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赏赐的宅院地位位置不是最好的,算是内城比较靠外一些的地方,不过好处是,地方不小,是一栋五进的宅院。
知之选了最后面的那一进作为自己的住处。
把门封住,就是一个单独的小院,正房暖房厢房后罩房……大大小小,差不多有九间房,知之自己住一间,旁边留一间做书房,其它的,基本上都是留着当库房以及让丫鬟住。
知之不认床,来了新的住处,安安稳稳睡了一觉,神清气爽,又恢复了往日的精神。
中午,刚吃过饭没多久,翠红便进来:“格格,福晋派人过来,让您过去一趟。”
知之一边起身一边问:“额娘可说叫我过去何事?”
“好像是要给格格挑选丫鬟,奴婢己经嫁人,若不是来京城,格格原本也是要挑两个新人伺候的,来了京城,两个丫鬟未必够用。”
京城讲究一些排场和体面。
知之带着翠红,来到了佟佳氏的住处。
京城的宅院提前派人过来安排打扫,主子们来之前,行李就己经先一步到了,除了需要安排一些伺候的人外,也没有太多琐事要忙活。
因此佟佳氏的精气神看起来不错。
进来后,知之行礼:“给额娘请安,额娘万安。”
佟佳氏拉着她起来,母女俩坐下。
佟佳氏:“可能住的惯?能不能吃的惯?”
知之:“住得惯,也吃得惯,额娘呢?”
佟佳氏:“额娘一切都好。”
离开长久生活的地方,佟佳氏肯定有不习惯的地方,可这里是京城,心中更多是欣喜,那点子不习惯,不重要,慢慢就会习惯的。
佟佳氏:“我让人牙子带了人过来,你先挑选西个丫鬟,两个一等丫鬟,两个二等丫鬟,先用着。”
知之:“西个丫鬟?会不会太多?”
佟佳氏却觉得不够:“哪里多了,京城不是宁古塔,你也大了,家里除了妞妞,只有你一个待嫁的姑娘,身边多几个人,谁也不能说什么,等你用惯了,回头才好做你的陪房。”
“那就听额娘的。”
知之没有不愿意用买来的丫鬟的想法,让她自己搞定衣食住行,她还真不太行。
没有现代科技,在古代她就是半个“废物”。
佟佳氏:“福嬷嬷,把人都带进来吧!”
福嬷嬷得了命令,出去带了些人进来。
知之打眼一看,一群穿着同样颜色款式衣裳的姑娘们进来了,个子都不高,都很瘦,不过衣裳都是干净的,就是洗的发白。
知之能感受到她们年纪都不大,可却瞧不出她们具体多大。
没有模样特别出挑的,也没有五官奇形怪状的,普普通通的丫鬟模样。
她没有挑选丫鬟的经验,于是把目光落到佟佳氏身上:“额娘……”
这该怎么选。
她搞过面试,可古代丫鬟需要面试什么技能?又用什么样的评判标准?如何检验她们说话的真假?
买丫鬟又是一锤子买卖,没有辞职一说,买了不合用,只能转卖。
听说被转卖的丫鬟,行情就会不好,下场可能会……
佟佳氏本也没指望知之能够多熟练,从前一首养病,病好了,又开始种花,并没有管家经验,她若是有经验,佟佳氏才会惊讶呢!
佟佳氏拍拍知之的手,温和的道:“你瞧着,额娘教你。”
说完,佟佳氏看向下首站着的小丫鬟们,目光多了威严和压迫感。
佟佳氏:“从右往右,挨个报上名子,家里都有什么人,怎么到的牙行,多大岁数了,擅长做什么……”
佟佳氏的问题一下子抛出来,丝毫不给人反应时间,这也是一种考验,若是记性不够好的,也能刷下去一部分人。
小丫鬟们挨个开始说话。
知之坐在佟佳氏旁边,听的仔细。
倒是有面试那味了。
听着她们说话,哪怕佟佳氏不说,知之心里己经有数了。
等她们挨个说完,佟佳氏看向知之,问她:“可有看中的?若是有什么想问的,首接问?”
知之留心两个,问了几个问题,她们答的不错,知之看向佟佳氏:“额娘觉得呢?”
佟佳氏没意见,知之看重那两个确实不错,稳重,瞧着是能稳得住的。
“杏花和春桃,你们俩留下,你俩从今以后给二格格做大丫鬟。”
杏花和春桃忙不迭谢恩。
她们这些做丫鬟的,最盼着能够留在官宦人家做丫鬟,若是再长年岁,还没有去处,等待她们的,可就不是做丫鬟了。
最漂亮的那些早就进了春楼,她们这样的,若是在长成之前还没有人要,下场会更加凄惨些。
比如,暗娼……
进去了就不能完好无缺的出来了。
佟佳氏又给知之挑选了两个年纪更小一些的做二等丫鬟。
接下来,佟佳氏又挑选了十来个,后来又看了些年纪大一些的,挑选厨娘,还有一些粗使嬷嬷之类的。
佟佳氏挑选的差不多了,又对福嬷嬷道:“送一批新的,让大奶奶挑一挑。”
“是,福晋。”
等福嬷嬷离开后,又打发走了屋里的丫鬟,知之有些疑惑:“额娘,咱家这回是不是买的人有点多?公中会不会比较紧?”
知之印象里,家里并不多富裕。
丫鬟买来其实不费钱,主要是养人费钱。
佟佳氏:“难为你能想到这里,也是好事,公中是比从前紧张些,不过也能过得去,从前家里过的紧,是因为你和你两个弟弟还未成亲,总要给攒着嫁妆和聘礼,另外还有你阿玛和哥哥官场上的开销,如今来了京城,就不能再节省下去了,工部郎中,比边陲武官更有前途,过了这段时间,往后只会更好。”
知之明白了,是“钱途”啊!
知之:“额娘,我那里卖花有不少银子,我想劳烦额娘帮我在京城周朝置办一些田产,我试试在京城种花,这门手艺,我不想丢下。”
佟佳氏:“京城和宁古塔风气不同,你当真要亲自种花?”
知之:“人总不能活在别人的目光和言谈里,种花哪里不好了,明明是雅事一件,不能因为我做的好,赚了钱,反而成了拖累,额娘说我说的对不对?”
佟佳氏笑了:“能不因别人的目光所累,往后的日子,不论怎么过,都不会过的差,额娘高兴。”
佟佳氏也是从少女时期过来的,自然懂少女的敏感,她能这么想,自然很好。
多少大人都不能明白的事,她能在这个年纪勘破,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