滑到鼻尖:“教低年级语文?黄老师,您不是擅长带学生看星星吗?”

一年级教室在一楼,靠近操场。黄卫国推开教室门,西十双乌溜溜的眼睛立刻转向他,前排小女孩的辫梢还沾着早饭的米粒。黑板槽里积着半寸厚的粉笔灰,他想起东洼小学的老槐树,忽然觉得这白花花的粉末,像极了深秋的第一场霜。

“同学们好,”他弯腰捡起掉在地上的拼音卡片,“我是黄老师,咱们今天先学‘秋天’两个字。”粉笔尖在黑板上刚划出撇捺,后排男孩忽然指着窗外喊:“老师!梧桐叶会飞!”二十几个小脑袋立刻转向窗口,把玻璃压得咚咚响。

二、拼音与昆虫的对话

第一周的拼音课上,黄卫国总在抽屉里发现惊喜:一只用橡皮雕的甲虫、半片干枯的桂花、还有张画着拼音字母的树叶书签。小女孩小雨(同名不同人)仰着脸问:“老师,‘b’像不像一只蜗牛?”他忽然想起林场的春桃,当年她也是这样把“a”想象成张大的嘴巴。

但校长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例行听课后,对方敲着他的教案本:“拼音教学要按《教师用书》来,怎么能让学生把‘p’想象成小旗子?”办公室里,其他老师的教案本上写满了“发音部位”“书写笔顺”,而他的备注栏里,画着各种与字母形似的昆虫。

“黄老师,”隔壁班的语文组长递来杯茉莉花茶,“低年级家长最在意拼音 accuracy(准确性),您这样教,期末考拼音节怕是要吃亏。”她的保温杯上印着“优秀班主任”,茉莉花在水里沉沉浮浮,像极了杨校长的枸杞。

三、堂姐的窗台

十月中旬,黄淑芳的失眠症加重了。黄卫国去探望时,看见她抱着沈守业的军大衣坐在飘窗上,窗台上摆满了冰花标本——那是沈守业住院时最爱的教具。

“他总说,冰花是天空写给人间的信,”黄淑芳的声音像被风吹散的云,“现在这些信堆在窗台上,却没人拆了。”她忽然指着楼下的银杏树,“卫国,你看那些叶子,像不像他夹在文件里的银杏标本?”

茶几上摆着侄子的作文本,题目是《我的爸爸》。孩子只写了三行:“爸爸是穿军装的星星,他说要去雪线之上播种,现在我抬头看天,每颗星都像他的眼睛。”黄卫国注意到“雪线”二字被擦破了,露出底下的纸纤维,像道未愈的伤口。

那天傍晚,他带着侄子去操场捡落叶。男孩忽然指着香樟树问:“叔叔,树皮上的裂缝像不像地图?”黄卫国摸出随身带的放大镜,阳光穿过镜片,在树皮上投下圆形的光斑:“这是树的日记,每道裂缝里都藏着风雨的故事。”侄子掏出作业本,工工整整写下:“树的皱纹里,藏着整个秋天。”

西、霜花教案

中心校的公开课评比临近,黄卫国决定用“自然拼音法”试水。他带着孩子们在操场找“会发音的树叶”:梧桐叶的“哗哗”是h音,银杏叶的“沙沙”是s音。小雨把飘落的枫叶举过头顶:“老师!这是‘f’,风一吹就飞!”

课堂上,他用显微镜展示叶脉的“j”形分叉,用蚂蚁搬家的路线教“n”和“m”的区别。校长坐在后排,眉头越皱越紧,首到看见孩子们在拼音卡片背面画下的“字母昆虫”——b变成了蜜蜂,p化作了蝴蝶的触须。

下课后,校长把他叫到办公室,桌上摆着家长投诉信:“有家长说,孩子把‘p’写成蝴蝶,考试怎么办?”黄卫国刚要解释,看见校长办公桌上摆着沈守业送的铁皮盒——不知何时被堂姐转赠了过来。

“二十年前,我也是林场小学的学生,”校长忽然说,声音放软,“张老师带我们用冰花学写字,说每个笔画都是冬天的馈赠。”他指了指铁皮盒,“沈书记临终前托人送来这个,说里面装着‘教育的根’。”

五、雪落时的光

冬至前夜,黄淑芳忽然打电话来,声音里带着罕见的慌乱:“卫国,你侄子说要去‘雪线之上’找爸爸......”黄卫国赶到时,看见男孩站在飘窗上,手里攥着沈守业的钢笔,笔尖对着夜空。

“爸爸说过,雪线之上有永远不化的冰花,”孩子的睫毛上凝着水汽,“我想把他的钢笔送给星星,这样写信就不用邮票了。”黄卫国想起沈守业的遗嘱,把骨灰撒在了林场小学的旧址上,那里现在长满了野樱。

他蹲下来,握住男孩冰凉的手:“我们一起给星星写信吧。”台灯下,三人用银杏叶做信纸,把“爸爸,我学会拼音了”“姑姑,今天的冰花像蝴蝶”等句子写在叶脉间。黄淑芳忽然笑了,笑声里带着泪:“守业要是看见,准会说‘这才是真正的语文作业’。”

凌晨,初雪飘落。黄卫国站在窗台前,看见男孩把银杏叶信笺放在雪人头顶。月光下,那些写着拼音的叶子像金色的蝴蝶,停在雪人的睫毛上。他忽然想起张老师的日记:“教育者要像雪,看似冰冷,却为种子保存春天的温度。”

六、春芽

开春时,黄卫国的“自然拼音教学法”成了中心校的“特色项目”。他带着孩子们在操场边埋下“拼音种子”——用彩纸写着声母韵母的卡片,旁边种上向日葵。小雨指着卡片上的“b”问:“它会开出蜜蜂花吗?”

黄淑芳开始跟着社区的合唱团唱歌,侄子的作文《雪线之上的爸爸》获了县奖。颁奖典礼上,男孩捧着奖状说:“爸爸变成了星星,但他教会我用放大镜看月亮的环形山,那里有他没写完的诗。”

五月的某天,黄卫国在教室外发现了堂姐的身影。她穿着新买的藏青风衣,手里攥着沈守业的铁皮盒,里面装着几支彩色粉笔:“卫国,我想看看你说的‘会开花的拼音’。”

孩子们立刻围上来,把黄淑芳拉到蒲公英丛中。小雨摘下朵绒球轻轻一吹:“这是‘p’,蒲公英的降落伞!”男孩们趴在地上看蚂蚁搬家:“老师,蚂蚁排队像‘m’,它们是不是在念拼音?”

黄淑芳忽然蹲下身,用粉笔在水泥地上画了朵冰花。阳光穿过她的指尖,在孩子们的笑脸上织出七彩光斑。黄卫国看见堂姐袖口露出的红头绳,和记忆中母亲的一模一样。远处的上课铃响起,那声音不再是催促,而是像铁轨震动,带来远方的春信。

【雪落时编织童话,春归时埋下星光;师道如舟,渡人亦渡己】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