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峪的日子,在紧张有序的练兵和隐蔽发展中悄然流逝。
旅部补充的两百新兵也迅速融入了独立团,在老兵们的摔打和“李云龙式”的严苛训练下,褪去青涩,眼神渐渐有了兵的模样。
其中,变化最大、锋芒最盛的,莫过于孙德胜的骑兵连。
新配发的日军三二式骑兵军刀,配上擦得锃亮的马鞍、保养得宜的驳壳枪和冲锋枪,整个骑兵连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在赵家峪外围广阔的区域内,像幽灵一样游弋,袭击鬼子伪军的补给线、巡逻队和小股据点!
目的有三:一,实战练兵,让新补充的马匹和战士尽快磨合;
二,获取情报,摸清鬼子扫荡后的动向;
三,也是最重要的——打出骑兵连的威风!打出独立团的杀气!
正午,烈日当空。
一条蜿蜒于两山夹峙间的土路上,扬起滚滚烟尘。
一支由五辆大车组成的日军运输队,在三十多名日军和二十多名伪军的押送下,正懒洋洋地行进。
车上满载着粮食和弹药箱。
“连长,鬼子来了!五辆大车,三十多个鬼子,二十来个二鬼子!”
孙德胜放下望远镜。
他缓缓抽出腰间的三二式骑兵刀。
“准备。”他的声音低沉,却清晰地传入身后一百多名骑兵战士的耳中。
刷!刷!刷!一片轻微的金属摩擦声,所有骑兵同时拔刀!
战马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战意,不安地刨动着蹄子,打着响鼻。
当运输队完全进入狭窄的谷道,后路也被一块提前松动滚落的巨石堵死时,孙德胜猛地将刀锋向前一指!
“骑兵连!杀——!!!”
“杀——!!!”
震天的怒吼伴随着奔腾的铁蹄声骤然炸响!
一百多匹战马如同决堤的洪流,从两侧山坡的密林中狂泻而下!
马蹄踏碎土石,卷起漫天烟尘,势不可挡!
“敌袭!敌袭!”日军曹长瞬间惊醒,惊恐地嘶吼着去拔腰间的王八盒子。
太迟了!
骑兵的速度快如闪电!
孙德胜一马当先,伏在马背上,手中的三二式军刀划出一道致命的弧线!
刀光一闪!那名曹长连人带枪被斜劈成两半!滚烫的鲜血喷溅了孙德胜一身!
“八嘎!”附近的日军士兵慌忙举枪。
但骑兵的冲锋己经席卷而来!
雪亮的马刀带着战马冲刺的巨大动能,如同死神的镰刀!噗嗤!噗嗤!
刀锋砍断骨骼、劈开胸膛的声音不绝于耳!
冲锋枪的火舌近距离扫射,将试图结阵抵抗的日军成片撂倒!
伪军更是吓得魂飞魄散,有的首接跪地求饶,有的丢下枪抱头鼠窜,却被奔腾的战马无情地撞飞、践踏!
战斗爆发得突然,结束得更加迅猛!
仅仅几分钟,狭窄的谷道里便躺满了日伪军的尸体。
五辆大车完好无损地被缴获。
“打扫战场!有用的带走!”
“是!”骑兵们齐声应和,动作麻利地开始收缴武器弹药,将粮食搬上驮马。
月黑风高。
小梁庄据点,一座由炮楼和几排营房组成的伪军据点,灯火稀疏,哨兵抱着枪在炮楼上来回走动,昏昏欲睡。
这里驻扎着伪军一个连,百十号人,平日里仗着离鬼子据点近,欺压百姓,气焰嚣张。
据点外一里地的树林里,孙德胜和他的骑兵连如同融入夜色的幽灵。
战马的蹄子裹着厚厚的棉布,口衔枚,没有发出丝毫声响。
“连长,摸清了,炮楼顶一个哨,门口一个哨,营房里都睡死了。”侦察兵悄无声息地潜回。
孙德胜点点头,眼中寒光一闪。
对付这种伪军据点,强攻炮楼伤亡太大,不值当。
骑兵的优势在于速度和冲击力。
“一排,绕到据点后面,制造动静,点火!二排、三排,跟我来!”孙德胜果断下令。
很快,据点后方突然响起几声清脆的枪响和爆炸声(土制炸药),紧接着火光冲天!
伪军营房瞬间炸了锅!
伪军连长裤子都没穿好就冲了出来,惊恐地大叫:“怎么回事?哪里打枪?是不是八路主力来了?”
“连长!后面!后面着火了!好像有八路!”哨兵惊慌失措地报告。
“快!快!都去后面!守住!守住!”
伪军连长吓得魂飞魄散,以为遭到了八路军主力的夜袭,慌忙组织人手冲向据点后方。
就在据点正门防御空虚、一片混乱之际!
“骑兵连!冲锋!”孙德胜一声暴喝,如同虎啸山林!
“杀——!!!”
早己蓄势待发的七八十名骑兵,如同黑夜中扑出的猛虎,瞬间冲破了据点外围简陋的鹿砦和铁丝网!
战马奔腾,马刀高举!
“我的妈呀!骑兵!八路的骑兵!”
而是沿着营房的通道纵马狂奔,见人就砍!
锋利的马刀劈开窗户,将惊惶失措冲出来的伪军砍倒;
冲锋枪对着营房门口和窗户猛烈扫射!
一时间,据点内鬼哭狼嚎,伪军如同没头苍蝇般乱窜,根本组织不起有效抵抗!
炮楼上的机枪手刚想调转枪口,几颗精准的手榴弹就飞了上来,“轰隆”一声,机枪哑火了!
“伪军弟兄们听着!我们是八路军独立团骑兵连!缴枪不杀!想活命的,给老子扔下武器,抱头蹲下!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
这声怒吼,配合着周围骑兵冷酷的砍杀和精准的射击,成了压垮伪军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别打了!我们投降!投降!”
“八路爷爷饶命啊!”
叮叮当当,武器被扔了一地。
幸存的伪军惊恐地抱着头,蹲在地上瑟瑟发抖,看着那些骑在高头大马上、如同杀神般的骑兵,眼中充满了无边的恐惧。
孙德胜冷冷地扫视着投降的伪军,对身边的排长下令:
“搬空仓库!带走所有武器弹药!粮食物资分给附近的老乡!这个据点…烧了!”
火光冲天而起,映红了半边夜空。
孙德胜带着骑兵连,押着几十名垂头丧气的俘虏,驱赶着驮满战利品的驮马,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短短三个月,骑兵连如同旋风般扫荡了赵家峪外围近百里区域!
袭击运输队七次,全歼日伪军巡逻队西支,拔除伪军小型据点三座!
缴获的武器弹药、粮食布匹堆积如山,极大地补充了独立团的消耗,也救济了周边的穷苦百姓。
更重要的是,“独立团骑兵连”和“孙德胜”的名字,如同瘟疫般在日伪军中迅速传播开来!
“看见骑马的八路,特别是领头的那个叫孙德胜的,赶紧跑!跑慢了命就没了!”
伪军们闻“骑兵连”色变,小股部队根本不敢远离据点活动。
就连一些日军小队,在野外行军时也提心吊胆,唯恐那如同死神般的马蹄声和雪亮的刀光从某个山坳里突然杀出。
骑兵连的威名,是用一场场干净利落、冷酷无情的胜利,是用敌人的鲜血和头颅,硬生生砍杀出来的!
孙德胜这把李云龙手中的快刀,第一次在晋西北的广阔舞台上,扬刀立威,寒光慑敌!
团部里,李云龙听着赵刚汇总上来的骑兵连战报,看着地图上被孙德胜搅得风声鹤唳的日伪区域,咧着嘴,笑得像只偷到鸡的老狐狸。
“好!好一个孙德胜!好一个骑兵连!这把刀,老子算是磨快了!”
他用力一拍桌子,“传令!给骑兵连记集体记一功!缴获的物资,优先补充他们!告诉孙德胜,给老子继续砍!砍得越凶越好!让小鬼子和二鬼子们,好好记住咱独立团骑兵连的威风!”
骑兵连的锋芒毕露,只是独立团整体蜕变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