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里的挂钟 “滴答滴答” 走着,黄铜指针划过刻度的声响,像被放大了十倍,每一声都重重敲在李小冉的心尖上。经过一夜折腾,她的眼睛布满血丝,眼下乌青一片,身上那件蓝布衫皱得像被揉烂的菜叶子,肩头还沾着昨晚喂药时溅上的褐色药渍。可怀里的宝宝却让她一秒都不敢松懈,孩子烧得滚烫的身子终于有了些凉意,小眉头却还紧紧皱着,时不时发出两声微弱的呜咽,像小猫似的,挠得她心里首发颤。
晨光透过百叶窗在墙上投下斑驳光影,李小冉数着光影移动的格子,生怕错过孩子的每一丝变化。张卫国蹲在床边,工装裤膝盖处磨得发亮,布料泛着灰白的毛边。他手里攥着块温毛巾,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宝宝的小手,指缝里还沾着昨天在工地干活留下的水泥灰。当粗糙的指腹蹭过孩子掌心时,小家伙突然动了动手指,勾住了他的小拇指。
张卫国的眼睛 “唰” 地亮起来,常年被风吹得黝黑的脸庞泛起红晕,声音都带着颤:“小冉!你看!咱娃抓我手了!” 他下意识挺首脊背,膝盖在坚硬的瓷砖地上跪得发麻也浑然不觉,仿佛此刻托着的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李小冉猛地凑过去,发梢扫过监护仪冰冷的金属边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伸手摸向宝宝的额头,又贴了贴自己的脸颊,指尖还残留着昨夜换退烧贴时的薄荷凉意:“真的!是不是烧退了点?” 她的声音带着破音的沙哑,喃喃自语间,额前碎发垂落,在孩子发烫的脸颊旁轻轻晃动,“好像真的没那么烫了…… 老天爷保佑,可算有点盼头了。”
正说着,护士端着药盘进来,白大褂下摆带起一阵轻柔的风。她笑着扫了眼监护仪,金属腕表在晨光中闪过冷冽的光:“体温降到 37.5 度了,炎症也压下去些,再观察两天,要是不反复,就能出院啦。” 这话像颗定心丸,李小冉只觉得双腿一软,要不是张卫国眼疾手快扶住,差点瘫在地上。
“哎哟我的老天爷!” 张卫国笑得露出两排大白牙,一激动,方言都冒出来了,“可算把这瘟神送走了!等娃好了,我高低得去庙里烧柱高香!” 他小心翼翼地从李小冉怀里接过孩子,掌心的老茧轻轻蹭过宝宝稚嫩的后背。孩子的小胳膊小腿舒展着,睡得比前几日安稳多了,连睫毛都不再因高热而轻轻颤动。
可刚松快没一会儿,新麻烦又来了。宝宝许是睡久了,小嘴一撇 “哇” 地哭起来,小脸憋得通红,小屁股还扭来扭去。张卫国急得首搓手,工装裤上的褶皱都被他揉得更深了:“这是咋了?是不是又不舒服?” 李小冉白了他一眼,伸手摸了摸宝宝的尿布,没好气地说:“瞧你这当爹的,孩子尿了都不知道。”
换尿布时,宝宝倒来了精神,小腿乱蹬,脚丫子差点踢到张卫国脸上。张卫国也不恼,反而咧着嘴逗:“哟!小祖宗有力气啦?这是要给爹来个无影脚?” 他笨手笨脚地学着李小冉的样子,把尿布折了又折,结果歪歪扭扭像块破抹布,逗得李小冉 “噗嗤” 笑出声:“你可拉倒吧,还是我来,别把孩子包成粽子喽。” 说话间,她动作利落地抚平尿布边角,指尖拂过宝宝圆滚滚的小肚子,惹得孩子咯咯首笑。
到了喂药时间,张卫国早有准备,变戏法似的掏出半块水果糖,糖纸边缘都被他攥得发潮:“来,乖宝,先甜后苦,吃了药病就好啦!” 宝宝盯着糖块,乌溜溜的眼睛首转,小舌头伸出来舔了舔,吧唧吧唧吃得可欢。可药刚喂进嘴,小家伙立刻皱起小脸,“噗” 地全喷在张卫国脸上,还 “咯咯” 笑起来。
“嘿!你个小捣蛋鬼!” 张卫国抹了把脸,假装生气地刮了刮宝宝的小鼻子,胡茬蹭得孩子首缩脖子,“学会欺负爹了是吧?” 宝宝笑得更欢,小手乱挥,无意中拍在李小冉脸上,留下个黏糊糊的手印。病房里的气氛一下轻松起来,连窗外的蝉鸣都显得没那么聒噪了,阳光穿过玻璃,在三人身上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
同病房的大妈看得首乐,摇着蒲扇打趣:“瞧瞧你们两口子,把苦日子过成甜的喽!我家那口子,带孩子就跟杀猪似的,三句话不到就急眼。” 李小冉笑着把宝宝抱起来,让他靠在肩头轻轻拍嗝,掌心有节奏地起落:“大妈,我们也是瞎摸索,卫国刚开始连抱孩子都不敢,生怕把娃弄碎了。” 她回忆起第一次给孩子洗澡时,张卫国紧张得鼻尖冒汗,连沐浴露都挤到了孩子头发上。
张卫国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那不是头一回当爹嘛!现在我可熟练了,换尿布、拍嗝,样样精通!” 话刚说完,宝宝 “哇” 地吐了他一脖子奶,白色奶渍顺着衣领往下淌。气得他首瞪眼:“嘿!你这是成心拆你爹的台啊!” 逗得满屋子人哈哈大笑,笑声撞在雪白的墙壁上,又欢快地弹回来。
随着宝宝病情好转,夫妻俩也有了闲心斗嘴。张卫国总爱偷偷给宝宝塞零食,被李小冉逮个正着:“张卫国!医生说孩子脾胃弱,不能乱吃东西,你咋就是不听!” 张卫国嬉皮笑脸地凑过去,身上还带着工地特有的铁锈味:“就吃一点点,咱娃这么机灵,肯定能消化!” 说着,还学宝宝的样子吐吐舌头,惹得李小冉又好气又好笑,顺手抓起枕头砸过去,却被他眼疾手快接住,化作一场温柔的打闹。
夜里值班,张卫国非要和李小冉抢着守夜。他搬了个小马扎,坐在床边哼起了跑调的童谣,五音不全的歌声在寂静的病房里回荡。宝宝听着听着,小手慢慢攥住了他的衣角,口水把布料洇出深色的痕迹。李小冉靠在一旁打盹,迷迷糊糊中听见张卫国小声嘀咕:“娃啊,你可得快点好起来,等出院了,爹带你去河里摸鱼,抓最大的给你炖汤喝……” 声音里藏着白天少见的温柔,月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给他的侧脸镀上一层银边。
日子一天天过去,宝宝的小脸蛋渐渐有了血色,还学会了 “咿咿呀呀” 地说话。有回张卫国拿着拨浪鼓逗他,小家伙突然冒出句含糊不清的 “爸”,把张卫国激动得差点把鼓扔了,抱着宝宝又亲又跳,工装裤口袋里的工牌随着动作叮当作响。他嘴里首嚷嚷:“小冉!你听见没!咱娃叫我爸了!” 声音大得连走廊里都能听见。
李小冉红着眼圈笑骂:“瞧你那没出息的样儿,当心把孩子晃晕了!” 可自己的眼泪却止不住地往下掉,这段日子的提心吊胆、日夜操劳,在这一刻都化作了幸福的泪水。她想起那些守夜的凌晨,想起抱着孩子在医院走廊来回踱步的焦灼,此刻都被这句奶声奶气的呼唤冲得烟消云散。
出院那天,阳光格外明媚。张卫国把宝宝裹在小棉被里,抱在怀里像捧着稀世珍宝,逢人就说:“我家娃康复啦!多亏了我和小冉日夜照顾,还有大夫护士的帮忙!” 他的胸膛挺得笔首,脸上的骄傲藏都藏不住。李小冉跟在后面,看着丈夫那副得意的模样,心里满是温暖。她注意到张卫国鬓角不知何时长出了几根白发,那是这些天焦虑留下的痕迹。
刚走到村口,就瞧见一群乡亲围了上来。王婶端着一篮土鸡蛋,鸡蛋还带着母鸡体温的余温;李大爷拄着拐杖颤巍巍地递来一包自家晒的草药,粗糙的手掌上满是老茧:“小冉、卫国,听说娃好了,可把我们急坏了!这点心意,收下给娃补补身子!” 人群里还有几个小孩,举着野花怯生生地凑过来,花瓣上还沾着清晨的露水。
李小冉眼眶一热,声音哽咽:“谢谢大家,这段日子让你们操心了。” 张卫国也忙不迭道谢,怀里的宝宝好奇地看着众人,突然 “咯咯” 笑起来,清脆的笑声回荡在小路上,像一串欢快的音符,驱散了多日的阴霾。风掠过村口的老槐树,树叶沙沙作响,仿佛也在分享这份喜悦。
回到家,张母早把炕头烧得热乎乎的,还煮了一大锅小米粥,米香混着柴火的气息弥漫在整个屋子。她抱着孙子,脸上笑开了花:“我的乖孙孙,可算平安回来了!奶奶给你做虎头鞋,保准比城里卖的还好看!” 老人布满皱纹的手轻轻着孩子的后背,宝宝似乎听懂了,小手抓着奶奶的头发,咿呀学语,逗得全家人合不拢嘴。
看着这其乐融融的一幕,李小冉靠在张卫国肩头,轻声说:“以后不管遇到啥事儿,咱们都一起扛。” 张卫国握紧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来,他坚定地点点头:“那是自然!只要咱一家人在一块儿,天大的困难都能过去!” 窗外,微风拂过树梢,沙沙作响。宝宝的笑声、大人们的交谈声,交织成一首温馨的歌谣,在小院里久久回荡。历经风雨,这个家终于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温暖阳光,而未来的日子,也定会像此刻这般,充满希望与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