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陆哥怪怪的
尽管陆松石的表情并不明显,叶禾禾还是看见了,他一闪而过的犹豫。
她突然想到,在原书里,最开始叫陆松石去山上打猎的,是陈碧莲,而陆松石当时没有丝毫犹豫,一口答应下来。
想到这,她又想到原书里陆松石对陈碧莲的种种好,兴奋的小脸一点一点垮了下来。
虽然明知原书是陈碧莲写的,陆松石不过是书里的一个配角,自然是全心全意为主角服务,可她心里,还是有点酸溜溜的。
陆松石许久没有再听到叶禾禾的声音,他转头,看到叶禾禾脸颊气鼓鼓的,牙齿也磨得咯咯作响,好像正在生好大的气。
又怎么了?
他心里想着,也问出了口。
“哼,跟你没关系!”叶禾禾艳丽的眼尾扫了他一眼,加快脚步走到前面,跟他拉开距离。
陆松石一脸莫名,摸摸脑袋。
女人心海底针,他算是体会到这句话了。
不知道自己是哪儿触了她的霉头,陆松石没敢贸然去再接近她,俩人始终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也许因为心里生着气,早就没了力气的叶禾禾,竟然没有叫苦叫累,一路上都没歇,一口气走回了家。
到家比平时都早许多,叶父叶母还没回来。
孙雅英带着荣荣在厨房做晚饭,叶禾禾把背篓拿进去,将背篓里的杏子、桑葚和樱桃分开倒进盆里。
“小妹,你去野林子里了?”孙雅英惊讶。
桑葚很适合小孩子吃,叶禾禾抓了一把,拿给叶荣荣吃,头也不抬回道:“嗯,跟陆知青一起去的。”
听到有陆松石在,孙雅英没再多问。
叶荣荣很爱吃桑葚,很快整个嘴巴都黑黑的,他龇着牙,不时抬头朝叶禾禾一笑。
那滑稽的模样,逗得叶禾禾笑个不停,她也突然理解了,为什么陆松石会笑成那样。
的确是好笑。
等笑够了,叶禾禾问孙雅英:“大嫂,咱们家有冰糖吗?”
“有。”
“给我一点,我想做杏酱。”
冰糖属于稀罕物,叶禾禾没多拿,就拿了一小块,又抓了一把粗糖,把杏子切成肉,和糖腌着。
等腌够半小时,她把杏肉糊糊倒进锅里,浇了烧开的热水搅拌。
孙雅英还从来没见过杏子能这么做,她闻着从锅里散发出来的杏香味,赞叹不已:“小妹,你可真聪明!”
叶禾禾笑嘻嘻:“这比做饭简单多了。”
她之所以会做,是因为曾经有一年暑假,一个乡下的亲戚,背了一大袋杏子送到她家,杏子不如桃子苹果那么耐放,她担心坏掉,便上网查了杏酱杏干的做法。
杏酱差不多熬好的时候,叶家其他人也都回来了。
叶母一进门就闻到了香味,进厨房一看,是叶禾禾在做杏酱,立马拔高声音:“哎哟,闺女你脑瓜子怎么这么好使!”
再一听叶禾禾用了冰糖和粗糖,夸赞的话噎在了喉咙口。
叶禾禾也知道家里没那么多钱买糖,乖乖道歉:“妈,我就做这一回,以后再不做了。”
叶母哪里见得了宝贝闺女受委屈,忍着肉痛,大手一挥:“没事,做吧,不就是糖嘛,下次进城的时候咱多买点!你爱吃,咱们就做!”
她正说着,陆松石脑袋探进了厨房。
“阿姨,杏酱可以给我分一点吗?我不白吃,我拿票换。”
叶母顿时眼睛一亮:“好啊!”
这年头,买糖是要用票的,因为闺女爱吃糖,家里的糖票早就用完了,叶母刚刚还在琢磨,拿钱或者鸡蛋粮食之类的,去跟别人家换点糖票。
没想到,都不用那么麻烦,糖票这就来了。
叶母拿了糖票,也没小气,找了个罐头瓶子,给陆松石装了满满一罐杏酱。
她现学现卖,把叶禾禾刚说的吃法告诉陆松石:“馒头切成片,夹在馒头里吃。”
陆松石拿着杏酱走了,叶禾禾看着他的背影,心里犯嘀咕,他都不喜欢吃水果,怎么会喜欢吃杏酱?
吃过晚饭,伍瑞阳照例赖在陆松石那屋,有一搭没一搭闲聊。
他瞥到桌上罐头瓶子里黄橙橙的杏酱,狐疑:“这是什么?”
“杏酱。叶禾禾做的。”陆松石坐在炕边,半边身子悬在空中,抱着一本书道。
伍瑞阳不由瞪大了眼:“叶禾禾还会做这个?”
他兀自拧开罐头瓶,闻了闻,香喷喷的杏肉味道扑鼻而来,要不是刚吃完晚饭,还吃得饱饱的,他一闻这味道就饿了。
“这么多你也吃不完,给我分一半呗。”伍瑞阳跟陆松石不同,他还挺喜欢吃水果,吃这种零食的。
本以为陆松石会直接整瓶送他,毕竟从前,他每回去陆松石那儿,都能顺走不少吃的喝的。
可没想到,陆松石干脆拒绝:“不分。”
伍瑞阳猛地转身:“为什么?”
“这是我买来的,你想吃,得买。”陆松石一脸认真。
伍瑞阳沉默半晌:“多少钱。”
“不要钱,要布票或者糖票。”
伍瑞阳再次沉默了,这次时间更久,他审视般看着陆松石,嘴巴张开又闭上,最后还是说了出来:“陆哥,我怎么感觉,你有点怪怪的?”
陆松石脸色一僵。
他的不对劲,竟这般明显,伍瑞阳都发现了?
“你说你才下乡多久,怎么就这么抠了。以前我吃喝你那么多好东西,也没见你跟我要钱要票。”伍瑞阳神情严肃:“你最近是不是发生什么意外,身上没钱没票了。咱们是好兄弟,你有事直接跟我说,不用藏着掖着。”
陆松石:“……”
将所有杏酱盛出来后,叶母又在做杏酱的锅里倒了烧开的水,煮了一大锅杏子水。
叶禾禾尝了尝,虽然没有前世那些饮料好喝,但在这个白糖水都很珍贵的年代,酸酸甜甜的杏子水,已经是非常难得的饮品了。
叶母把杏子水盛出来,晾在一边,又对叶禾禾交代了几句。
叶禾禾也没多想,应下来,接着,叶母就拿上针线活,去巷子口大树下乘凉了。
等到杏子水晾成常温,叶禾禾在筐里装上碗,在细胳膊上挎着,两只手端着盆子,去巷子口找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