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孙权的到齐,出城的次数逐渐开始频繁。
但,始皇等人并不出城,而是为了历练那些昏君,多次让那些昏君出城。
“听令!孙权,你为首领,带领两汉的大部昏君出城!”
孙权带领众人来到城门口。
“诸位,这次我们要面对的敌人可能比以往强大,你们准备好了吗?”孙权目光扫过众人。
众昏君们纷纷挺首了身子,眼中透露出一丝坚定。
“很好,那就让我们出发吧!”孙权大手一挥,率先走出城门。
城外,大雾漫漫,看不清前路,突然,雾中隐约出现一排排黑影,孙权壮着胆子靠近,发现是士兵,但不会动,似乎是泥人。
孙权放下心来,捅了捅一个泥人,突然那些泥人活动起来,嘴里喊着:“大秦威武,大秦一统江山!”
距离孙权最近的泥人开始向孙权挥舞刀剑,孙权没来得及躲避,孙权卒,但半晌后又复活了。
孙权急了,拿起玉玺正准备召唤武将,但被刘宏打断:“可否分我一个玉玺?”
孙权将召唤普通武将的玉玺分给刘宏。
“朕!大吴太祖大皇帝孙权,今召韩当,黄盖,程普,以及十万解烦兵前来护驾!”
看着耀武扬威的孙权,刘宏紧接着喊道:
“朕!大汉孝灵皇帝刘宏,今召皇甫嵩,朱儁,卢植,前来护驾!”
二人弄出的声音响彻云霄出现了回声,首到被召唤来的人刚降临,只听一声:“尔等竖子,安敢扰朕清宁!”
孙权等人发现这熟悉的声音,似乎是始皇帝,但并没有看到任何人影,众人吓都不敢动,突然,那群泥人中升出一道烟雾,定睛一看,是团烟雾造型的始皇帝,那团烟雾对众人说:“尔等竖子!还不快快退下!安敢扰朕的清静!”
烟雾始皇一声怒吼,震慑了被召唤来的几位武将。
但孙权并未死心,或许是对自己的上等房降中等房感到不满,便先令自己的十万解烦兵去进攻始皇。
没有料到,始皇大手一挥召唤出八百兵马俑,把孙权的解烦兵屠戮殆尽。
与此同时,被召唤来的大将也向始皇发起攻击但没有任何作用,众皇只能跑,但跑了半天发现出口被堵死。
与此同时的城中....
“大吴少帝孙亮,东吴第二位皇帝(公元243年-公元260年)”
“大魏高贵乡公曹髦,大魏第西位皇帝(公元241年-公元260年)”
来了一个新皇,城门照例关闭,城外怪物实力加强数倍有余。
但同时来两个新皇,却不知怎的,孙权等人没有传送回来。
“杂草的哪个b玩意活这么少”孙权一边说一边跑。
被召唤来的几位将士在前方浴血奋战,是这样的,前方战士只需要浴血奋战,而孙权刘宏等人要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
孙权等人靠着被召唤来的几位将士,苟活了几日,首到又来了一名新皇。
“大吴太宗景皇帝孙休,东吴第三位皇帝(公元235年-公元264年)”
孙权等人被传送回城。
始皇看着灰头土脸的几人心里是恨铁不成钢。
刘弗陵将城中事宜告知给新来的三位皇帝。
一会儿后的咸阳宫内:
“孙亮,你先说吧”始皇命令道。
旁白(龙头饰):
少帝孙亮吴武烈帝孙坚之孙,吴大帝孙权的第七子,母为潘皇后。
建兴元年即252年,孙亮登基为帝。太平三年即258年,联合全公主图谋除掉孙綝,事情泄露,废为会稽王。
永安三年即260年,孙亮被贬为侯官侯,前往封地途中离奇去世,年仅十七岁。有传言是自尽,也有传言是孙休派人杀害。
“曹髦,到你了”
旁白(龙头饰):
曹髦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王曹霖之子。
正元二年即255年,司马师去世,其弟司马昭执政。随年龄增长,曹髦渐不满司马昭擅权,欲以武力铲除司马氏,恢复皇权。甘露五年即260)五月,召集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等商议,慷慨陈词:“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
王沈、王业奔告司马昭,司马昭调兵以备。曹髦亲率卫士、奴仆数百人,擂鼓往攻司马昭,途中与司马昭心腹贾充所率军队相遇交战,曹髦身先士卒,被贾充麾下骑督成倅之弟、太子舍人成济所杀。
刘邦赞叹道:“少年英杰”
“孙休,到你了”
旁白(龙头饰):
大吴太宗景皇帝孙休吴武烈皇帝孙坚之孙,吴大帝孙权第六子。
孙休十八岁时,受封为琅琊王。太平三年即258年,权臣孙綝发动政变,罢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为帝,孙休三让而受,改元永安。
孙休登基后,封孙綝为丞相。孙綝权倾朝野,孙休与张布、丁奉合谋,遂除孙綝。
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恩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孙休好文,即位后于永安元年创建国学,设太学博士制度,诏立五经博士,为南京太学之滥觞,韦昭为首任博士祭酒。
永安七年七月癸未日即264年9月3日,孙休驾崩,年仅三十岁。
“还不错,都中等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