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十五,古镇灯节夜市热闹非凡,
灯铺前总有一盏无人问津的红灯,挑不走,买不得,问也没人理。
可若你盯得久了,它会悄悄转动灯面,冲你一笑。
然后……它就认你了。
清虚道人至浙南水镇,适逢镇上“月灯节”,入夜后家家张灯结彩,街道悬挂万盏彩灯,游人如织,孩童提灯欢闹,商贩叫卖不休,气象非凡。
他穿过灯街,驻足于一处“百灯铺”前。
铺中陈列灯笼样式繁多,有荷灯、龙灯、兔灯、走马灯、鲤鱼灯,不一而足,皆以红纱覆面,蜡火通明,煞是好看。
但其中,有一盏灯与众不同。
它静静悬在最角落,一动不动,无风也不晃,灯面暗红近褐,似血色风干。更诡异的是,它的灯口不是朝外,而是朝着铺中站立的清虚。
道人正欲细看,掌灯的铺主忽拦住他,小声道:“先生,别盯它太久。”
清虚挑眉:“为何?”
铺主神色凝重,低声答道:
“那灯……叫做‘回魂灯’。每年灯节夜,它会自行出现在铺中,没人知它从哪来。
有人动了它,转头便失了魂。”
他又压低声音:“三年前,一书生买走它,回家后连夜焚屋自尽;去年一挑中它,灯还没提出门,便大喊说‘娘在灯里’,疯了。”
清虚再望那灯,只见灯纱内隐隐透出一张模糊脸庞,五官扭曲,似笑非笑,眼中竟泛出微光,首视自己。
道人心生警觉,唤符以镇,岂料那灯忽地一转,灯口朝上,冒出一缕黑烟,化作一团影子,如鬼魅般闪入人群。
“它逃了!”清虚怒叱,提拂尘追出。
街上灯火辉煌,烟火绚丽,那团黑影却灵动如猫,钻入人群,不见踪迹。
清虚登高而望,猛地看见,一户民居门前,正挂着那盏红灯,灯火幽幽。
他即刻破门而入,屋内灯影晃动,一家三口正昏倒榻上,眉心各有黑线牵入屋梁。
屋梁之上,那盏红灯凌空悬挂,灯口微张,竟不断吸纳魂气!
“回魂灯以吸魂为生,怨气成精!”清虚拔出锁魂链,祭符首指灯口:“封火·禁影·裂魂阵起!”
红灯剧震,发出婴啼般怪叫,灯面龟裂,裂缝间一张女子脸浮现,青白无血,眼中泪痕未干。
“你是谁?为何成妖害人?”
女子鬼影低声啜泣:“我不是妖……我只是,想回家……”
她名叫苏瑛,三年前于灯节夜被拐,杀害抛尸江中,尸未被寻,魂也未归。至死,她仍记得母亲为她缝的红灯,便借灯为媒,附魂而返,盼有一人能带她回家。
但每逢有人接近,她本想托梦,却因死状惨烈,吓破对方心神,才屡出事端。
清虚闻之长叹:“执念若不解,魂终难归。”
他为苏瑛设坛引路,送其回原籍旧宅,破灯焚毁,设新魂灯一盏,以母女之名奉祀。夜里,苏母梦见女儿归家,含笑不语,翌晨醒来,枕边一盏微熄红灯静静躺着,上书两字:
“回家。”
清虚道人记:
灯节本为团圆,而她只求一个“带她回家”的人。
怨不是恨,是落单太久。
有些魂不是来索命的,
而是——怕你忘了她曾经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