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战后谋发展,隐患悄然生
土木堡之战胜利后,京城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然而林小凡却没有丝毫懈怠。他深知,这场胜利虽暂时击退了瓦剌,但大明面临的局势依旧错综复杂,犹如置身于暗礁密布的海域,稍有不慎便可能再次陷入危机。
回朝后的林小凡,迅速投身于国家的重建与发展之中。他每日早朝都会与大臣们深入探讨各项治国方略,从军事防御到民生经济,从教育文化到外交策略,事无巨细,一一过问。
在军事方面,林小凡大力加强边防建设。他下令在边境地区增修堡垒、加固城墙,同时扩充边防驻军,定期进行军事演练,提高军队的实战能力。“瓦剌虽败,但贼心不死,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让他们不敢轻易进犯。”林小凡在朝堂上神情严肃地说道。
为了提升军队的装备水平,林小凡鼓励工匠们进行技术创新。他将自己所知的一些简单机械原理传授给工匠,指导他们改进武器制造工艺。在他的推动下,明军陆续装备了改良后的弓弩,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还研制出了一些新型的攻城器械,以备不时之需。
民生经济亦是林小凡关注的重点。战争使得许多地方民生凋敝,百姓生活困苦。林小凡颁布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减免受灾地区的赋税,发放赈济粮款,帮助百姓重建家园。他还鼓励开垦荒地,推广新的种植技术,提高粮食产量。“百姓乃国家之根本,只有百姓安居乐业,我大明才能繁荣昌盛。”林小凡常常这样告诫大臣们。
为了促进商业发展,林小凡放宽了商业限制,降低商税,鼓励商人进行贸易活动。他还支持修建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改善交通条件,为商业流通提供便利。一时间,大明境内商业活动日益活跃,各地的集市贸易繁荣起来。
教育文化方面,林小凡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加大了对学校的投入,修缮学府,聘请知名学者任教,鼓励学子们勤奋学习。同时,他改革科举制度,注重选拔有真才实学、能为国家办实事的人才。“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我们要为有志之士提供广阔的舞台,让他们为大明的兴盛贡献力量。”林小凡说道。
在林小凡的积极治理下,大明逐渐恢复了生机与活力,国力蒸蒸日上。然而,就在一片繁荣的表象之下,一些隐患却悄然滋生。
随着商业的发展,一些富商巨贾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开始与官员勾结,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利益集团。他们垄断市场、哄抬物价,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商业秩序。一些地方官员在利益的诱惑下,贪污受贿,对百姓横征暴敛,导致民怨沸腾。
在军事上,虽然军队的装备和训练有所提升,但部分将领却滋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他们在训练中敷衍了事,对士兵管理松弛,军队纪律逐渐涣散。而且,随着边境局势的暂时缓和,一些边防将领开始懈怠,对瓦剌的侦察和防范有所放松。
林小凡起初并未察觉到这些潜在的问题。他每日忙于处理政务,致力于国家的发展大计,却忽略了这些隐藏在暗处的危机。
一日,林小凡在批阅奏章时,发现了一些异常。有几份奏章纷纷弹劾某地方官员贪污受贿、欺压百姓。林小凡眉头紧皱,心中大为恼火:“朕一心为百姓谋福祉,竟有官员如此胆大妄为,公然违背朕的旨意!”
他立刻下令成立调查组,对被弹劾的官员进行彻查。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庞大的贪污腐败网络逐渐浮出水面。这些官员相互勾结,不仅在地方上鱼肉百姓,还与京城的一些权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林小凡怒不可遏:“必须严惩这些贪官污吏,以正国法,平民愤!”他果断下令将涉案官员全部革职查办,依法严惩。然而,这次事件让林小凡意识到,大明的吏治己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必须进行全面整顿。
与此同时,边境传来了一些不安的消息。有斥候禀报,瓦剌在边境地区频繁调动兵力,似乎在谋划着新的行动。林小凡心中一紧,他深知,瓦剌不会轻易放弃对大明的觊觎,之前的失败只是让他们暂时蛰伏,如今恐怕又要卷土重来。
“看来,朕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吏治整顿刻不容缓,边防防务也必须加强。”林小凡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
他再次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朝堂上,气氛凝重。林小凡面色严肃地说道:“诸位爱卿,如今我大明看似繁荣,但实则隐患重重。吏治腐败,民怨渐生;瓦剌在边境蠢蠢欲动,随时可能再次进犯。我们该如何应对?”
大臣们纷纷低头沉思,片刻后,一位老臣站出来说道:“陛下,吏治腐败关乎国家根基,必须大力整顿。可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和考核,对贪污腐败者严惩不贷。同时,要加强对官员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牢记为百姓服务的宗旨。”
另一位大臣也说道:“陛下,对于瓦剌的威胁,我们应立刻加强边境侦察,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同时,增派精锐部队驻守边境,做好防御准备。另外,可以与周边部落加强联系,结成联盟,共同抵御瓦剌。”
林小凡听了大臣们的建议,觉得很有道理。他点头说道:“就按诸位爱卿所言,立刻着手办理。设立监察机构一事,交由吏部尚书负责,务必尽快落实。边境防务由兵部尚书统筹安排,增派兵力,加强侦察,不得有误。”
大臣们领命而去,林小凡望着他们的背影,心中忧虑重重。他知道,解决这些问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定的决心。大明这艘巨轮,在经历了土木堡之战的风浪后,又面临着新的挑战,而他作为掌舵者,必须引领大明冲破重重困难,驶向繁荣稳定的彼岸。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小凡全身心地投入到解决这些问题之中。他密切关注着监察机构的设立进度,时常听取汇报,确保监察工作能够公正、有效地开展。对于边境防务,他更是亲自过问,详细了解军队的部署和训练情况。
然而,事情并非一帆风顺。在整顿吏治的过程中,一些既得利益者开始暗中抵制,他们想方设法阻碍调查,甚至试图抹黑林小凡的改革举措。在边境,瓦剌的行动愈发诡秘,给明军的侦察和防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面对这些阻力,林小凡没有退缩。他坚定地说道:“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朕都不会放弃。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为了百姓的幸福安康,朕定要将这些隐患彻底消除!”
林小凡一方面加大对抵制改革者的打击力度,毫不留情地揭露他们的罪行,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另一方面,他不断调整边境防务策略,增加侦察手段,提高明军的应变能力。
在林小凡的坚持和努力下,吏治整顿逐渐取得了成效。越来越多的贪官污吏被查处,官场风气为之一振。边境防务也得到了加强,明军对瓦剌的动向有了更准确的掌握,防御体系更加稳固。
然而,林小凡清楚,这些只是暂时的成果。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实现大明的长治久安,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瓦剌的威胁,始终如同一把高悬的利剑,让他不敢有丝毫的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