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宋江的帝王征途
水浒:宋江的帝王征途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水浒:宋江的帝王征途 > 第53章 雪山谶语

第53章 雪山谶语

加入书架
书名:
水浒:宋江的帝王征途
作者:
梦想成为一名作家阿
本章字数:
4332
更新时间:
2025-07-08

腊月的吐蕃雪山,寒风凛冽,犹如刀割一般。宋江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没膝的积雪中,艰难地跟随着噶玛扎西,朝着那座神秘的神庙攀登而去。

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每迈出一步都变得异常艰难,仿佛脚下踩着的不是坚实的地面,而是一团软绵绵的棉花。宋江的呼吸也越来越急促,肺里像是被塞进了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灼烧得他生疼。

"宋王请看。"噶玛扎西突然停下脚步,伸手向前方的悬崖一指。

宋江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那陡峭的悬崖峭壁上,一扇巨大的青铜门赫然矗立在那里。这扇门镶嵌在厚厚的冰壁之中,高达两丈有余,门面之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星宿图案,显得神秘而庄严。

然而,最让人惊奇的还不是这些,而是那门上的门环——两条螭龙相互盘绕,形成了一个太极图案。而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两条螭龙的龙睛处,竟然凹陷出一个形状,与宋江身上所佩戴的螭纹佩一模一样!

"此门自贞观年封存,唯有'火德之主'可开。"老吐蕃双手奉上金刀,"请宋王启门。"

宋江解下玉佩的手微微发抖。当螭纹佩嵌入凹槽的刹那,青铜门上的星图突然泛起幽蓝光芒!机械运转的"咔嗒"声从门内传出,千年未动的门缝渐渐裂开,冰碴簌簌掉落。

"退后!"噶玛扎西突然拽着宋江暴退三步。

"轰——"

青铜门缓缓地打开,发出一阵低沉的嘎吱声。随着门缝越来越大,一股强大的狂风从门内喷涌而出,携带着无数冰晶,如同一股狂暴的洪流,席卷而来。

宋江紧紧地握着手中的火把,顶着狂风艰难地向前迈进。狂风呼啸着,吹得他几乎站不稳脚跟,但他的目光却始终坚定地落在那扇门后的景象上。

当风终于停息,雪花也渐渐飘落,宋江终于看清了门后的情景。他的呼吸猛地一滞,眼前的景象让他瞠目结舌。

只见九具巨大的青铜棺整齐地排列成九宫形状,每具棺椁都散发出古老而神秘的气息。而在这九具棺椁的中央,一座高耸的石台矗立着,石台上放置着一座精密的星象仪。

这座星象仪通体由星纹钢打造而成,主体是一座三尺高的浑天仪,浑天仪的外围环绕着二十八宿铜兽,每一只铜兽都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活过来一般。而在浑天仪的正中央,悬挂着一颗赤红的宝珠,正好对应着“荧惑”星位。

宋江凝视着这座星象仪,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他喃喃自语道:“这一定是李淳风的手笔……”

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轻轻地触碰了一下浑天仪的刻度盘。就在他的指尖刚刚碰到刻度盘的瞬间,整个星象仪突然像是被唤醒了一般,开始缓缓地运转起来。

铜兽的眼中射出一道道明亮的光束,这些光束交织在一起,在穹顶上方投映出一幅浩瀚的星图。星图中的星辰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宇宙的奥秘。

然而,最令人惊讶的是,当其中一道光束扫过宋江腰间的螭纹佩时,玉佩竟然发出了一阵共鸣般的嗡鸣!这声音清脆而悠长,仿佛是玉佩在与星象仪相互呼应。

一旁的噶玛扎西见状,突然双膝跪地,对着星象仪长拜不起,口中高呼:“天命……这是天命啊!”

宋江的目光被主棺吸引。棺盖上刻着《推背图》第西十二象:"日月丽天,群阴慑服。百灵来朝,双羽西足。"图谶旁还有行小字:"甲辰火德兴,荧惑守心日。"

甲辰年...正是明年!而"荧惑守心"的天象,按星官推算将在开春出现。这预言竟精准算到了西百年后!

"这里有东西。"宋江发现棺侧暗格。取出青铜匣,内藏一卷《天策府火器图》,详细记载着"雷火车""火龙出水"等武器的原型设计。匣底羊皮上,李淳风亲笔警告:"利器现,劫难生。火德之主,当慎天工。"

捧着这卷跨越西百年的技术秘籍,宋江的手心渗出冷汗...

------

洛阳军器监,试验场。

凌振调试着按古法复原的"雷火车"。这是种原始火箭炮,形如带轮铜管,内置导向槽。随着引信点燃,三枚火箭呼啸而出,竟飞越五百步,将包铁木靶炸得粉碎!

"妙哉!"众工匠欢呼。

程九皋却面色凝重:"哥哥请看这个。"他展开刚送到的嵩山古碑拓片,"碑阴刻着'贞观二十三年,天策府封存妖器于此,后世得者慎之'。"

凌振不以为然:"古人迂腐。有此神器,何愁女真不灭?"

"未必。"老匠人指向试验场边缘烧焦的土地,"昨日试射走火,五名工匠重伤。这火器太烈,稍有不慎..."

话音未落,亲兵急报:"宋王急召!"

------

节度使府内,宋江面色苍白。他刚从小憩中惊醒,梦中景象历历在目:洛阳城在火海中崩塌,百姓哀嚎遍野,而点燃这场大火的,正是今日试验的"雷火车"!

"封存所有雷火车。"他声音嘶哑,"工匠暂迁嵩山,研习安全制法。"

凌振急道:"哥哥!女真新得渤海匠人,据说也在研制..."

"那更不能急!"宋江拍案而起,"技术失控,害人害己!"

他当即下令:所有新式火器需经三重检验方可列装;工匠分组作业,每人只知局部工艺;最关键的火药配方由他亲自保管。

正部署间,戴宗匆匆闯入:"哥哥,卢先锋与吴军师争执不下!"

原来卢俊义主张严惩假传军令者,吴用则认为应先查幕后主使。更麻烦的是,李逵当众咆哮:"哥哥不在,到底谁说了算?"引发老兄弟集体焦虑。

"备马!"宋江揉着太阳穴,"即刻回营。"

临行前,他最后看了眼青铜匣。那卷《火器图》的末页,李淳风用朱砂写着:"火德之主,当知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己而用之。"

雪地上,马蹄声渐远。神庙青铜门在风中发出呜咽般的回响,仿佛在诉说一个跨越千年的警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