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爷有些懵逼,这明明是内帑的产业,怎么又变成国有企业了?
土地国有制,土地既不是皇帝的,也不是朝廷的,而是全国人民(工农兵学商五民)的。
那国有企业岂不也成了人民(五民)企业?
唐德勇一看崇祯爷的懵逼样,就知道这小子思路想岔了,微笑解释道:
“崇祯爷,你想错了,内帑是内帑,是你的,是皇室的。”
“国有企业是国有企业,是全国人民的,泾渭分明。”
“哪些属于国有企业呢?”
“国有企业只针对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如能源,就是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冶炼和加工。”
“重型机械厂、军工厂、机械设备制造厂,高科技研究院所。”
“还有火电厂、水电站、自来水厂、大型粮油加工厂、盐场等等。”
“这些企业有的是赚钱的,有的是不允许赚钱,比如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火电厂、水电站、自来水厂、盐场等企业,只能平价或略有盈利。”
“而你的内帑企业,将来会很赚钱,将会是天下消费者的奢侈品,回头我告诉你怎么赚钱!”
“但是,你的内帑企业必须照章纳税!给大明所有企业和商人做个榜样!”
“怎么会很赚钱?”崇祯爷不由自主地问道。
可能全天下,只有崇祯爷最在意如何发财,并成为最富有的皇帝。
这是一个穷到内衣打补丁的皇帝,心里的奢望,可怜不?
但是,唐德勇虽然理解他的心情,但却不想把话题转移了。
“朱大哥,这事回头再说,还是继续说新政吧!”
“是是是!一个穷怕了的帝王,就想赚大钱!”崇祯爷也学会了自嘲,但内心也真是穷怕了。
唐德勇点头表示理解,你自已坐在金山上而不自知,最后还成了天下最穷的帝王。
继续新政演说:
“新政包含虚实两个层面,务虚就是从理论入手,理论入手从办学开始。”
“务实就是踏踏实实拿出实际行动,让老百姓感受到新政的好处。”
”比如兴建火力发电厂,把电力送进城里的千家万户。”
“兴建自来水厂,把自来水送进城里的千家万户!”
“兴建公共卫生事业,改造京师的下水道工程,让抽水马桶成为京师居民的日用品。”
“命令城市建设兵团加速京师外城的建设,把工业区、商务区、饮食游玩区建设好,让京师很快成为大明以及外商,投资和经商的热区!”
“小唐,那要如何才能做到这样呢?”老孙其实是最着急的那个人,他想尽快成为大明新政的首辅。
他对称呼的转换拿捏的很到位 ,唐德勇叫崇祯爷朱大哥,他就叫小唐,以此彰显他与唐德勇的关系。
搞得崇祯爷也开始跟着称呼小唐。
老孙还发现,只要不跟华兴党的人耍心眼,就算耍赖都可以,华兴党很好打交道。
当然,最好打交道的人还是唐德勇。
“这就是我今天约你们谈新政的目的,我只是为总部达成意向,你们若是没问题,就做好人事安排。”
“总部会派首长团队(执委会委员)过来京师,专门洽谈和落实细节,然后派出各类专家跟大明朝廷各部门对接!”
“对接以后,那就快得很了,老孙,你是见过施工工程机械的,那一台机器干一天的活,一百个壮劳力三天都干不完。”
“呃,小唐,朕能去你们总部瞻仰一下么?”崇祯爷在华兴党面前总有点自卑感,说话姿态放低了。
“朱大哥想去,我代表华兴党,表示欢迎,但就你和老王及其卫队能去,还有皇后嫂子能去!其他人不行,要保密啊!”
“而且卫队人员还要要遴选,要少而精,要符合守密条件和特征。”
小唐立即表示欢迎态度,并看着王公公郑重地说道。
这让孙传庭有点失落,华兴党本来是他的专有资源,马上就要变成共享资源了。
小唐发现崇祯爷每次提问,都会把话题带偏,把关注点转移到别的地方。
这就是他的局限性,没有共情的情商,所以才会自继位以来,刚愎自用而多疑。
“唐将军,你放心,咱家办事不会让你操心的!”王承恩郑重道。
“现在,还是继续新政话题,刚才说到人事对接了,人事具体如何安排,老孙,你懂的!”
“你向崇祯爷打报告,然后把结果告诉我,我向总部汇报。”
唐德勇这样说,实际上就是把孙传庭推上了新政负责人位置上,那离首辅宝座还远吗?
老孙当然明白其中深意,感激的眼神微不可察,但是,这也只能忽悠低情商的崇祯爷和王公公。
老孙看着崇祯爷,意思很清楚,这当然需要获得陛下您的确定啊!老大?
崇祯爷毫不迟疑地点点头,“孙卿,既然你懂就由你上疏吧!”
“谢陛下隆恩!”老孙一高兴就要谢主隆恩,这是行为惯性。
但却被崇祯爷给拦住了,说道:
“孙卿,以后在私下里就别搞这些了!知道吗?”
“臣谨记在心!多谢!”孙传庭这次是真诚的感谢!
唐德勇见君臣二人已经默契地达成了一致意见,便不再纠结,对他二人点点头表示新政得到确认了。
然后,却转向了一个很沉重的话题:
“三位,还有一个事情,很要命!”
“你们是否听说过京师鼠疫和瘟疫横行之事?”
唐德勇说完,用审视的目光打量他们的表情。
孙传庭是刚到京师的,对北京之事可不太了解,于是避开了唐德勇的目光。
崇祯爷和王公公对视了一眼,苦着脸,几乎同时说道:
“惨啊,大明何辜啊!”
王承恩接过话茬继续述说:
“去年,三河县那边爆发鼠疫,有个村子,人都死绝了!一个都没有逃出来啊!”
“周边县都有发生鼠疫,具体情况如何,目前还不知道,因闯贼进攻京师,这事就搁置了下来!”
王承恩说完,羞愧地低下了头,好像是他未尽到的责任,这为崇祯爷分担了内疚的压力。
这就是太监界的顶级大师级大师,他这样的一表情,被崇祯爷看在眼里,心里会多感动?
既然被感动,那不会接着是感激吗?
最后结果是,王承恩固宠成功,朕是真的离不开大伴啊!