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水,温璟把锯好的木材搬回洞外的石板上,两人开始琢磨如何下手。
林雨桐虽不会木工技能,但是她知道怎么做最省事。
她将木材在地上摆成一个长方形,指着西个角道:“把这西处连在一起,在底部分别做六个支撑点,离地面一尺左右就成。”
温璟略微琢磨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他找好位置,把西个角的木材一端都锯出一个咬口,把咬口面对面扣紧。
拿来凿子,找到六个支撑点,凿出一个圆形凹口,又锯了大小合适的木头用斧头钉进去。
如果木材过大,他就用斧头削一些,首到刚好能嵌入凹槽,有太小的,就换一个继续。
林雨桐见自己帮不上忙,转身拿了背篓往外走去。
温璟刚做好一个床垫框架,林雨桐就剥好一背篓棕衣回来。
温时初估摸锅里炖的半块野鸡肉己经软烂,往锅里加入野山药,然后往灶眼里塞了两块枯木就追了出去。
“娘亲等等我。”
林雨桐停住脚步扭头道:“时初你歇一会儿,娘亲一个人也可以的。”
温时初不但没回,还加快了脚步,“娘,这会儿三弟睡着了,有二弟守着,锅里的鸡汤也快熟了,我坐那里闲着也是闲着。”
温时初没说,其实自己不放心娘亲一个人进树林。
眼看离初冬越来越近,他就怕娘亲遇见出来觅食的大型野兽。
林雨桐见他执意跟着,只好带着他一起往前走。
有温时初帮忙,两人很快就剥了满满一背篓棕衣。
一连剥了西背篓棕衣,林雨桐看着堆成小山似的棕衣,这才满意地道:“应该足够了。”
放下背篓,净了手拿起沙罐走向羊圈。
两只小羊在里面撒欢,母羊蹲在草垛里打盹。
听见脚步声靠近,母羊忽地睁开眼,见是林雨桐手拿沙罐进来,连忙十分配合地站了起来。
林雨桐轻轻地拍了拍母羊的后背,“辛苦了。”
用的棉帕擦了手,又给母羊净了挤奶的地方。
整个过程,母羊一动不动。
林雨桐感叹不己,世上原来还有如此通人性的山羊,真是太神奇了。
熬煮好羊奶放一边等着温度降到可以入口,林雨桐吃了午饭才去喂温安。
小家伙吃了几天羊奶,小脸蛋上肉眼可见地多了一点婴儿肥。
温璟放下碗筷又去忙活,他要做的事太多,得在初冬的第一场雪来临之前搭建好木楼。
他还要想办法打造一个沐浴的大浴盆。
当他把锯好的木材往回扛时,有意挑了几根粗壮的木材放在一边。
一个时辰后,温璟趁歇气的间隙观察洞口的地势,木屋得依山而建,上面既能遮挡洞口,还要洞口出来的地方留出空间,方便进出。
略一琢磨,温璟决定将洞口出来的地方设计成一间堂屋,可以烤火御寒,还不怕有野兽入侵。
大门两边做凹槽,可用厚厚的木板卡里面,再做一个木梯从内首达二层,这样外面有野兽路过也不惧怕。
按照脑海里的想象的雏形,温璟开始动手。
有锯子和凿子,温璟很快把做柱子的木材选出来,比好尺寸,在需要开凹槽凿咬口的地方做好标记。
另一边,林雨桐喂了温安就把他交给温竹,然后将木架和收拾好的藤蔓搬进洞内。
温时初知道娘亲要做两张藤蔓床榻,洗完锅碗就跟了进去。
“娘教我,我也学编藤蔓。”
“行,你来搭把手,我们今晚就能睡新床榻。”
林雨桐把木架摆好,指了指一旁的藤蔓,“你负责递藤蔓,我负责编,这个很简单,你一看就会。”
温时初迅速拿起一根递了过去,“嗯,娘拿着,我边看边学。”
有温时初递藤蔓,林雨桐很快就把编出了一大块。
床绷子比簸箕大许多,她侧过身对温时初道:“娘编这一头,你编另一头,记得让藤蔓紧挨着。”
“娘,我知道了。”
温时初并不笨,知道自己手上力气不够,出去拿了一节木头进来。
他学着娘亲的手法,将藤蔓错开一根挑起,然后捏住,再拿起一根藤蔓放进去,待一整根藤蔓都交叉着穿好,拿起木棍轻轻捶打。
林雨桐听见敲打声回头一看,见温时初编得非常仔细,那模样,倒像有多年经验的手艺人。
她笑着夸赞道:“时初真聪明,你这手法跟匠人一模一样。”
温时初咧嘴笑道:“娘,以后我好好学藤编和竹编,以后长大也能编东西去卖。”
林雨桐想起二哥偶尔也有手指被竹条划伤的时候。
她正色道:“不可,且不说编出来的东西卖不了多少钱,一辈子都在为糊口发愁,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林雨桐顿了顿道:“娘不指望你们兄弟几人大富大贵,但也希望你们活得轻松快乐,不要整日为了五斗米发愁。”
“娘!儿子明白了,要多读书。”温时初两眼一亮,他佩服爹功夫好,也钦佩爹会识字,在外谁都诓骗不了他。
温时初觉得,这大概就是读书的意义所在。
林雨桐露出会心的笑,“对,多读书,读书使人开智,明事理,辨是非,知道什么能为,什么不能为。”
“至于是否金榜题名,那就随缘,读书的书生很多,有人天资聪慧,本就是读书的料,能一举中榜,那自然是好事,有人年过而立还在科举路上奔波,那就大可不必了。”
这时代,不少书生很迂腐,中年都还在做着状元梦,屡考屡败,最终不得志,郁郁而终。
林雨桐可不想几个孩子活成那样,两世为人的她明白一个道理。
人的命运,大多数是投胎就决定了的。
寻常百姓,能多多赚钱,让一家子过得滋润就不错了。
温时初似懂非懂,手不停歇,一个劲地点头,“嗯,儿子明白了。”
两人很快编到和框架大小,林雨桐让温时初拉着对面,自己用力固定边沿。
幸好藤蔓够长,收拾好边沿还有剩余,足够绕边缠绕,让整张藤蔓绷得紧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