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宣再次中兴汉室后,大汉还会继续兴盛吗...
“不愧是我大汉子孙啊!”刘邦欣喜的说道。
“始皇!现在城中食物充足,要不等几名新皇咱们再出城?”汉朝众位皇帝说道。
“你们是说咱们剩下的日子啃苹果吗?现在城中肉食己无,朕要吃肉!”
“政哥!龙头不是说过可以以物换物吗”刘邦护犊子的说道。
“也对,亥儿,你去问问龙头怎么兑换”。
“喏”
“龙头,这些苹果和这桶水可以换多少牛肉和猪肉?”
“320个苹果一个为一铜钱,一桶水十铜钱总共330铜钱算是你们的存货360铜钱总共690铜钱,大约是8.5两牛肉,换不换?”
看着比例价格,胡亥暗自说道“这尼玛抢劫啊!。”
“这一换城中国库就空了,你便宜点,朕便多买点。”始皇走来说道。
“可以!九折,多了不卖。”
“我们还有一把青铜剑,能卖多少?”
“50铜钱”
“算上这些一共是十两有余”
“可以,换吧!”
靠着剩余的三桶水和十两牛肉,皇帝们度过了十六天...
“大汉孝元帝刘奭,汉朝第十一位皇帝。公元前74年-公元前48年”
看着刘奭,刘邦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一定来的是昏君”
“彻儿!你去把他带过来。”
刘邦的语气较比前几位皇帝似乎变得很差。
“后世拜见高祖!”
“起来吧,你在位的时候干了些什么!”
后世在位时,旁白:
大汉元帝刘奭,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在位期间,宠信宦官,导致朝政腐败,社会动荡不安。他的昏庸和无能,不仅使国家陷入了困境,也让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刘奭出生于公元前 74 年,是汉宣帝刘询的长子。他自幼聪慧,喜欢读书,曾经深受父亲的喜爱。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变得懒惰和奢靡。他终日沉湎于酒色之中,不关心国家大事,也不理会百姓的疾苦。
公元前 49 年,汉宣帝驾崩,刘奭继位,成为了大汉的新皇帝。他即位初期,曾经有过一些积极的举措,比如任命贤能的大臣,改革弊政等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本性逐渐暴露出来。他开始宠信宦官,让他们掌握了朝政大权。这些宦官们为了谋取私利,不惜欺压百姓,贪污受贿,搞得社会乌烟瘴气。
刘奭对宦官的纵容和包庇,也引起了大臣们的不满和反对。他们多次进谏,希望刘奭能够振作起来,整顿朝政。但是,刘奭却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他甚至还听信宦官的谗言,迫害忠良,使得朝廷上下人人自危。
在刘奭的统治下,大汉的国力逐渐衰落,边境地区也不断受到外敌的侵扰。他不关心军队的建设和训练,也不重视外交关系,使得大汉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汉元帝时期,宫廷画师毛延寿因为王昭君不愿意贿赂他,就故意把王昭君画丑,因此王昭君一首未能得到汉元帝的宠幸。首到汉元帝要选和亲的宫女,王昭君才被选上。
汉元帝在王昭君离开后,也非常想念她。他经常想起王昭君的美貌和温柔,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好好珍惜她。他甚至想过要把王昭君接回来,但是又怕引起匈奴人的不满,只好作罢。
公元前 33 年,刘奭驾崩,享年 43 岁。他死后,庙号为高宗(后被废),谥号为孝元皇帝。他的一生,是昏庸和无能的一生,他的统治,也给大汉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昏庸!无能!我大汉哪个皇帝不是响当当的明君,你倒好!竟然宠幸起了阉货!”刘询愤愤的说道。
“啊哈哈哈哈~你们大汉也不行啊,算来这不也才一百来年吗!”
“你们大汉己经一百多年了,你还不知足吗”
“我可要学习一下政哥你,知足常乐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