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审判完萧昭业,始皇似乎被气得半死,看到又来新皇便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大齐世祖文皇帝萧长懋(公元458年-公元493年)”
“大齐海陵恭王萧昭文(公元480年-公元494年),南齐第西位皇帝。”
孙权:“又来了,来吧,反正不出城,这差事还可以了。
小子,这些是城中规矩,熟读,背诵,不要触犯,你先看看,没问题就带你去咸阳宫候审了。”
萧长懋/萧昭文:“嗯...,那走,走吧。”
孙权:“起驾咸阳宫~走你~”
咸阳宫内:
始皇:“嗯...朕突然身体有些不适,先去方便一下,你们先审。”
始皇走后...
刘邦:“你们听他忽悠咱们,他就是被气的,咱们等会儿他,等他来了再审。”
半炷香后...
始皇:“嗯!排出毒素,一身轻松啊,你们审完啦吗。”
刘邦:“还没审,那不等你的吗。”
始皇知道这一劫他是逃不过去了。
始皇:“擦,朕什么场面没见过,想当初面色不改的审完刘彧和刘昱,我就不信这萧长懋和萧昭文比他俩还猎奇。
来来来,你说说,朕看看你俩能猎奇到啥程度。”
旁白(龙头饰):
“大齐世祖文皇帝萧长懋,高帝萧道成的孙子,武帝萧赜长子,郁林王萧昭业之父,母为武穆皇后裴惠昭。
刘宋时期,萧长懋起家秘书郎,迁任晋熙王抚军主簿。沈攸之之乱平定后,回到都城建康。
升明三年即479年,出任左中郎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南齐建立后,受封南郡王,为东晋、南朝以来嫡皇孙封王之始,进号征虏将军,迁侍中、中军将军,镇守石头城。
齐武帝即位,授南徐州刺史,册立为皇太子。崇尚名节,礼待文士,审理冤狱,颇得人心。
永明十年即492年,萧长楙薨逝,年仅三十六岁,追封文惠太子。
其子萧昭业即位,追封皇帝,史称文皇帝,庙号世宗,安葬于崇安陵。
大齐海陵恭王萧昭文,齐武帝萧赜之孙,文惠太子萧长懋次子,郁林王萧昭业异母弟,母为许宫人。
齐武帝即位,作为皇孙,受封临汝公,出任济阳太守,迁南豫州刺史。萧昭业即位,授中军将军、扬州刺史,册封新安郡王。
隆昌元年即494年,在辅政大臣西昌侯萧鸾安排下,即位称帝,年号延兴。朝政大权完全掌握在萧鸾手中,废为海陵郡王。
延兴元年十一月,遇害,终年十五岁,谥号为恭。”
始皇:“嘶,你俩好像...呃,看来是朕带了有色眼镜看你们两个,不好意思,呃中等房,都中等房,带下去吧。”
王莽:“嘶,不对啊,萧长懋是萧昭业追封的,为什么他和萧昭文一起来了。”
龙头:“呃...天机不可泄露。”
虽然萧长懋和萧昭文的到来缓和了始皇的心情,但南朝来的皇帝,还是把始皇气的不行,于是决定出城散散心。
始皇:“刘邦、刘彻、刘宏、曹操、刘备、司马懿、司马绍,哦对了,还有胡亥,你们随朕出城,至于王莽...”
王莽听到自己的名字后,眼巴巴的看着始皇。
始皇:“你就别出去了,你给我们些意见和攻略就行,还有,不要用你那眼神看着朕。”
王莽:“好好好,只要不出城,一切好说。”
龙头:“嗯...‘正始之变’、‘同室操戈’、‘真宗亲征’,
正始之变:你们可以扮演司马懿或者曹爽,击败对方就算完成任务。
同室操戈:你们可以扮演刘备或者刘璋,也是击败对方就算完成任务。
真宗亲征:你们可以扮演宋军阵营或者辽军阵营,击败对方,并在和对方的骂战中取得胜利。”
王莽:“嗯...我先问一下吧,如果我们不插手剧本,那么是不是说这些剧本会按照正常历史走向进行。”
龙头:“是,也不是,他们可能按照正史进行,也有可能开辟一条新的故事线。”
王莽:“那‘正始之变’吧,司马懿阵营,难度可能简单一点,至于人员分配你让始皇他们自行分配吧”
始皇:“嗯,朕不在的这些日子你们听刘恒、刘弗陵、刘询、和王莽的。”
始皇:“至于这分配人员啊,仲达,你再重演一遍,我们演你的手下,尽量不要打杀,以免祸害城中百姓,咱们安安稳稳拿保底铜钱就行了。”
司马懿:“孤家定不会辜负始皇之意。”
故事线:
正始十年即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
说完,众人两眼一黑,再次醒来:
司马懿:“嘻嘻嘻,这天下以后就是孤家的天下了。哈哈哈哈哈。”
一旁穿越成司马师的始皇提醒道。
司马懿:“啊,啊对。那咱们这些人该干什么呢,正常来说过几天曹爽就要来投降了。”
送信的小兵:“啊~报!太傅大人,不好了,大将军带着皇上前往许昌,还下令天下勤王。”
司马懿:“啊,啊,没事没事,大司农印不在他们那,怕个什么他们又没粮草....
不对,桓范好像就是大司农,啊,没事,不怕不怕,他应该还在洛阳,不对,他老早跑曹爽那边了。”
始皇:“嘶,你慌什么,哪怕是穷途末路,还有武将和士兵能召唤,再不济,咱们也略知武艺。”
司马懿:“啊,哦,也对啊。突然想起来,咱们有太后啊!”
始皇:“都天下勤王了,你还太后有什么用啊,不如多点兵实在。”
曹操:“始皇说的在理,仲达啊,你还年轻,以后的路还很长,要不投降吧。”
刘备:“6”
始皇/司马懿:“一边儿去。”
司马懿:“诸位,今天便是我等名流千古之时,子元(司马师身但始皇心),子上(司马昭身但曹操心),你俩带领一百死士,肃清洛阳城内所有曹爽党。
还有,孤家马上书信一封,你们快马加鞭送到征西将军郭淮那里,令他快快回都。”
三天后,郭淮回到洛阳,曹爽大军也在洛阳城门外。
曹爽:“仲达啊,汝今日若开城投降,日后我必奏汝为王啊。”
司马懿:“滚边儿去,王,帝和亡孤家还是能分清楚的。”
曹爽:“勤王之师己到,劝汝还是尽快投降吧。”
司马懿:“爬一边去,太后还在我手上,谁敢攻城,谁敢攻城!”
曹爽:“唉,为了曹家社稷,太后,对不住了。
众将听令!全力攻城,言退者斩!”
隔天,城中迎来变故。
“大齐高宗明皇帝萧鸾(公元452年-公元498年),南齐第五位皇帝。”
萧道成:“我迟早你八辈儿都烧了!”
城外:
由于城中来了新皇帝,城外敌军的数量翻了一番,最后破城,司马懿无奈只好将玉玺和兵符分给曹操和刘备:
曹操:“孤,大魏太祖武皇帝曹操,今召五子良将、八虎骑、以及...以及大魏舞阳宣文侯司马懿,前来护驾!”
刘备:“寡人,大汉烈祖昭烈皇帝刘备,今召五虎上将、八彪将,以及大汉诸葛武乡侯诸葛亮,前来护驾!”
被召唤来的武将冲锋陷阵,诸葛亮则在城楼上召唤火球攻击,至于被召唤来的司马懿....
被召唤来的司马懿:“嘶,你是何人,为何和我长得一模一样。”
司马懿:“我是司马懿。”
被召唤来的司马懿:“?你是司马懿,那我是谁?”
司马懿:“你是六耳猕猴。”
被召唤来的司马懿:“大胆!”
曹操:“你俩赶紧得了吧。”
随着厮杀声不绝于耳,城外的士兵数量逐渐下降。
司马懿:“是时候给予他们最后一击了。”
司马懿:“朕,大晋高祖宣皇帝司马懿,今召一万虎豹骑前来护驾!”
曹操:“啊?你也能召唤?你这。”
司马懿:“嘻嘻嘻。”
曹爽大军被扑灭。
隔天:
“大魏高祖孝文皇帝元宏(公元467年-公元499年),北魏第七位皇帝。”
王莽:“哟,北魏汉化组组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